乡愁记忆:阜新孙家湾最后的时光

我的故乡孙家湾整体搬迁至今已整整10个年头,然而,孙家湾最后的时光却依然历历在目,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10年前,在一次棚户区改造的采访中,偶然听到孙家湾要整体搬迁的信息,作为土生土长的孙家湾人我此刻百感交集,既是喜悦,又是不舍。那是我的故乡,是我成长的地方。有我很多童年的记忆。

孙家湾是阜新大地兴起较早的地区,1913年发现煤矿并进行原始开采,一代代矿工们在这里践行过实业救国的梦想,发起过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经历过外敌掠夺的战乱伤痛,也创造过曾经的繁荣与辉煌!走过了它百年的沧桑,最后的时光!

孙家湾位于海州露天矿南缘,高德矿一号井以东、许多矿工和家属临矿而居,搭建了简易的平房,形成了连片的棚户区。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改造棚户区的进程,孙家湾地区6千余户近2万人将要整体搬迁,为记录这段时光,我两次返回孙家湾。2006年9月21日我来到孙家湾,首先寻找当年最熟悉的地方。孙家湾大沟人称“胜过苏杭二州”,是我记忆中最热闹,繁华的商业街,而眼前街面的摊床、商店少了许多,门面破旧,仍在营业中,购物过往的人三三两两,没了当年热闹的景象,来到孙家湾俱乐部时,这里也待搬迁,门前是卖食品杂货的摊床,显得很冷清。再到长胜小学,大门关着,院内已近荒芜。往南行,基督教堂依然静默在老地方。我沿着孙家湾小学的方向前行,有几家正在装车搬迁,有的将整理出来的坛坛罐罐摆在门口外卖,看得出他们乔迁的喜悦!我边走边拍,将孙家湾当年的地标尽可能摄入镜头中。在搬迁临近尾声的2008年11月15日,我再次来到孙家湾,这次从一号井沿街东行,看到大多数是拆房子的场景,少数人家还在整理物品,装车搬运,我还是边走边拍,总是想多拍些影像留给后人。 时间好快,有些地方还没来得及拍,就已夕阳西下了,天渐渐暗了下来,我不得已收起相机,凝视着正在拆迁中残垣断壁的老房舍,渐渐淹没在暮色中的孙家湾,感慨万千,思绪连篇,依依不舍,别了,我的故乡!别了,百年孙家湾!

而今,10年一晃而过,感谢党和政府,孙家湾居民早已迁入了棚改新区,住上了宽敞的楼房,整洁的小区,安居乐业了!当我再次站在孙家湾南山坡遥望那片故土,已炊烟散尽,草木葱葱!我怀思、眷恋、惆怅······,思悠悠,情悠悠,故乡魂犹在,江河万古流!

愿以此篇唤起我们永恒的乡愁!

董化新

2018年仲秋

纪实摄影--孙家湾最后的时光


▲1.南山坡眺望孙家湾

▲2.南山坡眺望孙家湾

▲3.孙家湾大沟北口



▲4.孙家湾大沟


▲5.孙家湾大沟


▲6.大沟里的商店


▲7.大沟里的商店


▲8.孙家湾大沟里


▲9.孙家湾大沟里南行


▲10.孙家湾俱乐部


▲11.长胜小学南门


▲12.长胜小学办公室前


▲13.大沟东民主街


▲14.大沟东酒家


▲15.大沟东民主街


▲16.大沟西街口



▲18.基督教堂


▲19.基督教堂周边


▲20.派出所南行路


▲21.由老杨小铺等合营的商店


▲22.大沟西行街

▲23.一号井东行兴顺街西段


▲24.兴顺街中段


▲25.拆卸线路


▲26.兴顺街中段


▲27.兴顺街东段


▲28.兴顺街东段


▲29.拆迁中


▲30.拆迁中的老房舍

棚改新区--今日孙家湾


▲1.远眺棚改新区—孙家湾


▲2.远眺棚改新区—孙家湾


▲3.新区街路


▲4.新区—孙家湾街道办事处


▲5.新区—南北街


▲6.新区—十字路口


▲7.新区—孙家湾大酒店


▲8.新区—商贸服务区


▲9.居民住宅区


▲10.居民休闲区


▲11居民休闲区


▲12.新区幼儿园


▲13.阜新市六中新址


▲14.居民住宅区


▲15.新区—清真寺


▲16.新区—南北街

孙家湾百年沧桑

创更多辉煌

改革开放四十年

旧貌换新颜

愿阜新玉龙故乡

引世界目光

+转发

祝福孙家湾明天会更好!

阜新物阜民丰焕然一新!

孙家湾人,有什么话想说,请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