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神經質的妖孽美人,真的是迷Skr人啊

歷史上總是有很多人長得好看又才華無限,而且還有的地位也不凡。

比如麻婆今天要介紹的這位——

路德維希二世

Ludwig II



他是維特爾斯巴赫王朝的巴伐利亞國王,全名為:路德維希·奧托·弗里德里希·威廉。

可作為一位國王,他並不是以治國出名的,而是以對藝術的狂熱追求而著稱。



他在位期間,曾興建了包括新天鵝堡在內的數座城堡。

同時他也是瓦格納的忠實崇拜者和資助人,資助修建了拜羅伊特節日劇院,專門上演瓦格納的歌劇。

所以他也被稱為童話國王、天鵝國王以及瘋王路德維希。



路德維希從小就喜歡歌劇,但那時候瓦格納被認為是革命派,是要被流放的。

路德維希很討厭宮廷的做派,喜歡自由。

經常一個人跑出去,故意躲避前來尋找自己的侍從。



可是好景不長,他18的時候,父親去世。

他成為新一任國王,不再是可以躲在背後的王子,而是要站在最前面的國王。

他要保護家人,還有保護人民。



但他厭惡戰爭。

當他們研究出好用的槍支時,他不想大批量生產;

當其他國家打仗的消息傳來,大臣們都建議他出兵,他拒絕了。

他覺得我們戰爭是最醜惡的東西,我們應當遠離而不是參與其中。



他的和平夢沒有持續多久,在種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他不得不出兵。

弟弟奧托也鬥志昂揚地上了戰場,路德維希依舊沉浸在自己的藝術世界。



聊以慰藉的是,他當了國王之後,就派人把瓦格納接回來,並且好生招待。

讓他專心創作藝術,然後路德維希建歌劇院,找人出演歌劇。



戰爭的結果如他預料那般,他們慘敗,奧托也身受重傷。

他們佔據了被動局面,唯一能做的是向曾經的對手低頭。

路德維希又讓國家保持和平的狀態,他繼續在推廣藝術。



時至今日,他所建的宮殿和城堡也是巴伐利亞旅遊業的重要收入來源。

他還被巴伐利亞人稱為“我們親愛的國王”。



但那時候,他幾近瘋狂的舉止被診斷為精神病,他完全沉醉在個人幻想中的行為也引起王室保守派的不滿。

然後他被廢黜,並且被關起來。



這個曾經擁有一切的國王,現在連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都是奢侈。

他學會了隱藏,戴上面具。

說醫生想聽的話,做他們希望他做的事,然後換來了一次外出的機會。



路德維希盛裝打扮,到了湖邊,醫生才看到他眼裡的解脫。

現在,再也沒有人可以阻止他了。

影片里路德維希是自己投湖,但現實中說法不一。



在片中飾演路德維希的薩賓·塔布瑞亞,他長得太”日耳曼”了。

193的身高,幽深寶石般的綠眼睛和略帶陰鷙的面容,第一眼看也許並不會喜歡,但多看兩眼便越來越愛。



路德維希二世的一生,只有三十幾年。

在影片裡,有人看到一個偏執狂,有人看到一個藝術家。

他愛美,醉心歌劇,當了國王之後企圖以音樂化干戈為玉帛,他想讓自己的子民瞭解藝術的魅力而不是嚮往戰爭。



但這個世界不懂他,人們不懂他,瓦格納懂他,可瓦格納也不純粹。

他的世界,像是一場美夢,他活在夢裡,人們活在夢外。

可在今日來看,他的想法才是對的。



這或許就是天才,也許就是命運。

如果他不是國王,他就沒法將藝術發展推廣。

可他是國王,就必須以政治為重。

世間安得雙全法啊,魚和熊掌自古不可兼得。



寫到這,麻婆想起陳後主,南北朝時期陳朝最後一位皇帝,也是一位亡國君主,但他在格律方面所作出的貢獻是為學術界所公認的。

一首《玉樹後庭花》如今讀來都值得細細品味。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豔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這部影片裡其實更像歌劇,《羅恩格林》貫穿前後。

路德維希開心的時候,難過的時候,困惑的時候,絕望的時候,解脫的時候,全都會配上《羅恩格林》的片段。



最後囉嗦一句,新天鵝堡真的美翻天,有生之年要是有機會能去看一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