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照片就能檢測二手車?

近期,國家能源局和國家統計局相繼發佈了2018年統計數據。細心的網友仔細對比了2018年、2017年統計數據,發現了奇怪之處……

先是能源局的數據:

接著是統計局的數據:

我數學不好,不要為難我!

統計數字精確性這件事,不得不說,數據有時候是很具有欺騙性的,你真的搞不懂那些結論和數字究竟代表了什麼意思,表面上看,它們好像毫無問題,可實際上卻經不起推敲。

舉個例子:有新聞說,在一年內,有2 300名兒童死於家中發生的事故,4 700 000人被狗咬,42 000人被電視弄傷。所以得出結論:在家裡待著其實是很危險的。

先不說結論吧,單是列舉的數字,就很可疑,兒童的數據沒有說明原因,狗咬的數據可能在戶外,電視機的結論也不清楚區域和程度。再看結論,待在家裡比出門更危險的結論,應該是一個比較結論,就是有兩種數據對比才能得出的結論,單一數據顯然不能說明問題。

發生在統計學上的這些事兒,在二手車交易過程中,也很容易遇到。比如賣出去的二手車,都聲稱經過了100多道的檢測,質量可以完全放心。在如今,你洗個車都可能免費送你五十項檢測的情況下,二手車檢測100多道200道的檢測,也在情理之中,反正是專業問題,一般用戶也搞不懂。但疑問總是有:100多項究竟測試了什麼?

在快車道代理的工行二手車貸業務過程中,車輛檢測、估值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但是不少客戶在辦理過程中,總是對於幾張照片,遠程檢測和估值的操作缺乏信心。

實際上,無論是辦理工行的二手車貸,又或者是單純的通過快加認證進行車輛評估,遠程照片的作用只是顯而易見的冰山一角,在互聯網時代,對車輛的鑑定估值,不僅僅在於照片的表面文章。對快加認證來說,每一個檢測訂單的提交,至少意味著幾個步驟的工作。

首先,按照要求的車輛不同角度照片提交,包括了車輛的一些細節還有銘牌等等。這一步只是確認車輛的大致情況。

其次,車輛的數據查詢,這一步是重點。雖然目前我們國家,還沒有建立像美國一樣的強制車輛維修記錄上傳制度,但還是有相當多的後臺數據可以查詢,支持車輛的維修記錄,保險記錄等等,當然車輛的真實性認證是非常重要的。通過車輛歷史數據的比對,才能對車況做出基本判斷。

第三,調取全國交易市場的同類型車輛的交易價格數據,綜合前面查詢出來的車輛信息,對車輛做出合理的準確的估值。

最後,如果在提交照片或者後臺數據查詢上,發現車輛的一些疑點,那就需要派出專門的線下門店檢測員,上門進行檢測。

瞭解了以上了步驟,無論是代理商還是客戶,就會明白,提交照片操作只是為了簡化前端業務的繁雜流程,提高效率的一種手段。真正的殺手鐧,則是隱藏在照片的後面的車輛大數據。當然二手車估值檢測和車輛的維修檢測有相同之處,又不全然相同,無法要求估值檢測能夠查出車輛的所有故障。

對汽車金融市場來說,要達成汽車金融的融資或者貸款,確定標的物價值是很重要的,車輛評估就承擔了這樣的一個角色,實際上,估值和檢測不僅僅在保護資方的資產安全,也同時在為受買人提供又一道的車輛購買保險。通過貸前的估值檢測,等於是對車輛狀況來一個第三方的檢測認定,再次確定所購買的二手車是否物有所值。

更何況,快加認證還提供了估值回購功能,也就是在出現估值重大差錯的情況下,最高可以按照車輛評估價格的85%,進行車輛回購。這個操作,在推出伊始,屬於全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首創,時至今日依然鮮有行業模仿者。歸根結底的原因是:對自身估值能力和水平的極大自信,還有既有業務體量對潛在風險的覆蓋與對沖能力。

如今的汽車金融市場,在政策面,隨著掃黑除惡,嚴打套路貸的形勢發展;同時伴隨著眾多P2P資金方的轟然跑路,二手車貸正成為行業的新熱點。以快車道在運營的工行二手車貸產品為代表,汽車金融市場正在經歷一次從套路到合規,從短線到長線操作的陣痛。而穩住陣腳,順利著陸的關鍵就在於:打鐵還得自身硬。手握快加人車雙認證的核心技術,又有工行二手車貸資金加持,快車道剛剛開始駛入它的發展快車道。

不正經汽車金融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