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1432號文被監管責令撤回?銀聯網聯角力大幕拉起

訂閱 十字財經 掌握獨家資訊

夏木無言 十字財經

9月6日,網聯股東機構對接群裡一名為“網聯斯日更”的網聯人士通知稱“經過與監管溝通,請忽略某組織這兩天發的文件,監管已經責令他們撤回,只能接入網聯繫統查詢存管賬戶信息!”

十字財經從股東機構處瞭解到,群中所指的“某組織這兩天發的文件”指的正是下述這份文件。

銀聯這份通知蓋章的時間是9月3日。

而上述文中所提的1432號文,則是這份人行下發清算總中心和中國銀聯的《關於做好支付機構通過銀聯查詢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信息準備函件》(1432號函)。文中表示,對於僅接入銀聯辦理支付業務可以複用其接入銀聯網絡訪問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並且由銀聯負責制定支付機構通過銀聯訪問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的接口規範,並於9月15日前發佈具體接入流程及要求。

網聯人士的上述表態似乎意味著,1432號函並不能作數,網聯仍應是查詢存管賬戶信息的唯一渠道。

但事實上,十字財經多方確認到,央行是否責令不得而知,但銀聯並未撤回該文件。

對支付機構們而來說,面對同位央行系的兩大清算持牌機構,"二選一"的局面也讓人感到無所適從。

為了加快斷直連的進程,在人民銀行主導下,2017年3月,網聯清算有限公司橫空出世。網聯的全稱叫“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2017年8月4日,央行支付結算司發佈了《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209號文),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2017年12月,人民銀行又下發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規範支付創新業務的通知》(281號文),通知提到,各銀行、支付機構開展支付業務涉及跨行清算業務時,必須通過中國人民銀行跨行清算系統或者具備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處理。

就合法性而言,作為同樣具有清算資質的機構,銀聯和網聯已不可避免地在身處於競爭的漩渦之中。

雖然都以“協助監管推進斷直連大業”為名,以合作姿態示人。但事實上,自網聯橫空出世以來,兩聯的暗中角力便從未停止。

2018年兩聯掌舵人時文朝和董俊峰的會面新聞稿甫一發出旋即被撤下,此後在630斷直連大限之前,網聯又率先一步,截胡了已經遞至時文朝案頭的支付寶合作協議。事實上,“備付金賬戶查詢”並不能算是清算業務中的“大生意”,但兩聯在支付機構面前正式開始“搶生意”,或許也只是時間問題。

一切都是必然中的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