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彼、理查德米尔、斯沃琪集团退出瑞士表展为独立事件,去中心化

继斯沃琪集团宣布明年不参加巴塞尔表展(Baselworld)之后,爱彼和RM几乎同时宣布2020年起不再参加日内瓦表展(SIHH)。坊间对传统表展的质疑四起,一片消极。

首先,这些决定都是觉悟之举,人挪活树挪死。其次,作为媒体,参观以上表展的体验将有所改善。同时,作为媒体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们尽职了吗?

去中心化

这是区块链里的概念之一。先说斯沃琪集团离开巴塞尔表展。巴塞尔表展有着百年历史,先是模具展,后来演变成世界第一大表展。俨然成为钟表世界的中心。然而,大约19年前,出现了一次去中心化,历峰集团和爱彼等品牌离开巴塞尔,到日内瓦举办了SIHH。离开的原因,表面上是举办一个更能体现日内瓦流派的沙龙。而背后的原因,或许是一山难容三虎。哪三虎?劳力士、历峰、百达翡丽。于是,瑞士表展出现了第二中心——日内瓦。

斯沃琪集团的离场,有类似的原因。在巴塞尔表展,几乎成了日内瓦二虎的天下。虽然斯沃琪集团作为集团品牌,其市场份额并不比劳力士和百达翡丽这两个独立品牌少,但是在媒体的笔下,总是排不到前三名。所以斯沃琪集团要离开巴塞尔这个中心。有传言说斯沃琪集团正在欧米茄浪琴所在伯尔尼产区建设场馆。如果属实,这里将成为瑞士表展的第三中心。

在摩根斯坦利的这张图里,斯沃琪集团的部分品牌在市场上的占比达到21.5%,远高于日内瓦二虎。

从地理上看,去中心化去的是日内瓦和巴塞尔两个地方,而实际上,离去的中心是一个地方,日内瓦。

在张图里,你能找到两个品牌,日内瓦二虎

日内瓦在历史上是珠宝之都,后来成为豪华钟表之都。日内瓦的钟表营销手段高妙,以至于部分表迷被洗脑——拍卖是衡量手表价值的地方。这种洗脑现象在华语圈最严重。有些媒体为了标榜专业,也自愿跟着叫嚣。而这种洗脑的受益者,就是日内瓦二虎中的一个(第二个也在跟进)。这种歪理的流行,导致别的品牌享受不到媒体的空中支援。于是出现了第二个去中心化,即爱彼和RM离开SIHH。

爱彼(Audemars Piguet)宣布与SIHH日内瓦高级钟表展(Salon International de la Haute Horlogerie)结束长达19年的合作关系,2019年将是爱彼最后一次参加SIHH日内瓦高级钟表展,并于2020年正式退出。

在制表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爱彼持续创新商业模式,今后将开拓全新方向,与全球客人与腕表爱好者创造更直接的交流,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

过去几年里,RICHARD MILLE已经极大地拓展了品牌的国际分销通路,特别是开设越来越多的品牌独立旗舰店。同时,RICHARD MILLE大幅缩减多品牌经销商管道,以便在服务品质上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因此,RICHARD MILLE参展日内瓦国际高级钟表沙龙(SIHH),已不再符合品牌独家、精选的分销策略。

RICHARD MILLE宣布2019年将会是品牌参与日内瓦国际高级钟表沙龙(SIHH)的最后一届,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爱彼的声明里,关键词是新商业模式和与爱好者和客人的直接交流。而RM的声明,则强调了独家、精选的分销策略。

这里,独家的分销策略,非常接近日内瓦二虎的套路,而新商业模式则是进化。我们祝他们的商业模式取得成功。

同时,也拷问媒体的职能。日内瓦表展主要招待两类人:经销商、媒体。既然是新商业和独家分销策略了,经销商就没必要见了。至于媒体,在这些品牌离场之前,我们是如何帮助这些品牌的?是否存在用日内瓦某虎的洗脑逻辑来审视别的品牌?媒体报道是否到达了这些品牌的潜在受众?

媒体也去中心化

时尚集团的唯一全国发行的钟表杂志的停刊,钟表媒体已经去中心化。钟表的知识主要通过碎片化的社交传递。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负担那么多的媒体采访费用?斯沃琪集团在宣布离开巴塞尔表展之前就宣布不再赞助媒体采访。爱彼则建立了自己的线上社交和分销渠道。所以,有本事的媒体,试着自己做中心去吧。

顺便说一下,作为媒体,如果谁继续参观这些表展的话,一定会感觉体验更好的。因为行程会轻松一些,希望有机会仔细听参展品牌讲解,很好地传播。

宇舶表特别推出Big Bang系列全新腕表,充分展现腕表行业与数字技术行业的精髓。全新腕表集宇舶表Big Bang系列标志性设计与区块链技术的元素于一体,向Big Bang系列及区块链技术致敬,限量典藏210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