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来自八十年代(曾璜作品)

2018年4月29日-5月9日,福州三坊七巷平一影廊(黄巷71号)

曾璜:福州和闽江 1985-1987; 碳素印相 2018年 限量 11

曾璜:福州和闽江 1985-1987; 碳素印相 2018年 限量 11

曾璜:福州和闽江 1985-1987; 碳素印相 2018年 限量 11

曾璜:福州和闽江 1985-1987; 碳素印相 2018年 限量 11

曾璜:福州和闽江--送花灯 1985-1987; 碳素印象 2018年 限量 11

曾璜:福州和闽江 -- 南后街灯市 1985-1987; 碳素印相 2018年 限量 11

曾璜:福州和闽江 -- 五一广场 1985-1987; 碳素印相 2018年 限量 11

简介:这组摄影作品,反映了作者在1985年从一位摄影爱好者转变为专职摄影工作者之际,对摄影的了解,也反映着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国内没有系统的职业摄影教育的状态。此外,画意摄影作为艺术摄影的主流形态,影响着其他各种形态的摄影。

有关“起点:来自八十年代”展览

2018年4月29日-5月9日,福州三坊七巷平一影廊(黄巷71号)

起点: 来自80年代 前言

20世纪80年代无疑是中国历史重要的一页。中国的摄影“在文革结束后发生着变化,中国摄影人小心翼翼地开始摸索自由表达的方式” [1] ,著名学者Mary Warner Marien在她新近出版的《摄影文化史》中如此说。

这里展示的七位福建摄影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懵懵懂懂入行后部分具有探索意识的作品。这批由参展者自己选择推荐的作品,并不一定是他们最重要的作品,却是其摄影生涯中鲜活且极具生命力的作品,因为那是“起点”。

李世雄、陈勇鹏和周耀东三人出自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重要的摄影团体“5个1”,他们几乎全程参与了80年代中国摄影界浓墨重彩的几次活动,如“十年一瞬间”、“世界和平年青年摄影大赛”、“当代摄影沙龙”、“艰巨历程”、“北京国际摄影周”,在中国摄影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李世雄的理念和实践让他跻身于早期“观念摄影(当时多称‘现代摄影’)”的代表人物之一;陈勇鹏“野蛮地运用了象征、纪实等创作方法,希望把摄影拉到现代主义艺术和摄影本体上”的尝试,成为了改革开放之后最早的“以思辨的手法处理人体题材“的创作者;周耀东则采用 “或许稚嫩、粗糙、肤浅”的影像,在感叹时光飞逝的同时,也更加体味了摄影见证时代和记录历史的最本质的功能”。

王鹭佳庆幸自己作为一个行行摄色的人“在激情燃烧的青春年华,有缘遇见了改革开放的大潮,记录下了一个永远值得怀念的年代。”

崔建楠认为 “在那个什么都想试试的年代,自己幼稚、浅薄和生硬的观念和手法,留下了曾经稍纵即逝、无从寻觅的一股时尚。”

曾璜的作品则印证着“在一个没有摄影学院,没有摄影教育的年代,画意摄影对其他所有摄影形态的影响”。

焦红辉则因为“80年代是一个传统与现代,落后与时尚,保守与开放,疑惑与期待。。。,在同一时空里多重交织並撞击在一起的时代”,而发起了本次50社的第三次展览。

”50社” 的成立源于一群年过50的摄影人的相互鼓励:“不负天命”,在不少社员迈入了“60社”之际,通过这次“不忘初心”的梳理,再次去思考我们来自何方?我们现在哪里?我们要走向何方?。

“起点 – 来自八十年代”是一次对一群崛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具有探索意识、渴望自由表达的摄影人创作状况进行的回顾、梳理和反思,展览全部采用原版原作和文献来展示,旨在能更为真切地了解创作者的心路和艺路成长的历程,以及那个时代的气息,也更为准确地反映那个逐渐远去的业态。

“在中国,当代影像艺术正在不断的繁荣,由官方摄影师所拍摄,或非主流摄影家所创作的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影像,在缓慢地进入到公众视野中。这揭示了这个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最终能够构建起自己的摄影史。”[2]

1.Mary Marien, Photography: A Cultral History, 2015。

2.《Art概 – 艺术指南》, “80年代中国摄影个案”,2009。

3.萧沉,“八十年代中国摄影新观察”,2009

4.顾铮,“成为历史的1980年代中国摄影”,2009.

5.陈申、徐希景, 《中国摄影艺术史》,2011。

6.《中国摄影:20世纪以来》,三影堂,2015。

7.《中国当代摄影四十年》,三影堂,2017。

8.《十年一瞬间:1976-1986》,中国摄影出版社,1986。

9.《国际和平年全国青年摄影大奖赛作品集》,1986。

10.《艰巨历程》,1988年。

11.查建英,《八十年代》,2006年。

12.顾铮,《人体摄影150年》,广东旅游出版社,1998年。

[1] Mary Warner Marien,《Photography: A Cultural History》4th,“Focus on China”,2015年。

[2]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