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给媒体小米闹了笑话?为什么你想到只有“失误”?

7月9日,创业八年的“明星”企业小米正式登陆港交所。从上市前的“造势”开始,比如资金募集、与李嘉诚合作等,再加上小米本身天然具有的IP话题性,所以小米上市的事始终备受业内人士、网民热议。

就在大家关注上市之时,当天的一张截图被广泛传播,意外地成为网络,特别是公关人士吐槽的一个入口点。

就这张图,笔者查看朋友圈里做公关、企宣的朋友,基本上呈现一边倒的批评态势,纷纷认为是“小米失误”、“最大的败笔”。但是在粗略的浏览了微信群、微博上对此事的评论,却多数普通网民表示这没什么问题,很正常。这就有意思了,在公关/企宣圈与网民之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我们大多数人都自然地用自己的惯用思维去看待问题,一看到“失误”,就呼天抢地地“小米失误了,小米公关灾难了”,等等言论,用一种给同行丢脸,甚至是看戏的心态嘲笑。实际上,你有没有想过,小米真的是“失误”吗?笔者个人认为,并非像公关/企宣人说的那样是小米上市事件的一个污点,而是恰恰相反,是对“小米上市”的添彩的点。

还记得去年小米电动牙刷错价门事件吗?虽然标错价格,据传损失数十万元,但是却让消费者看到一个诚实有信的小米:标错价了,小米没有拒发货,而是既然如此,已经拍到的一律作数全部发货。此举赢得了太多消费者的赞誉,这是对企业口碑的极好的塑造和传播。你认为,这是你花数十万元做广告能取得的效果吗?

同样,此次小米在港上市,媒体手册中出现小米应该发给员工的员工指引,但是我们仔细看内容。

第一,内容说辞,并没有特别夸大虚假的成分,完全可以看做是对员工对外发声的一个提醒和方法。

第二,这段说辞,小米的员工认不认?如果大多数认,那这就是“客观事实”。

第三,实际上是变相地“直接”告诉媒体,对于小米上市,你们应该拜采访什么,报道什么角度。这可比你直接口头或者书信告诉媒体聚焦什么可安全多了吧?

第四,如果第二点得到肯定答复,那么同样也是变相的告诉外界“小米的企业文化有多好”,员工的自豪感有多强,足以告知外界小米这家公司的优秀与否。

也就是说,小米利用“失误”成功地“营销”了企业文化,又一次塑造企业的良好口碑。

我们还可以再换个角度去看这件事。小米上市,特别是成为港股市场上首只“同股不同权”股票,同时又吸引马云、马化腾、李嘉诚等多位在中国也是举足轻重的大佬们认购其股票(公开报道说,这3人就认购了小米份额超过2.3亿美元),如此重大的事,各个环节肯定是演习多次了,难道事先真没有发现这种放置错误?所以了,仔细想想,你还认为小米这次是失误吗?

在一个环境久了,思维就容易框在一种模式当中,就会以为我以为的就是我以为的。笔者并非为小米说话,只是希望大家可以冷静客观,长篇大论就不说了,总之,凡事多思考一下,“是我看到的、听到的这样吗?”

订阅“仰观俯察”就可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