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俄军在叙进展迟缓?原因:拉不下脸!


俄罗斯在经过苏联解体后已经快有30年了,这些年中,虽然有着油气资源涨价等利好消息,但是总的来说俄罗斯至今没有恢复过去苏联的国力,以俄罗斯在叙利亚的作战行动来说,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苏联遗留给俄罗斯庞大的遗产,俄罗斯仍然能够在千里之外维持相当规模的作战力量,保持相当强力量的军事存在,以维护自己在全球热点地区的利益。

但是另一方面来说,比起美国,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规模就相当有限,绝大多数情况下,陆战都是叙利亚政府军干的,俄罗斯主要是提供空中打击,而叙利亚本身也具有相当水平的空军对地面打击。给人一种俄罗斯没有尽全力的感觉。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俄罗斯的战略运输力量的缺失,毕竟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现代军队对于后勤的依赖性是非常高的,以俄罗斯一个摩托化步兵师来说,不打仗仅仅是维持基本所需就要200吨各种物资,另外还有相同数量的淡水,而一旦处于高强度的作战,则必须要有至少600吨的物资才能维持。

再加上叙利亚政府受到西方国家的制裁,可以说叙利亚政府军队的后勤也需要俄罗斯维持,那么对于战略运输的需求就非常惊人了。早先俄罗斯是采用大型两栖登陆舰来运输,后来不得不冒险采用民船运输,像上图中的一艘亚历山大•特卡琴科号,一次就能运输各种物资超过4000吨,但是这样一个毫无武装的民船,又没有足够强大的护航力量,沉了都不晓得为什么。这还得感谢土耳其倒向俄罗斯,不然土耳其海峡卡一卡,那前线就不晓得是什么情况了。


俄罗斯的运输主力还是1174型两栖船坞登陆舰,其14000吨的排水量,一次性就能运输一整个摩托化营的能力,在此次叙利亚战争中可以说是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实在太过陈旧,最后一艘都是1978年服役的,俄罗斯本来打算搞的后续舰11741搞了13年,今年才服役,因为原计划安装的防空导弹,舰炮等武器系统迟迟到位不了,结果就是只装了近防炮就出来海试。都说十年磨一剑,恐怕这把磨了13年利剑,可能还不如翻新老旧的1174或者775型来的实际。

实际上在几年前我们都知道俄罗斯曾经购买了法国西北风级,结果因为乌克兰的事,这笔生意黄了,虽然法国赔偿了违约金,但是俄罗斯海军耽误的时间那怎么赔偿?所以俄罗斯并不是说不愿意买别国的船只,而是真的就是拉不下脸来买中国,盛传已久的俄罗斯要买中国054A也一直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