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奇錄」《山海經》中那些真實存在的異獸 讓人大跌眼鏡

《山海經》是我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多數人將其視為上古神話傳說,其中記載了許多奇珍異獸,這些虛構的異獸長相奇特和現代的生物相差非常大。不過也有人說《山海經》中的的異獸,是古人誇大的描寫,其實很多生物都是我們現實生活中能見到的。今日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一些異獸。

騶虞:“林氏國有珍獸,大若虎,五彩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虞,乘之日行千里。”日行千里,尾長於身的妖怪。老虎大小的身子。因為它只吃自然死亡的動物屍體的肉,因此是有名的仁獸。

與之匹配的是雪豹,皎潔的白色長毛中佈滿黑色不規則環紋,其外形最有特色的是又長又粗的蓬鬆大尾巴,符合傳言中“尾長於身”,雪豹晝伏夜出,不喜在草地和林間穿行,只在傍晚沿著石崖和溪澗的固定路線覓食,這一特性與”不踏生芻“的細節相符。

蠱雕:“又東五百里,曰鹿吳之山,上無草木,多金石。澤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滂水,水有獸焉,名曰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是食人。”

再往東五百里,是座鹿吳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但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澤更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滂水。水中有一種野獸,名稱是蠱雕,形狀像普通的雕鷹卻頭上長角,發出的聲音如同嬰兒啼哭,是能吃人的。菲律賓國鳥-食猿雕,就能很好的匹配

犰狳:又南三百八十里,曰餘峨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荊杞。雜餘之水出焉,東流注於黃水。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

九尾狐:“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九尾狐,可能不是指九個尾巴的狐狸,而是九節狐狸的意思,俗稱“九節狼”,學名小熊貓!

驩頭:大荒之中,有人名曰 驩頭 。 鯀妻士敬 , 士敬子曰炎融 ,生驩頭 。 驩頭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

長著鳥的嘴,生有翅膀,吃海中的魚,憑藉著翅膀行走,這個應該描寫的是企鵝。

文鰩魚:魚狀如鯉裡,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遊於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見則天下大穰

外形大小像鯉魚,長著鳥翅膀,斑白的花紋白白色的頭,紅色的嘴,經常遊走於東海,在夜晚飛行,聲音像鸞雞,它的味道酸中帶甜,吃了可以治癲狂病,一出現天下就會大豐收。說的應該是現在海中的飛魚

耳鼠:又北二百里,曰 丹燻之山 ……有獸焉,其狀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獋犬。以其尾飛,名曰耳鼠,食之不睬,又可以禁百毒

樣子像老鼠,兔頭(菟還有另外一個意思是虎),幼獸的身體,其聲音像狗的吼叫。用自己的尾巴來飛,叫耳鼠。描寫的不正是飛鼠嗎?

兕:“在舜葬東,湘水南。其狀如牛,蒼黑,一角”

兕的形狀像一般的牛,通身是青黑色,長著一隻角。我覺得這個比較吻合的動物就是犀牛,我國其實也是有犀牛的只不過絕跡了。

塗山工作室研發的東方神話戀愛奇遇卡牌《七色》手遊,是以《山海經》為藍本進行創作的,其中將《山海經》裡的奇珍異獸進行擬人化,遊戲中有更多的角色等著你來探索。

想了解更多有遊戲的關信息,各位可以關注頭條號:塗山工作室 的【華夏奇錄】。後續還將為大家帶來更多《七色》手遊的信息和中華神話傳說的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