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要从低声区就要开始找混合声,这样音色才统一!

世界级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教授教你这样“换声”,真假声统一啦!

“假声位置真声唱法”。尤其是对声乐基础薄弱,真、假两种声音打架的声乐学习者,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假声位置真声唱法”简言之就是在欲发假声的状态下真声唱的唱法。“假声位置”的“假声”不是指假声音响,“位置”也不是常见的声乐书籍中所提的声音位置的高、低、前、后,而是在深呼吸支持下的一种欲发假声时的状态,也就是用欲发假声时的意念,去引起胸、咽、口、鼻等腔体的反应。怎么练呢?

一、咽哈欠

偷咽哈欠是在陌生人面前不好意思张大嘴打哈欠,而偷偷向下吞咽哈欠尚未咽下时的状态。这个状态与假声位置的歌唱状态极为相似,通过咽哈欠的感觉,体会自身和共鸣腔体的调节,它是形成“假声位置”歌唱状态的有效方法。

利用这一感觉可在发声之前获得一种积极的、内在的、自然的吸力,引起胸、喉、咽、口、鼻腔中一系列的改变,形成一种整体的、在深呼吸支持下的“内开”状态,这个状态就是歌唱发声之前应有的准备状态。

有了这个感觉后要反复练习、体会,在此状态下先做无声的歌唱训练,巩固后再发声。此状态在发声时的保持,可有利于喉腔的打开,声带的自由调节和共鸣腔体的充分利用。


二、气、声运动的方向

在运用“假声位置真声唱法”发声和歌唱时声音实际抛出的方向和歌唱者自我感觉用力的方向往往是相反的,声音向上向前出,歌唱者的感觉却是向下向后用力,即声音在上,用力的方向在下,声音在前,用力的方向在后,就像我们拍皮球、划船那样。

歌唱实践证明,“欲向上先向下,欲向前先向后,欲唱高先想低,欲唱低先想高”的道理,利用这种矛盾,用上这种反劲儿,可以收到正确的效果,达到保持歌唱的打开,气息支持稳定的目的。实践证明,美好声音出来的方向永远是向上向前的,但歌唱者感觉用力的方向则永远是向下向后的。

喜欢唱歌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了解更多”进行系统的学习或使用手机百渡一下“说话式唱法”进行系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