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嫌你的快遞慢,唐玄宗還爲此丟過江山

“雙十一”過去了,從剋制不住的買買買模式中脫身而出,接下來的一週就是焦慮與興奮並存的等快遞了!

所以,這兩天的新聞是這樣的☟

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發達的物流業已經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代意義上的“物流”一詞引進中國是在20世紀80年代,來自日文中對英文單詞“logistics”一詞的翻譯。雖然這個詞進入中國不過幾十年,可這項服務已經存在了很久,只不過遠沒有今天這樣便利。

在等快遞的閒暇時間,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古代的物流是什麼樣子的。

國家郵政系統有多快?

古代的國家郵政系統又叫做“驛傳”或者“郵驛”,是古代政府為了傳遞文書、接待使客、轉運物資而設立的通信和交通組織,官辦官管官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負責政府的公文往來和軍情傳遞,也承擔一些物資的運輸工作。

既然是負責公文和軍情,那麼對時效性的要求就非常高,我們今天所熟悉的烽燧羽檄(徵調軍隊的文書,上插鳥羽表示緊急,必須速遞)、奔命書(緊急軍情)、飛鳥使(吐蕃稱騎馬傳遞消息或傳送公文的人)都是這一特點的反映。

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

那麼,這套系統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漢代的時候,馬遞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裡。

唐代規定,乘車的一天最少120裡,騎馬的180裡,皇帝頒佈的敕令則是日行500裡。

宋代也基本是這個速度,普通文書步遞日行200裡,一般機要文書馬遞,日行300裡,敕書400裡,最為特殊的金字牌急腳遞文書出御前直接發下,日行500裡。

到清代,由於軍機處的設立,文書傳遞的速度被提高到一晝夜600裡甚至是800裡,咸豐、同治時期,由於戰火不斷,軍情緊急,就出現了“紅旗報捷”,一旦前方打了勝仗,就立刻以800裡的速度飛遞,沿途驛站秣馬以待,一聽到鈴聲就立刻飛身上馬,馳往下一站。這就是我們在影視劇裡常常聽到的“800里加急”。

這樣的話,我們可以算一下,唐代爆發安史之亂時,十一月初九安祿山在范陽(今北京一帶)起兵,遠在長安的唐玄宗六天收到消息,也就是日行500裡的唐代最快速度了。但即使這樣,收到消息以後,還要另發文書調遣邊境的精銳軍隊,一來一回,半個多月就過去了,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十二月十二安祿山就已經攻下了洛陽,威脅潼關。

正因為如此,郵驛也就成為了每個朝代政府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想盡一切辦法也要保證它的運行效率,畢竟,在這樣十萬火急的時候,一刻也耽誤不起。

私人業務有多難

在古代,私人的物流業務是非常艱難的。國家郵政系統不接受民間訂單,所以民間通信大多都是靠私人捎帶。鄰居要出趟遠門,那正好,替我捎點東西過去吧。漢樂府中有一首《飲馬長城窟行》,裡面有一句“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就是託同鄉的人帶回家的信件。

不過這種做法有一定的風險,《世說新語·任誕》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東晉時候殷羨從南京出發到豫章(今江西)做太守,走之前別人託他帶了一百多封信,他出城以後就全部扔到水裡了,說:“沉下去的自己會沉下去,浮起來的自己會浮起來,但是我殷羨不能做這種給人送信的事情。”

雖然有說法說他這種做法是因為不滿那些信都是託關係走人情的,但是從寄信人的角度來看,遇到這樣的快遞小哥,也只能自認倒黴了。

有錢一點的,可以派專人送信,做生意的,就自己負責貨物的運輸。還有一些比較不走尋常路的辦法,漢代蘇武牧羊的故事裡面,蘇武把信綁在鴻雁的腿上,傳回了漢朝,就有了“鴻雁傳書”的說法,到唐代,又有了飛鴿傳書。

到唐代,隨著交通的發展,私人旅社事業發達起來,私人通信的情況好了一些,根據《通典》中的記載,湖南、北京、四川、甘肅這些原來較為偏遠的地方也出現了非常多的旅館。

1963年—1965年在新疆吐魯番發掘出土的趙義深家書就是當時的一份書信實物,從這封家書中可以看到,這封信是九月五日從西州(今吐魯番)發出,十二月三日在洛陽收到,兩地相距大約3000公里,三個月收到,平均每天要走大概30多公里。

明清時期逐漸產生了專營民信業的民信局,貨運方面則出現了鏢局,不過鏢局只運送貴重物品,像今天這樣只買一口鍋,大概需要鑲鑽才能運送吧。

(這麼貴,竟然還不包郵……)

果蔬生鮮服務你怎麼看?

總體來講,古代的物流並不像今天這樣便捷,雖然也有加急傳遞,但是大多數都是為了公文和戰事,平民百姓是與這些完全無關的。

不過,古代也有果蔬生鮮的快遞服務,但只有王公貴族能夠享受,是典型的貢品。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記載:

平原郡貢糖蟹,採於河間界。每年生貢,斬冰火照,懸老犬肉,蟹覺老犬肉即浮,因取之。一枚直百金。以氈密束於驛馬,馳至於京。

這是從山東進貢的海鮮,為了保證新鮮,捉到以後就直接用氈子密封,然後用驛馬速遞到長安。明代于慎行的詩句“六月鰣魚帶雪寒,三千里路到長安”也是一樣。

因為這種果蔬生鮮業務僅僅只是為了滿足王公貴族們的口腹之慾,並且還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因此一直以來都是官員和文人們勸諫、諷刺的對象,最有名的就是唐代詩人杜牧《過華清宮》中的一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500里加急的快馬,原本是為了傳送緊急軍情,現在卻被用來給楊貴妃運送新鮮水果,國政荒廢,怎麼能夠不令人痛心疾首!又如宋代的花石綱,千斤巨石也能運送,雖然是物流發達的一個體現,但同時也是對民脂民膏的剝削,流毒二十餘年,導致了北宋末的農民起義。

正因如此,歷代都有人勸諫高官貴族們不要過於喜愛這些時鮮產物,以免壓榨百姓。

最早的“海淘”,都買什麼?

和今天一樣,古代也有很多來自國外的商品,今天我們能夠吃到的許多糧食、水果、調料和裝飾品等都是從國外傳來的。

能夠買到來自國外的東西,最早要追溯到張騫。

西漢時,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闢出了一條“絲綢之路”。此後,人們可以買到核桃、石榴、葡萄、苜蓿等作物,還有胡琴這種新樂器。不過,張騫的旅途十分不順,因為匈奴的阻礙,他第一次出使整整花了十三年。

比起鑿空的張騫,後來的海外購要輕鬆得多。隋唐時期,除了陸路以外,還可以走海路,東到日本,西到波斯灣,帶來了胡椒、菠菜、西瓜等。從西域傳來的胡文化也被廣泛吸收,人們可以聽到各種胡樂,欣賞胡旋舞,在胡姬酒肆中喝酒……

到了宋代,海運和海外貿易進一步發展,政府在廣州、泉州、明州、杭州和密州設置了五個市舶司,專門管理海外貿易事務。這個時候,海外的商品多達幾百種,例如香料、寶物、皮貨、食品等,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種,堪比今天的口紅色號。

古時候挑香料和現在挑色號沒差啦

明代的海外貿易雖然時開時禁,但總體上還是十分繁榮,很多我們今天最為常見的作物都是這個時候才有的,例如番薯、南瓜、玉米、菸草、番茄等等。

看完了這些,我們可以在腦海裡勾勒出一幅古代物流業的圖景——遍佈全國的郵政網絡主要是為公文和軍情以及基本的物資運輸服務,有時候也會奔馳著裝有荔枝或者螃蟹的駿馬,揚起一路煙塵。

那時候,作為一個普通百姓,能收到一封信就能樂上一個月,想運點貴重物品就只能拜託鏢局。市面上有時會有人賣一些奇怪的東西,但還挺好吃的~

這樣想想,今天能夠為了自己的剁手而後悔,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啊!

撰文 | 熊醬 編輯 | 陳雪 張偉

主編 |周立文 副主編 | 殷燕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