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別以爲離你很遠……

點擊藍色字體即可關注

網購,追劇,社交......

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無處不在

網絡生活已經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你,還離得開網絡麼?

隱私,詐騙,病毒......

網絡安全隱患同樣無處不在

你,又是否足夠重視,有所防範?

去年6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正式實施

而就在昨天 9月17日

2018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週”正式開幕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週是為了“共建網絡安全,共享網絡文明”而開展的主題活動,圍繞金融、電信、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重點領域和行業網絡安全問題,針對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舉辦網絡安全體驗展等系列主題宣傳活動,營造網絡安全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借宣傳週的東風

希望所有真愛粉們都可以

掌握權威網絡安全乾貨

快樂的衝浪同時也要聰明的規避風險呀

你最親密的手機急需安全保障

陌生wifi套路深

關閉手機和平板電腦等設備的無線網絡自動連接功能,僅在需要時開啟。防止接入惡意開放wifi。

在公共場所使用陌生的無線網絡時,儘量不要進行與資金有關的銀行轉賬與支付。

手機設置的秘密

在 QQ、微信等應用程序中關閉地理定位功能,並僅在需要時開啟藍牙。

到權威網站下載手機應用軟件,並在安裝時謹慎選擇相關權限。

下載軟件或遊戲時,應詳細閱讀授權內容,防止將木馬帶到手機中。

手機支付謹慎謹慎再謹慎

登錄手機支付應用、網上商城時,勿選擇“記住密碼”選項。

警惕“替人代付”或類似網址,二維碼。

脆弱的個人隱私保護

個人信息也分級

個人信息可以分為個人一般信息和個人敏感信息。

個人一般信息是指正常公開的普通信息,例如姓名、性別、年齡、愛好等。

個人敏感信息是指一旦遭洩露或修改,會對標識的個人信息主體造成不良影響的個人信息。各行業個人敏感信息的具體內容根據接受服務的個人信息主體意願和各自業務特點確定。例如個人敏感信息可以包括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種族、政治觀點、宗教信仰、基因、指紋等。

悄悄溜走的個人信息

對“問卷調查”保持警惕,謹慎填寫個人信息,尤其是“勾挑式”填寫便可以獲取獎品的形式。

超市、商場通過向群眾郵寄免費資料、申辦會員卡時掌握到的群眾信息,通過個別人向外洩露。

個別違規打字店、複印店利用複印、打字之便,將個人信息資料存檔留底,裝訂成冊,對外出售。謹慎選擇資質可靠的打印店處理這些信息。

不使用 U 盤存儲交互個人敏感信息。

郵包寄送時選擇可信賴的郵寄公司,並要求回執。

複雜的計算機安全 你瞭解麼

從基本設置起始的安全防護

設置統一、可信的瀏覽器初始頁面。

定期清理瀏覽器中本地緩存、歷史記錄以及臨時文件內容。

利用病毒防護軟件對所有下載資源及時進行惡意代碼掃描。

值得注意的U 盤、硬盤安全

及時查殺木馬與病毒。

從正規商家購買可移動存儲介質。

定期備份並加密重要數據。

不要將辦公與個人的可移動存儲介質混用。

記得定期處理這些

定期進行補丁升級。

對公共磁盤空間加強權限管理,定期查殺病毒。

對計算機系統的各個賬號要設置口令,及時刪除或禁用過期賬號

真實?謊言?我們該相信網絡信息麼

虛假信息要警惕

及時舉報疑似謠言信息。

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注意辨別信息的來源和可靠度,通過經第三方可信網站認證的網站獲取信息。

注意打著“發財致富”、“普及科學”、傳授“新技術”等幌子的信息。

在獲得相關信息後,應先去函或去電與當地工商、質檢等部門聯繫,核實情況。

預防詐騙,必須知道的事

不在網上購買非正當產品,如手機監聽器、畢業證書、考題答案等。 不要輕信以各種名義要求你先付款的信息,不要輕易把自己的銀行卡借給他人。

牢記四種網絡詐騙類型:

①利用 QQ 盜號和網絡遊戲交易進行詐騙,冒充好友借錢

②網絡購物詐騙,收取訂金騙錢

③網上中獎詐騙,發佈中獎提示信息

④“網絡釣魚”詐騙,利用欺騙性的電子郵件和偽造的互聯網站進行詐騙活動

識別防範假冒網站

直接輸入所要登錄網站的網址,不通過其他鏈接進入。

登錄網站後留意核對所登錄的網址與官方公佈的網址是否相符。

登錄官方發佈的相關網站辨識真偽。

安裝防護軟件,及時更新系統補丁。

當收到郵件、短信、電話等要求到指定的網頁修改密碼,或通知中獎並要求在領取獎金前先支付稅金、郵費等時,務必提高警惕。

網絡安全法律知識小科普

現行《刑法》中的計算機犯罪

第二百八十五條【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八十六條【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利用計算機(網絡)實施的犯罪如何處罰

《刑法》相關規定: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汙、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該條規定的犯罪侵害客體比較廣泛,包括公司財產或國家秘密的擁有權等。

哪些是危害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的活動

《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下列危害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的活動

未經允許,進入計算機信息網絡或者使用計算機信息網絡資源的。

未經允許,對計算機信息網絡功能進行刪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未經允許,對計算機信息網絡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的。

其他危害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的。

當侵害發生或即將發生

可以向哪些專業機構求援

#你是否關注過網絡安全?

我們又能做些什麼

在互聯網浪潮中保護自己?

將網絡安全問題提上日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