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为什么是“暴利”行业?“暴利”来自于哪里?

曾经有业内专家指出:”一定程度上,不良处置是一个暴利行业,没有20%的年化收益就不叫赚钱。”

不良资产究竟是怎么一个行业,又为什么称之为“暴利”呢?

要了解这些,先要知道,不良资产的盈利模式。

不良资产,也叫“特殊资产”,是一个泛概念,主要是是针对会计科目里的坏账科目来讲的,包括但不限于银行不良,政府不良,证券、保险、资金不良等等。

不良资产的“暴利”源于行业刚出现时外资的进入,比较有名的是“摩根第一包”以7000万的启动资金撬动了10个亿的利润,创造了行业史上的最高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但是,摩根“低买高卖”的形式已经不适应于现在成熟的行业格局,参与机构由最初的银行、四大发展至如今的“4+2+N”的模式,不仅有银行、四大、律所、法院的专业人员,更有更多的民营公司、投资者不断进如市场。

简单来说,不良资产的盈利模式就是低价收购,最终“高价退出”。这不是简单的“低买高卖”,而要涉及法律、金融、经济、会计等各个专业领域。针对收购的不良资产,或清收、或诉讼执行评估拍卖、或与债务人和解、或进行债务重组、或债转股、或进行资产证券化......等等等等,只要能进行合法化合理化退出,都能实现盈利。

那不良资产为什么会是“暴利”呢?

这是由于不良资产的行业特殊性:非标准性和不对称性。

不良资产是一个非标准化的行业,没有标准的定价,没有固定的交易结构和退出方式。

不对称性,是由于这个行业资源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专业不对称。

资源不对称,代表不同的处置机构对同一个项目的了解程度不同,也代表项目处置过程中,处置者联系的渠道资源不同。

信息不对称,你了解项目的工商详情,我却不了解;你了解债务人的其他涉诉,我却不了解。

专业不对称,你只知道对债务催收,导致对方反感;我却从合作角度出发,出具债务重组方案。帮助债务人解决难题。最后的结果怎么会一样呢?

所以说,只有对于专业、专心、专注的投资者,不良资产才是一个“暴利”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