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員工曝光:看完這些真相,你還敢去超市天天買?真髒

肉餡

你以為生鮮櫃檯裡的精肉餡就是上好的肉製作成的?其實,它可能是各種各樣碎肉通過混合絞制而成的。

肉攪拌之前有沒有清洗過?攪拌的機子多久才清洗一次?還有極個別超市的成品肉餡其原料多為零碎的邊角料或是當天賣剩下的“陳肉”等,身為消費者的你並不知情。

盒裝鮮肉

除了肉餡,部分超市裡的盒裝肉也是重災區!

也許,你覺得盒裝肉切得整整齊齊,看起來十分新鮮。但是,你根本不知道這些肉究竟放了多久!

半成品牛排

我們偶爾會用超市賣的牛排自己在家做西餐,但是這種牛排最近被曝光了,我們在超市裡面買到的牛排竟是合成牛排!

做合成牛排用的一般是卡拉膠。卡拉膠是一種食品添加劑,能吃,但要適量。它除了保水,還有另一種特殊的作用,就是可以把碎肉粘合在一起。

冰凍海鮮

超市海鮮櫃裡的海鮮保質期是個謎啊,你以為買到了新鮮的海鮮?

其實你都不知道它已經放在冰櫃裡多久了。

冷藏水果

水果售賣圈內有一句話叫“水果不爛,地球不轉”。通俗來說:只要賣水果,肯定有爛的。

有些超市工作人員處理爛水果有個秘籍叫“翻包”,即根據水果外貌來處理不新鮮或是已經壞掉的水果。將壞掉水果切成果盤,包上保鮮膜,再打上當天的標籤。

據瞭解,最常“翻包”的水果是瓜類和火龍果。有超市工作人員稱:“這樣做一點兒事沒有,一般人吃不出來,況且價格方面是有優惠的”。

如何挑水果?

大小:好的水果一般都是中等大小的。太小的可能發育不良,且偏酸的多。太大的由於營養過剩,導致味道偏淡。

形狀:儘量挑形狀均勻的。雖然蟲蛀的果子(尤其是桃子)由於代謝旺盛會更甜,但是絕大多數的 “歪瓜裂棗”是發育不均勻,部分沒有長開。

色澤:水果上出現差別太大的兩種顏色,如深紅色和深綠色,吃起來會偏酸澀。在色澤均勻的前提下,顏色要淺,尤其是綠色要淺。另外, 如果水果上出現黑斑,最好不要買。

光滑度:一些需要去皮的水果,如柑橘類和西瓜,過於粗糙的表面代表著皮厚。但過於光滑也不好,這說明果子可能還沒成熟。

軟硬:挑大型水果時,按壓可以判斷皮的厚薄及成熟度,因為在水果成熟過程中伴隨著果酸和果膠的降解,硬度和彈性都會下降,可以根據想要的口感來選擇。

肉類熟食

各種肉類熟食聞起來香味撲鼻,可檢測出來的結果卻可能讓你大吃一驚。

肉類熟食成本高,極個別超市在估算不準的情況下往往會出現餘貨滯銷,這些食物就會出現在第二天的貨架上。

散裝醬菜

胃口不好的時候,總想買點醬菜回去開胃。超市裡一字排開的醬菜缸非常吸引人。

但是,這些醬菜缸真的乾淨衛生嗎?或許大型超市在衛生方面會比較注意,但某些小超市依然會去小作坊批發醬菜裝缸銷售。

超市裡的這些食品,能不買則不要買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