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力别没自知之明

之前参与过一次 乐客学院 的 mini talk ,主题是“阿里的菜鸟物流模式好,还是京东的自营物流模式好”,朴叔的观点是:

讨论什么都脱不开一个时间性,如果跳出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大家讨论就没有意义了,就像如果回到原始社会,当然是自营物流哪有什么第三方服务商

而这个问题也是一个自带时间性的问题,京东自建物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化物流不足以支撑它的需求,而且它也是从一两个大城市开始做,然后就狂打概念,而现在社会化物流分工越来越细,各环节厂商越来越专业,资源整合服务的效率越来越高,后续再做产品的伙伴,一定不需要考虑自建物流的

而且现在都强调匠人精神,听说过哪个匠人做产品还要停下考虑一会儿物流的事情么,好东西,大家多等一两天甚至一两个月都是能接受的

反观京东,从大产品观角度讲(小米刘德曾说过:公司就是一个大产品),京东的产品就是平台,而刘强东看到了落差,将高效物流作为产品的一部分,所以其实对京东来说不必分开谈

上面物流这段算个引子,其实扣题的是下面这段,因为大家讨论完正题,开始跑题了,引子是有个人说了一句话,人有多少本事做多少事儿,自然有些人跳出来反驳,人应该挑战自己之类,创业者居多,可以理解。朴叔认为这句话说的不能说不对,只是稍有偏颇,我举了一个例子:

《大秦帝国》中,秦始皇灭了五国,志得意满,使王翦将兵伐楚,王翦说要非60万人不可,亲王觉得王翦人老胆怯,李信称将兵20万可下楚,始皇也觉得楚之气数已尽,贬了王翦,结果李信初小胜后大败,几至全军覆没,始皇亲出宫致歉请王翦复出

这个故事说明,当时只有王翦对自己的实力看得清,李信就是干了够不着的事

此前,平五国除了边界对峙,真正灭国之战都还是比较快,并且用计的多,只有打楚国王翦用的是阵地战,双方各陈兵60万对峙1年多,楚国不露败象,非常难啃。因为,双方皆知是最后一战,均无“计”可施,是武将正面角力,背后是真正的国力比拼

SO,人有能力可以自信,但一定要认清自己当下的情况,要做刚好够不着的事情,而不是怎么都够不着的事情

我知道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人举出很多例子反驳,我这里说回一个观点,就是时间线,放在更长的时间线上,一个人不得已上路了(创业也好、建国也好),一直被环境迫着成长,运气又比较好,最后成功了,并不代表他一开始能力就达到了后来的水准,也不代表一开始他就瞄准了最后的目标,刘邦、朱元璋谁知道自己能在乱世活多久,俞敏洪起初只是开了一个线下培训学校赚些钱,他们起初都做了逃不掉的事情(运气好没死)或者刚好够不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