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人士爲何沒有到重慶、西安等地置業或炒房?

艾小城


小二樓視,帶你看市場。

浙江溫州炒房團肯定去過重慶,也肯定去過西安,為何炒不起來,也許我的說法會讓很多網友噴我,但我之前就說過脫離了市場需求,所有的炒房就是一個笑話,最終會砸在自己手裡。比較典型的就是廈門,沒有一線城市的人口,沒有一線城市的市場,沒有一線城市的需求,沒有一線城市的經濟,房價卻比有些一線城市還貴,要麼跌,要麼穩著等市場需求和經濟。

我本身是重慶人就說說重慶,重慶作為中國土地面積最大的直轄市,土地資源並不稀缺。人口3000多萬也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但本地人居多,本地人基本有房子,所以對於房子的需求不大。近幾年雖然經濟總量不錯,但人均偏低導致居民購買力不高。這幾點就註定了房價不會太高。

從地理位置來說,世界上經濟發達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港口城市,理論上講如果北京不是首都,北京也不會成為一線城市,上海港,廣州港,深圳港,紐約港,東京港,香港。如果中國還是閉關鎖國的時期,那麼最發達的城市絕對是江河港口,比如重慶,但現在卻是世界經濟時代。未來是海港城市的未來。



自住投資惠州東莞深圳可以私信我。


小二樓視


首先正面回答這個問題:江浙炒房團是去了重慶的,但是收效甚微;至於去沒有去西安,肯定也去了,但是成都和重慶作為西部地區的兩個龍頭城市,肯定是被炒房團重點鎖定的兩個城市。

然而為什麼成都這兩年房價被炒起來了,但重慶卻成了炒房團鎩羽而歸的地方呢:

1,重慶不像成都那樣,城市發展攤大餅,重慶由於是山城,又有長江嘉陵江等大江大河流經,所以很多區縣都是分散開的,這也註定了重慶的樓盤不會集中在某個片區,樓盤分佈比較均衡。

2,成都對四川周邊乃至外省的人有很強的吸引力,炒房團一來炒房,很多外地人害怕房價繼續上漲,於是跟風買進。兩年以來成都的房價就是這樣被炒起來的。但是重慶不一樣,重慶雖然作為長江上游中心城市,也會對周邊產生很強的虹吸效應,但感覺外省人來重慶定居的數量其實並沒有成都那麼多。

3,重慶的宏觀調控這一塊,一向做的比成都要好很多,成都的樓市控制感覺更多的是依賴於市場經濟自由發揮,調控有限。但重慶為了保障民生,尤其降低本地人生存壓力,對於房價這塊一直控制得比較好。

4,很多大城市經濟發展GDP其實都依靠樓市,重慶不一樣,是一座工業城市,最近又引進了很多高新技術產業,為了可持續發展一直都極力控制樓市,以免破壞重慶可持續潛力發展的模式,對於炒房行為自然嚴加控制。

在全國二線強城市樓市上漲的風潮中,重慶算是比較溫和的,不愧為良心城市,希望繼續保持。


嬌羞帝老師


對於炒房者來說,沒有不想去的地方。關鍵在兩條,一是有無利益可圖,一是由於空子可鑽。

對重慶來說,按照房價水平,是有利可圖的,炒房團也是蜂擁而上的,我身邊有些人,就曾公開號召去重慶炒房。一方面,多數人看到調控這麼嚴,沒有聽從炒房者的狂喊,所以,炒房者沒有能夠喊到多少人跟他們一起去炒房,他們因此也沒有達到組團的目的,而兩頭拿錢,只是自己去炒了一下;另一方面,重慶在市場監管方面,力度很大,控制力也很強,炒房者去了以後,房子是買了,但幾年下來,上漲幅度有限,沒有想象的那麼利益空間大,所以,炒房難言成功(就他們的預期來說,相差很大)。但是,說他們鎩羽而歸,也不完全,錢還是賺了一點的。

所以,對炒房團來說,重慶市有利可圖的,只是,重慶的監管和調控超出了其他地方很多,所以,炒房團沒有空子可鑽,目的沒有達到。相反,其他地方,在調控方面,明調暗不調的現象比較嚴重,也就給炒房團太多的空間了,從而出現了房價大幅上漲的現象。

炒房團能不能炒房,炒房後能不能獲利,關鍵還是要看地方對待炒房的態度。就像近日西安、杭州等地緊急出臺暫停企事業單位購買住房一樣,炒房者真的是無孔不入,必須時時警惕,刻刻不能放鬆。讓炒房者如過街老鼠,才有可能遏制好炒房,讓房子迴歸居住屬性。


譚浩俊


許多人都在討論江浙炒房團去重慶和西安問題,沒有正面回答安居置業問題。

重慶是霧都,樓間距很小。重慶人吃辣,有辣才成席。這2點,給江浙人的概念是旅遊是個好地方,但不能長居,住不習慣吃不習慣。

西安處在黃土高坡,天空中灰濛濛的,有別於重慶的霧。吃的是麵食,麵食很豐富。但是海鮮很貴,貴得可怕。居與吃也不習慣。

江浙地區有江海河湖、山珍海味,食材豐富。環境優美,有許多宜居城市,江浙地區家庭觀念強,大家住在不遠的城市、鄉鎮其樂融融。

江蘇考生許多都選滬寧線上的院校,完成學業在滬寧線的城市就業,好像外地都吃麵條,滬寧線上才有好飯碗。


顧小兵1


各種原因,比如炒房團,比如棚改,重慶房價經過2017年至今,主城區房價(不討論縣)已然翻倍,目前主流房價15000至20000。已經不便宜了。

重慶的特點,山城,兩江交匯,所以自然的把重慶切割成幾大塊,所以重慶的房地產不是以某個中心擴散開來的,而是沒有中心的,各個區幾乎都有自己的商業中心,再加上重慶的供應量很大。

所以炒房風險還是很大,目前來看,重慶應是至少把未來3年的房價,用一年的時間漲完了,入手後即很難出手。

當然啦,為了抵制炒房,請不要選擇二手,不要選擇串串房。


翻滾的石頭6


扯蛋,江浙遊資沒來西安,西安房價咋起來的,菸頭自帶炒房團到西安圍獵,結果16年前期率先進入的可能脫手了,17年跟進的被鎖死,長安一號打亂所有安排,現在西安房價要涼涼,進來的資金泥足深陷,估計會被咬死


user6031239116713


房價為什麼要跌了,讓悲催的80後來告訴你

房價走勢,大家都說看不明白,讓我來告訴你,必跌無疑!!

為什麼?我們不談國家政策,不談經濟,我們來談談悲催的80後。 80後的出身就是一個悲劇。80後的父輩50後,是我們國家最大一個年齡群體,理所當然的,80後也成為最大的年齡群體,大到什麼程度呢?國家開始重視和實施計劃生育理論了,要知道,計劃生育可不是79年才提出來的,是因為預計到生育高峰才開始實施的。79年計劃生育開始的這波人,實際也要算這裡提到的80後群體。 這意味著什麼知道嗎?這意味者這個80後買啥啥貴,賣啥啥賤。什麼事兒都趕不上趟,一路吃70後的灰,這個70後尤其指71-74年左右的人。基本上現在大家的領導,馬化騰等互聯網巨頭,就都是這個年代的人。

有個段子說的好,他們(70後)是有兄弟姐妹的,他們上學是免費的,他們的工作是分配的,他們的愛情是純潔的,他們的房子是免費的,他們下海是熱乎的,他們泡妞是有錢的,機會來了他們是有實力的。

看到這裡,如果你是一個80後,一定很扎心吧?但是光扎心沒有意義,我們要看到本質,解決問題!這些看似偶然的巧合,其實都是社會資源面對人口波動無法適應的表現。我們出生在80後,就如同我們出身在中國。如果說出生在中國是選擇了人生的hard模式,那麼中國的80後,就是地獄模式。 還是回到房價這個問題吧。現在80後最大的已經年近40,該買房的,基本都買了,接下來的年齡群體,數量大幅下降,下降到什麼程度?政府開放二胎了,用工開始漲價了,哈哈,大家以為是國家思維變了,經濟發展了?其實是人口波峰過去了……

說到這裡,大家都明白了吧,接下來的90後群體數量大大減少,還按照以前的套路進行商品和社會資源供給,必然供大於求啊,最大的冤大頭不買了,房子能不跌?就算80後有改善需求,但畢竟不是剛需,改善性的需求是價格彈性的,貴了就沒人買。當然,這種價格下跌不涉及一線城市的核心地段。

20180214追加

房地產是稀缺資源嗎?全國人民需要住多大地方?

我給大家計算一下 一直以來,大家都覺得房地產是稀缺資源,不可再生,所以將財產的增值保值寄託於此。 我也沒法下結論,就是想算算賬,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

一、住下全國人民需要多大地方?

現在我國全國大約不到15億人,我們就算15億。居住標準呢,每人30平,一個家庭3人,就算3人100平,15/3x100=500,那就是需要500億平,看著挺多吧?真嚇人。 好,我們再來計算,一平方公里是多少平米呢?1000x1000=100萬,居然有100萬平?然後還不止呢,畢竟現在動不動就是幾十層的高樓啊,一般高層容積率為5,那就可以建500萬平房子! 那麼我們再來計算,滿足全國人民居住需要多少平方公里土地呢?500億/500萬=1萬。需要1萬平方公里,聽上去不少哦。一萬平方公里有多大呢?邊長為100公里的一個正方形,就是一萬平方公里!如果大家對此還沒有認識的話,我放一張瀋陽的地圖給大家看看。



藍色半透明色塊就是一萬平方公里!原來一個瀋陽市區加周邊就解決了啊?咦?這個G91國道怎麼回事?難道是瀋陽的10環?瀋陽已經準備好迎接全國人民來住了? 當然,並不是居住就能解決問題,城市人口還需要有醫療,學校,各種服務業配套,咱們多算點兒,兩個瀋陽夠不夠? 咱們全國有334個地級市,370個縣級市,地方夠不夠大,土地稀不稀缺?

二、為什麼現實反差這麼大?

看上去感覺地方夠用啊,為什麼房價那麼高呢?必有古怪啊:)拋開炒作的那部分高價,我們來分析一下到底什麼是稀缺的。

首先是收入,我們要生活不只是有房子就行了,還得有收入,有了錢才能買房。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房價增長和城市經濟增長是正相關的,尤其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進入了這個城市,就享受了這個城市的產業資源,所以必然是稀缺資源。大家可能對什麼是產業資源不太瞭解。我簡單地解釋下,比如你找風投,你不去北京,你在各個二線城市找,你就是在浪費時間。又比如你搞電子產品,不去深圳你怎麼搞?上下游配套都在深圳,在深圳可以上午去配件市場買零件,中午回家組裝,下午拿到電子批發市場銷售,晚上把故障設備返給零件廠。在別的城市你行嗎?快遞業這麼發達的今天,兜這一圈你也得一個月。這就是行業資源。那麼如果行業發展的好,這裡的人收入都高,還都得住這個城市,房價自然推高。這個作用範圍是城市級別的,只要在這個城市,就能夠享受到這些資源的好處。

其次是教育和商業,學區,影響孩子前途,這個不用說了吧?商業,周邊生活配套多不多,全不全,關係到生活的舒適度和便利程度。這個大家容易理解。那麼這個資源的輻射範圍就不是城市級的了,是區域級的。這個就會影響到區域性的房價。

最後,有一些影響的因素,但是相對不那麼決定性的,可以改變的,例如風景,地產商品牌,房子建築質量等,這些在剛需面前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所以,真正稀缺的資源,不是房子和地,是產業、教育、商業資源。

三、該怎麼辦?

本來發現房地產不是稀缺資源,挺高興,仔細一分析,是不是又要絕望了呢? 其實上述問題從政府出手,都是能解決的。但我們只是老百姓,我們只能研究現狀下我們怎麼辦。首先我們要分清自己的基本需求,是自住剛需?還是投資需求?

先來看自住剛需。自住剛需現在來看是利好的,因為城市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少(關於人口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非一線城市的非核心區域,價格必然越來越低。自主剛需主要考慮上述的核心資源,行業、教育、商業,其他方面不要太多要求,而且上述這幾個方面也不可能要求都滿足,都滿足的價格也不會太低。在資金不充裕的時候,將目光聚焦在核心資源上,堅決拒絕其他偽需求的誘惑。這樣可以在房地產出現利空時少吃點兒虧,利好時也可以跟著增值。

再看投資需求,凡是不具備足上述3個核心資源的,投資價值就不大,具體來說,2線及以下城市的非核心區域,都不建議投資。除非是有明確的發展預期。城市化和大城市的虹吸現象會讓小城市價值越來越低。三四線城市連核心區域投資都應該慎重。

整體來說,除了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核心區域,這些投資板塊,我是看衰房純自主區域的地產價格的,其他地方的高房價就是泡沫。大家如果覺得空空說的有道理,歡迎大家轉發哦~~也希望大家在評論區和空空討論:)


星空網絡


如果在多年以前,提這個問題,或許能體現小編的水平。商人看重點是利益,做的是資訊,不是潮流。你知道福建莆田系在重慶有多少投資,看看重慶的永輝,看看重慶的樂棒棒,重慶的安琪兒醫院。動不動就砸十幾億或者幾十億進去。人家都已經華麗轉身了。。。你還在


魔鏡的音符


我們先來看一下重在和西安兩個城市,前幾年,這兩個城市的房價一直不高,很多外地來的人都覺的這兩個城市的人民很幸福,起碼在住房上面不需要花太多的成本,2016年的時候,這兩個西部重頭城市房價都沒有破萬,大部分只是8000左右的價格,這相對於一些二線城市近兩萬的價格來說溫和太多了,當然,人民對於當時的執政人員也是非常感激的,那麼至於為什麼這兩個城市房價前期不高,各有特點和因素,這裡不多說

江淅一帶的商人投機是出了名的,怎麼可能放過這兩個所謂的價值窪地,2012年的時候就有很多的江淅投資客到這些地方來買房了,但那時候一般都是大資金,就是一買幾十套這種起步,當然也有一些散客來,所以前期他們已經有過一次佈局了在這些區域,最多的時候應該是2016年底,當時出現了大量的外地客戶,特別是重慶,整個重慶的房價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政府馬上出臺了針對外地客戶房產稅的政策,這樣外地客戶才有所減少,可見江淅這些投資客的眼光還是很超前的,但2017年後半年開始,這些客戶便很少了,也許是大部分已經完成了在這兩個城市的投資佈局,也許是當地限購等相關政策的影響,所以現目前來看,在這兩個城市買房的客戶大部分還是本地人為主

希望小編的這些經歷對題主的問題有所幫助


大頭看房


所謂炒房,跟剛需不一樣,他們買到手是為了儘快出手,利益最大化。所以,他們在買房時會有選擇性。他們會看這個城市未來發展,可居住性,成長空間越大,利潤就更豐富。所以,他們首先選擇北京,上海,深圳為代表的城市,當這些城市利潤空間小了,又會轉戰到第二梯隊,比如杭州,南京,成都,海口,廈門等地。我們看到,這些城市都是最適宜居住,工作,旅遊,生活的地方,未來發展空間也大,這個城市發展越好,房價漲幅自然大,漲幅越大,利潤就大,風險自然也小。

現在房價說是炒房團抬高的,我個人不是很贊同,一個城市發展了,房價自然會上漲,如果房企不看好這個城市,他們也不敢高價拿地,他們高價拿地自然會高價賣出,當一個城市房價火熱的時候,說明這個城市有他火熱的原因,只是一般人不知道而已。舉個簡單的例子,鄉鎮的房子很便宜,為什麼沒有人去買呢?資本都是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哪裡有利益資金就會去哪裡,這是自然規律。

當重慶,西安快速發展的時候,房價自然也會上去。這個只是時間問題。

房價的漲幅,其實跟炒房沒有任何關係,打個比方,你手上有了餘錢,存銀行會貶值,投資股市又會虧本,做實業大環境又不好,投資進去虧本出來,你當然不願意去投資這些,風險大又辛苦,結果反而血本無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會選擇一個既安全,又可以保值的投資理財產品,投資什麼呢?好的項目,有利潤的你進不去,因為缺少人力資源。百姓只有一個地方可去,那就是房地產。

所以,當一個城市在不斷髮展,不斷壯大,不斷提升的時候,有遠見的人最先感受到商機,他們最先行動,當你還在想著房價什麼時候下跌時,他們已經出手,後知的人會跟上,這樣就會推動這個城市的房價不斷上漲,等一般人反應過來時,房價已經很高了,你本來可以首付一套,但你相信房價會跌,所以你等,結果等來的是房價不斷上漲,等來的是你再也買不起房。

所以,當別人買了房,自己卻無房可住,這時你首先就要找自己的原因了,為什麼別人有,你沒有,別人的父母可以幫他出首付,你的父母不能,別人沒有錢借錢也買了房,為什麼你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