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8月实现营收“十连涨“,罗智先“减法经营学”持续发力

昨日,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统一)公布了今年8月的业绩。

报告期内,统一实现合并营收399.46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89.22亿元),同比增长5.28%,创历年来同期新高。累计2018年前8个月合并营收2927.2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653.79亿元),同比增长8.72%,同创历年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统一的单月营业收入已连续十个月出现同比上涨。

统一在公告中指出,报告期内业绩增长,主要受惠于第三季度食品旺季,统一旗下饮品、零食、泡面等多品类的两岸食品出货量均出现不同幅度上涨。此外,统一旗下统一中控、统一超商以及台湾地区星巴克业绩皆表现不俗。

受此消息影响,统一股价昨天收盘于7.73元(人民币,下同),涨0.23元,涨幅3.07%。

统一持股7成的统一中控业绩继续回暖,方便面及饮料成为增长主因。

业绩报告显示,统一中控上半年营收112.24亿元,同比增长6%;毛利率为33.5%,同比上涨1.7%。

其中,方便面营收41.5亿元,同比增长8%;高单价产品“汤达人”呈现双位数增长,带动方便面产品结构转型,利润率达到5.4%,再创新高。

此外,上半年饮料板块营收达到67.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奶茶品类同比增长13.3%,表现亮眼。上半年统一茶饮料营收33.94亿元,同比增长5.6%;统一冰红茶、统一绿茶销售回暖,也带动整体茶饮料营收增长。

有台湾媒体表示,无论是单月业绩“十连涨”,还是方便面和饮料业绩的双双回暖,都源自于统一董事长罗智先的“减法经营学”。

2007年6月,统一举行股东大会,改选董监事,时任执行副总经理的罗智先在台南帮大佬力挺下进入董事会,升任总经理,统一自此进入罗智先时代。

2008年,统一大刀阔斧砍掉2000多个品项,让业内大吃一惊。

“过去产业的管理是每月、每季会有新旧产品交替销售,慢慢替换。一次淘汰上千品项,空出来的业绩要是补不上,营收会随即出现下滑。”业内人士表示。

当时,统一产品的毛利率差异较大,从0.5%到50%都有。罗智先为此定出淘汰标准,淘汰低于毛利平均线的产品。

结果显示,统一毛利率从2008年的19%左右,2012年的27%左右,到如今已超过33%;10年来毛利率增长超过7成。

此外,罗智先也逐步剥离非本业的投资项目 ,使统一更聚焦于有核心竞争力的食品、流通与贸易3大事业。

习惯看数字说话的罗智先表示,“我把过去5年、10年的数字拉出来,如果走势一路向下,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整个市场趋势往下走,二是自己能力不足,不如自己回去练功。”

统一中控是近年统一集团布局的关键,为统一集团业绩作出了很大贡献。统一中控获利成长动能远优于营收动能,统一将其归功聚焦“高单价”以及“高毛利”的策略。

此外,统一中控旗下单价5元人民币以上产品占营收比重超过2成,可见统一“产品结构调整”战略已有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