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延禧攻略》最大程度地還原了清朝歷史裝扮?

提到於正的古裝劇,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紅粉藍高飽和度的畫風。

直到朋友圈最近被“魏瓔珞”這個名字刷了屏。大家發現原來《延禧攻略》除了反套路的宮鬥劇情外,最吸引人的還屬那些精緻、考究的服化道了。

就像於正自己所說,這是第一次嘗試把東方美學和清廷文化結合,尤其是劇裡的某些特效,為了呈現歷史麗人的質感,還採用了濾紙拍攝。

整體看下來,畫面的確不再是從前劇中的“於正謎之色彩”,而是莊重典雅的冷色調。

場景是不是有一種庭院深深、一入宮門深似海的厚重感?

人物的服飾也比較清雅秀麗

據說為了還原乾隆年間的皇室風貌,劇組去考察了大量歷史資料和博物館。

為了再呈現清宮美學,由曾在故宮擔任文物修復工作的繡娘來縫製道具服裝。

那麼自信滿滿的於正說這部戲“最大程度地還原清宮裝扮”,他到底做到了嗎?

P姐蒐集各種資料和讀書的相關考據,帶大家來驗證一下。

絳唇妝

剛開場10分鐘的殿選戲大家就發現,各位妃嬪的口紅竟只化了下半唇,這不是太奇怪了嗎?

其實下半唇的化唇樣式,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呢。

在《乾隆帝妃古裝像》裡,帝妃們就非常明顯地只點了下半唇妝,叫做絳唇妝。

但是,讓大家辣眼睛的高貴妃和俞貴人的日常“咬唇妝”卻是從不存在於清朝的。

清朝最流行的唇妝應該是將上唇塗滿,下唇一點櫻桃的畫法。因為櫻桃小嘴歷來是古代女子追求的目標啊。

另外,關於妃嬪們的眉毛,終於一改清宮戲以往讓人出戏的韓式大粗眉型。

妃嬪都是清秀、高挑的眉毛。

看看“令妃”魏瓔珞的整體妝容,不禁令人感嘆的確像極了令妃當年的畫像。

雲肩

以往清宮戲裡沒見過的配飾在此劇裡戲份倒是不少。

比如雲肩的出現。

劇組也許是看到了道光年間的《孝全成皇后與幼子像》受到的啟發吧。

畫中孝全成皇后身穿花色繁複的襯衣,雲肩作為一件配飾,壓在領口肩膀的位置。

但云肩其實是漢裝的元素,只在清代的婚慶禮服中比較流行,宮中的藏品也所見不多。

所以在劇中大肆發揮裝飾效果的雲肩,並不是清代妃嬪服飾的“標配”。

一耳帶三鉗

古書中記載了清朝滿族女子“一耳三鉗”的舊俗。耳環、耳墜多用金、玉、珠、寶石、翠等珍貴材料製作。

戲裡上至皇后,下至宮女都做到了“一耳戴三鉗”。

皇后的東珠是一等,皇貴妃、貴妃用二等,妃用三等,嬪只能用四等。

如此看來,戲裡的耳墜基本符合清朝規制,只是款式設計上就比較自由發揮了。

金環鑲東珠耳飾 清 故宮博物院

頭飾

乾隆年間,妃嬪往往用全真髮梳成“兩分兩把頭”,而不是用假的發架,使用最多的裝飾是絨花、髮簪和點翠。

尤其在富察皇后推行節儉風潮後,絨花頭飾在當時盛行。

絨花頭飾 清 故宮博物院

慈禧太后佩戴絨花頭飾

而像《還珠格格》裡的大拉翅頭飾,還有這部劇裡一部分嬪妃的小拉翅,其實是晚清快到慈禧時期才有的,和乾隆年間的頭飾並不相符。

乾隆年間真正的髮髻,是這樣簡單的

魏瓔珞這款我們以為很不“清宮”的辮子法盤發,其實才是乾隆年間真正合理存在的髮型。

除了“兩把頭”和辮子盤發,還有從包頭盤演變而來的鈿子,更契合乾隆時期。

但傅恆大婚這幕,他妻子佩戴的超豪華的鈿子,以當時來講未免“太超前”了些。

另外還有於正在微博曬過的點翠頭飾。

它和故宮的一些藏品樣式相似度算很高了吧。

點翠嵌珠寶五鳳鈿 清 故宮博物院藏品

出於環保,戲裡不像藏品一樣,用的不是真正的翠鳥羽毛。

服飾

當看到劇中宮女繡彩霞的一幕時,我們才發現原來一個精緻的刺繡圖案,立馬能讓件普通衣服變得有內涵又高貴。

清朝正是刺繡發展的鼎盛時期。

滿漢文化,通過刺繡藝術曾有過巧妙地融合。

宮廷生活珍品展 清 刺繡展品

除劇中性格張揚的高貴妃穿的是大紅大綠的鮮豔服飾外,皇后和其餘嬪妃的服裝都以淺色、暗色係為主。

因為清代審美追求的是自然美。

這種特點正體現在服飾的色彩、樣式和刺繡紋樣上,當時在裝扮上很注重和大自然的和諧。

其他配飾

壓襟

壓襟在清代沒有等級的規定,又是掛在胸前最顯眼的位置,所以款式花樣自然有看頭。

它的壓重能讓衣服保持平順,體現出妃子的儀態美。

尤其是行走時發出的悅耳聲響,真叫人心生愉悅啊。

手串

清代嬪妃們流行掛的手串,也叫十八子。

劇裡富察皇后的這條碧璽手串,就是復刻了故宮的館藏,真美。

碧璽十八子 清 故宮館藏物

採帨

這一幕,每個嬪妃的褂子上都掛了一條長長的帕子。

它叫採帨。

團面扇

團面扇應該同樣是直接復刻了故宮博物院的館藏。

皇后這把扇子像極了那把“米色紗貼絹桃樹仙鶴圖烏木雕花柄團扇”。

木雕花柄團扇 清 故宮博物館藏

還有高貴妃這把“緙絲海屋添籌圖團面扇”,就被還原得更相像啦。

緙絲海屋添籌圖團面扇 清 故宮博物館藏

這些代表清宮美學的物件和文化不僅滿足了劇情製作需要,也填補了我們對於清朝文化習俗的好奇心。

總的來講,劇中的佈景、服化道的確精美,足夠抓人眼球。一些不符合史實的裝飾也許是設置劇情的需要。

大家對先苦後甜的“套路”宮鬥戲司空見慣。不過《延禧攻略》從第一集開始就步步為“贏”的劇集發展,反而讓我們看得更揚眉吐氣。隨著後面高潮迭起的劇情,劇裡唯美的中國風也將再次將傳統中國的含蓄之美推上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