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流量走紅,這部綜藝莫不是瘋了嗎?

我剛開始看中國首檔親情觀察成長勵志節目《我家那小子》

的時候,和成龍大哥代言洗髮水之前一樣,是拒絕的!

可是當我在四位被觀察者身上看到“反差”的時候,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其實誰來都一樣,這部綜藝意在“用真實細節詮釋好好生活”。

節目每期邀請明星媽媽們(或其他親戚長輩)在棚內觀察明星獨居生活的真實模樣,瞭解其生活的另一面。

由寧靜、大張偉擔任情感觀察員,李維嘉、欣然擔任主持人,陳學冬、錢楓、朱雨辰、武藝和徐海喬等人擔任“被觀察者”。

“貨不對版的精緻”

《我家那小子》用血淋淋的教訓告訴你,什麼叫做現實很美滿,理想很骨感

作為大芒果主持人的錢楓,節目組給它的標籤是精緻、潮男。

看完他家滿牆的鞋子和滿屋的娃娃之後,你會明白節目組為什麼給他貼上這樣的標籤。

錢楓是一個出差錄製兩檔節目,都要換兩雙鞋子的人。

如果觀眾不認真觀察,是不會發現他在“腳”上花的心思,但錢楓本人對於換鞋一事卻是非常的執著與認真。

可是錢楓卻是一個只在乎自己在乎東西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

對於喜歡鞋子,所以他可以在客廳專門騰出空間,整齊的擺放它們。

對於服裝,他展示的卻是另外一種態度:堆積如山也不收拾。

錢楓不僅把自己的房間變成了倉庫,還把自己的身體變成了“倉庫”。

對於美食,錢楓重來都不會虧待自己。

每次工作結束後,人緣不錯的他都會約朋友出去海吃海喝一頓。

煮泡麵的時候,他會在裡邊“加料”:滷蛋+排骨。

從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他對美食的追求和執著。

錢楓的飯後操作,又讓我們看到“自我安慰”的壞毛病。

可能是出於對自我身材和身體的愧疚感,錢楓飯後會吃上兩顆酵素,假裝自己沒有吃過這餐飯。

人的內心和大腦可以欺騙自己,可是人的身體不會哇。

錢楓身上有著大多數人的通病,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明明知道自己不該吃宵夜,不該吃過期的泡麵,可是他卻沒有控制好。

最近我在看《邪不壓正》的一些幕後花絮,姜文就曾誇過彭于晏的自律:“擁有這樣的身材是因為,他有超強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這裡拿彭于晏和錢楓作比較似乎有點殘忍,我只是剛好想起一個“勵志”的故事罷了。

錢楓身上最正能量的事情,莫過於他是一個可以把生活和工作分開來的人。

反觀另外一個觀察者——朱雨辰的媽媽,她是無法把自己的生活和子女的生活分開。

把孩子照顧好,是她一生的使命,可她的這種觀念和行為對自己孩子的婚姻生活是有壓力和負擔的。

“是誰把觀察節目變成婚戀節目”

看久了《我家那小子》,你會發現這檔節目變成了一種變相的婚戀節目:四個獨居青年的一生

在聚會的時候,錢楓會和兄弟大談交友理論,他說要找一個和兄弟一樣能夠聽他傾訴的女朋友。

在ktv唱歌的時候,會因為某句歌詞或者某首歌而感傷。

看一部電影的時候,會因為某個情節而落淚。

相比武藝和陳學冬,喜歡熱鬧的錢楓和朱雨辰在聚會結束後他們都顯示出了一份同款寂寞

朱雨辰也是喜歡和同學、朋友聚餐的人。

在他看來,如果有一天他沒飯吃了,你就會想起他在中戲的同班同學。

朱媽在剛來北京定居的時候,會給他帶上80只大閘蟹。

除此之外,朱媽還會幫他的冰箱準備好食物,會把排骨和肉片處理好,每天還會煮好雪梨汁和果汁。

朱雨辰的優勢在於他可以處理好自己的生活,算是4個被觀察者中,生活質量最高的一位。

起床之後,他會整理好床鋪。

在廚房的時候,他一個人可以準備一桌的飯菜。

有點強迫症和潔癖的他還特別注意衛生。

朱雨辰與朋友的聊天話題,多以吐槽行業現象為主。

他很能說,也很敢說,就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後面就突然消失了。

從《奮鬥》的華子開始,朱雨辰算是表面活得很風光的類型。

但是在真實的世界中,他需要一個人去面對生活中的孤獨。

聚餐結束後,一個人盯著門口看了很久,一個人抱著小狗躺在以上,一個人獨自的憂傷和哭泣。

獨居,真的會如此孤獨嗎?

突然然我想起了喜歡獨來獨往的馬天宇,他在上《拜託吧冰箱》的時候就曾表達自己是一個獨處獨居的人,他甚至希望自己的工作人員也是單身的狀況。

其實,獨居獨處甚至單身都不可怕吧,可怕的是沒有精神寄託,找不到空虛填充的方式。

節目放大了孤獨,也放大了負面的東西,但未必給我們看到了完整的世界。

其實像陳學冬,他雖然很忙,但他是有在思考的,有在懷念,有在奮鬥的。

“觀察綜藝就是生活的放大鏡”

我在思考,《我家那小子》為什麼請的都是非流量小生呢?

這部綜藝不靠流量小生,靠的是你最好奇的——明星私生活。

武藝是一個一日三餐都在床上吃外賣的小朋友。

除了愛音樂會和愛弟弟,武藝一無所知。

身邊的朋友,都是一些泡麵朋友。

拿方便麵和一個菜當主食.......

拿飲料和牛奶當做湯......

當生活被真實記錄下來和放大之後,他們都開始想改變自己的人生。

武藝想戒掉自己在床上吃午飯的壞毛病。

因為這檔節目,錢楓開始健身了。

陳學冬為了擴充自己的戲路,開始學習開直升飛機。

正如陳學冬所說,他們通過這檔綜藝,觀察到了自己,察覺到自己還活著

如果不是被鏡頭記錄了這些時間、事件,也許被觀察者永遠不會發現自己正在活著,不會發現自己活得有多好或者有多糟糕。

除了被觀察者的變化,觀察者也逐漸在裡面得到了反省和反思。

朱媽開始懷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有錯誤,所以造成了朱雨辰的姐姐害怕結婚,而朱雨辰總是在媽媽的心意對象和自己的心儀對象之間煎熬。

觀察綜藝有時候就是生活的哈哈鏡,你可以通過這些鏡像,發現自己有多“搞笑”。

現實中的你和鏡頭前的你,也許都是真實的你,但同時也會是不一樣的你。

其實這篇文章是2個月前寫的,現在看起來,還很喜歡,於是我就決定讓它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