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劉宏偉: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都要練

書法家劉宏偉:篆隸楷行草,五體皆能,是一個書家成長的必修課

文│李東昇

一個人,寫五種書體,能寫好嗎?

篆、隸、楷、行、草。

五種字體,五種風格。

一個人寫,會不會個人痕跡明顯,太過形似,同質而風格難異?

回答這兩個問題,著名書法家劉宏偉最合適。

他五體兼修,每種字體,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創新。

其實,也不用劉宏偉回答,把他寫的五體書法作品放在一起欣賞,就有答案。

看過之後,再聽釋解,更會有深刻的領會。

讀中國書法史,五種字體,五種歷史。

每種字體,都有自己的故事。

從宏偉的五體書法,又能發見一個書家的成長史。

30年前,宏偉跟我在一個部隊當兵。

我們同年入伍,同年調入機關。宏偉寫書法,我寫新聞。

兩人形影不離。三觀趨近。互為鏡子。攜手並進。

30年後的今天,宏偉還在寫書法。我也偶爾寫文章。

不同的是,宏偉是著名的書法家。

8歲學書,他寫書法40年有餘。

作為戰友,我見證了一個書家的成長。

我國文字歷史悠久。

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歷史需求,形成了不同的審美。

也形成了不同的書體。

一個書家,練習不同的字體,其實就是了解不同的歷史。

瞭解不同的文化與審美。

所以,對一個書家來說,五體同修,不是能不能,而是必修課。

劉宏偉如是說。我深以為然。

一個書法家,之所以成為書法家,他師古,師法,傳承與創新,

其實他最終,寫的是自己體。

雖然有傳承,但沒有自身特點,他就不能成為書家。

這是我的看法。

劉宏偉的書法作品,我喜歡他的隸書。

為此他下過很深功夫。

30年前,他主修隸書,今天還在寫。

最喜隸書之筆意,一點一畫,都能體現其自然樸實的精氣神。

劉宏偉創新隸變,用一釐米字徑,書寫佛經20年。

書法是我一生的修行,專注一心,沒有妄念和煩惱。

向佛學習、向覺者學習。開智慧、覺悟生命。

劉宏偉覺得,寫佛典書法,使他脫胎換骨。

而我,其實,更喜歡他的瘦金體。

我喜歡這種字體美。

更喜歡宏偉賦予其中的時代美。

你認為呢?

你更喜歡他的那種字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