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农资才能做好农资——两个农资经销商的故事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很凑巧,这句话用在今天的农资行业倒也恰如其分,做诗与做农资居然同理,奇怪吗?一点都不!

农资行业现在有一个几乎烂大街的词汇:转型。很不幸,美好的日子过去了,今天的经销商都赶上了这么一个纠结的时代:转,找死;不转,等死!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变是恒常的,我们必须直面这个现实。

认识两位经销商,一男一女,姑且称之A和B吧,一个在山东梁山,主推大田作物;一个在河南确山,面向经济作物,都算不得当地最大的经销商,但都做的风生水起。最重要的是,他们会给你一种强烈的感觉:做农资是充满快乐的,做农业是活力无限的。

A做农资就像一句广告词所说的一样:不看价格看疗效。他选择的都是杜邦、巴斯夫和国内的大品牌,价格一个比一个贵,而且还是用在大田作物上,可奇怪的是农民们还都很买账。A懂技术,知道该怎样施肥打药,知道怎样制定配方,知道怎样将产品组合,然后还给自己组合出来的产品套餐起了一个一听就过耳不忘的名字:傻不理。

从对比示范开始,A花了两年时间,耗资50万元,覆盖了当地4000亩土地,今年按照他的估计,很快就要突破万亩。A说他的经验就是做农资不要纠缠于利润和价格高低,最核心的是能不能帮助农民增产,做到这一点既简单也不简单,取决于你把自己当做一个商人,还是真的能像种植者一样思考。

B做种子和肥料,看起来她不像个经销商。一年到头,她忙着北上南下,但多数时候不是去参加农资展会,也不去听农资厂家的忽悠,而是到各个城市钻农贸市场,看看哪些农产品畅销,打听哪些品种市场上更紧俏,然后回来安排农户种植。她投资做家庭农场,举办西瓜节,还准备建厂做花生深加工。。。。。。就这样,当别人忙着又是请客送礼又是促销降价的时候,她的种子和肥料却悄无声息地被农民买回了家。

忘掉生意,生意就来了;忘掉农资,农资就卖掉了。悟到这一层,或许你离转型成功也就不远了!

更多农业热点新闻,更实用的农业技术,更色彩的农人生活趣事尽在”农医生日报”微信公众号(微信号:newsonline1)

【农医生】APP

最快、最好用、最科学的病虫草害诊断APP!一张图片+一段描述=病虫草害解决了。是业务员的农技神器!推广员的服务神器!农资老板的随身顾问!(请到各大应用市场或手机助手下载“农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