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末梢成区域交通大动脉

齐鲁网济南10月20日讯(东营台 孙玉东 乔宗亮 刘明阳 马金泉 王明) 一座因油而建的城市孕育着一个因油而兴的港口。借助蓝黄国家战略的实施,东营大手笔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昔日的交通末梢正发展成为区域交通大动脉。

走进东营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两个5万吨的庞然大物。如今东营港每天都有这样的万吨级巨轮进出,已成为渤海地区最大的液体化工集散地。

中海油山东炼化公司码头主管张维光告诉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记者,2013之前,东营港到内地炼原油供应全部是通过天津、龙口、青岛等地方转运,成本高,而且安全风险极大,5万吨开港之后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在保证安全高效的同时,每年每地炼节约物流成本3亿元。

10大业主码头全部通航,停航16年的东旅航线重新复航,东营到东北不再需要绕道而行,只要7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带动了渤海海峡两岸间的交融互通。

济东高速公路全长163公里,建成后将在济南、东营两地间形成一个最短的直线距离。与此同时,总投资105亿元的沿海高等级公路也在紧张的推进。作为煤运北通道与胶济线的联络线的黄大铁路正在进行黄河大桥主桥基础施工。全长256公里的德大铁路已经全线合龙,预计年底全线通车。而即将开工建设的疏港铁路又将黄大、德大两条钢铁长翼与东营港联通。

“现在通过德大、黄大、东营疏港铁路的建设,将东营市的交通融入到全国的交通框架当中,将极大改善当地的交通区位优势,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为大进大出地企业落地创造了良好地条件。”利津县发改局副局长陈华国表示。(视频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 原标题:东营:立体大交通 托起腾飞梦)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