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不装的节目,又活了

2017年9月12号。

《锵锵三人行》更新了一条后会有期的微博。

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中国最不装的节目,没了。

但还有一句话,人生何处不相逢!

2018年9月。

时隔一年,还是那个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情色小主播”,还是几个熟悉的面孔。

这档陪伴了很多老粉丝十几年的节目又回来了。

《锵锵行天下》

不再是原来几个人坐在演播室里,一张桌子,三杯茶,国家大事、社会热点,无话不谈。

三人行成为了现实,窦文涛和周轶君、许子东这一次果真的来到了异国他乡。

在作品里寻找文化,在旅行中碰撞思想。

先来看看他们行程的路线图。

许子东之前在节目中说过:“其他脱口秀都是说给观众听,我们是聊给自己听。”

这是原来节目的缺点,有人不喜欢,同时却也是很多追随节目的观众眼中的优点。

从土耳其到希腊,光是读着地图上认识或不认识的城市名字,你就能感觉出来,还是《锵锵行天下》原来的味道。

其他旅行节目是去观众想去的地方,他们只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考虑到节目拍摄应该是在国外一次性完成,嘉宾的组合应该固定下来,做不到每一集不同的人。

(据说后面还会让吴军老师给一群文科生讲解“数学之美”)

没了道长、马家辉、马爷以及其他性格各异的嘉宾,乐趣倒是少了几分。

第一站:伊斯坦布尔

为什么选择这个城市作为节目的第一站?

因为它够特殊,也够重要。

土耳其与8个国家接壤,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互相交汇,而伊斯坦布尔作为世界上唯一的一座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无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这里都影响着世界。

拿破仑曾经就说:“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它的首都一定是伊斯坦布尔。”

佩拉宫酒店外景

来到伊斯坦布尔的众人首先来到了当地最豪华的酒店佩拉宫酒店

自1893年建立以来,这座酒店一直都是当地的中心。一百多年来,无数鼎鼎大名的名流贵族和文人雅士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足迹,酒店很多房间还专门改造成名人的迷你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其中最有名的某过于大家比较熟悉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国内粉丝习惯叫她阿婆。

阿婆就是在这儿的411房间完成了《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初稿,而发生谋杀案的那列火车的终点站便是伊斯坦布尔。

阿婆住过的411房间

从窦文涛带着两人走进酒店的那一刻开始,这个节目的不同就开始展现出来。

之前是几个人坐在桌边聊,有明确的主题,虽然常常扯远了总还有个人生生地拽回来。

这一次是一边旅行一边聊,走走停停,无论是对嘉宾还是观众,前面可能都是未知的世界。

看到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聊什么变成了常态。

隐秘的写信台、缓慢的电梯、拨号的老式电话、还有“one night love”的文涛英语时间。

可以说窦文涛"不要脸"的性格在这里更是如鱼得水。

到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411房间,他更是和周轶君拍起了“床戏”,聊起了间谍和爱情。

他称自己是来到佩拉宫酒店的河北老间谍。

你能看出来几个人在镜头前面没有原来那么放松和随意,多了身后的一台摄像机,每个人的注意力更分散了,表演的痕迹也更多了。

所以窦文涛变得更活跃了,实际上是嘉宾变得更拘谨了,他只能通过各种插科打诨和拉家常来让每个人尽可能的放松。

这种情况在节目的后半段缓和了很多,大家又像之前一样坐到了桌子旁表达自己的观点。

许子东还是一如既往的敏锐和观点独到,直指问题的本质。

作为曾经新华社驻加沙的记者,周轶君也展现出自己经历丰富的一面,各种信息、故事信手拈来。

至于窦文涛,一如既往地喜欢“装糊涂”

聊完了阿加莎的《东方快车谋杀案》,第二站来到了奥尔罕·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

200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奥尔罕·帕慕克在完成作品《纯真博物馆》后宣称他将在伊斯坦布尔建立一座真实的纯真博物馆,永远为那些在伊斯坦布尔找不到一个接吻之所的情侣们开放。

如今这座博物馆已正式建成并于2012年向公众开放了,只要凭借一本《纯真博物馆》盖个章就能免费参观。

相较之前《东方快车谋杀案》和阿婆的熟悉,这本《纯真博物馆》和帕慕克就变得就比较陌生了。

不过熟悉窦文涛的观众一定在之前的节目里多次听过他对帕慕克和他小说的喜爱。

更何况如果你真的想了解伊斯坦布尔,尤其是想通过文学作品的话,写出过《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的帕慕克绝对也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决定看似任性,却找准了钥匙。

《纯真博物馆》讲述了30岁的富家公子凯末尔和18岁的清纯少女芙颂奇幻的爱情故事。

为了追到芙颂,凯末尔放弃了富贵的生活,在多年的等待后,心爱的人却遭遇了车祸。

为了平复爱的痛苦,他悉心收集起心上人的一切。

整整七年十个月,顶针、笔、发卡、烟灰缸、耳坠、纸牌、钥匙、扇子、香水瓶、手帕、胸针等等,甚至还有4213个她吸过的烟头。

任何芙颂喜欢或用过的东西都被他收集起来,最后在小说里建造了一个纯真博物馆。

现在作者把它变成了现实。

看着你面前那铺满墙壁的烟头,每个烟头下面写着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吸烟的纸条,你会感慨于文学无穷的魅力。

追问这到底是怎样一个疯狂的男人,他到底爱的是这个女人还是这些物品?

轶君说如果是她面对这样一个男人,她会惊讶的说不出话来,或许这个男人爱的早已变成了自己的记忆,也就是爱情本身。

这时候就体现出三人行里有一个女性角色的重要性了,如果是三个大老爷们也许就没有这么细腻的看法了。

当然,也有观众不太喜欢新版的《锵锵行天下》,觉得它变了。

缺少了很多独到的观点,没有之前的针锋相对,只剩下了走马观花。

话题变浅了,废话变多了。

在第二集的结尾,三个人正好聊到怎么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文涛说他的父亲告诉他:“碰到不好看的节目,沉住气,待会就好看了。”

这个沉住气可以理解成忍耐,也可以看作是成长。

在今天这个讲究变化的世界,很多人喜欢原地踏步,一旦遇到新鲜的事物,和自己之前观念有冲突的内容就无条件否定,其实是一种急躁,沉不住气。

锵锵就在变,它也已经从一个专门的访谈节目变成了旅行聊天的综艺节目。

作为一个以文学知识为主的谈话节目,这档中国最不装的节目,又活了。

它既保持了《锵锵三人行》、《圆桌派》知识文化的内涵,也兼具了不错的大众娱乐价值。

话题聊的确实浅了,但也变广了,人生不止需要深度,也需要广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这个理。

锵锵三人行,广告之后见,这个广告虽然有点长,但终究还是回来了。

过去的十几年,他们一直在聊,我们一直在听;现在,他们在走,我们在看。

不也挺好吗?

文章来源:电影爬虫(ID:film5252)

「 关注剧角 」

搜索 剧角映画 或 magilm_forever

关于电影,你总想知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