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外曾力助华商崛起,退休时首富李嘉诚送他1米高的纯金大楼!

李嘉诚家族最近还有大动作,准备以98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的一家能源公司。说起李嘉诚的一生,有三个人物就不得不提到的,第一个是李嘉诚的舅舅庄静庵,是他启蒙了李嘉诚的商业嗅觉;第二个是世界船王包玉刚,他跟李嘉诚亦师亦友;第三个是汇丰的大班沈弼。

汇丰银行如今的市值已经达到了1.5万亿港币,年营收上千亿,是全球最大的银行之一。这一切的都是沈弼的功劳。沈弼是汇丰历史上最成功,最传奇的大班。大班也就是今天总经理的意思。

沈弼一生的成就,不仅带领汇丰走向了全球,还成为了香港华商崛起的关键人物,特别是协助包玉刚跟李嘉诚先后成为了华人首富。

沈弼出生于1927年,刚好比李嘉诚大了一岁。沈弼出生于英国的苏格兰,后来去印度、中东等地方服兵役。21岁的时候,沈弼来到香港,加入了汇丰。从此之后沈弼为汇丰工作了60年。沈弼在1977年,当上了汇丰的主席,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班。

在1977年之前,香港的经济都是由英国几大商行控制了,特别是怡和、会德丰,和记黄埔、太古等公司。沈弼是一个眼光独到的银行家,他打破了传统,果断支持华商的发展,并且带领汇丰走向全球,才有了今天的汇丰,也才有香港华商今天的成就。

沈弼跟霍英东、包玉刚、李嘉诚等华商俊杰关系非浅。包玉刚早年到香港发展,当时包玉刚准备进军航运业,但是手里资金不足。沈弼看中了包玉刚的经营策略,当时航运公司都利用短租来赚钱。这样虽然利润高,但是船的空载期也多。包玉刚打破传统,把船直接长租给客户。这样一来,利润虽然少了,但是长期来看,其实利益更大。

沈弼看中包玉刚的策略,于是大力支持包玉刚。包玉刚获得了汇丰的资金支持,大肆收购船只,不到20年的时间竟然成为了世界船王。包玉刚的成功,一半靠自己的努力,一半靠汇丰的支持。

70年代末,沈弼主政汇丰之后,更加大力支持华商。当时汇丰跟长江集团合建华人行大厦,李嘉诚也因此给沈弼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不久之后,李嘉诚出手收购九龙仓,怡和公司求助沈弼,沈弼从大局考虑,劝告李嘉诚收手。因为这个时候李嘉诚的实力跟怡和公司差距太大。随后李嘉诚找到包玉刚,两个人一起合谋,要同时吞并和记黄埔跟九龙仓。

包玉刚觊觎九龙仓已久,九龙仓的陆地物业可以助包玉刚进军房地产,而九龙仓的码头更是让包玉刚的航运事业如虎添翼。于是李嘉诚把自己手里的九龙仓股票转手给包玉刚,包玉刚则出面让汇丰把手里的和记黄埔股票转让给李嘉诚。

当时祈德尊家族由于债务累累,竟然把香港最大的公司和记黄埔抵押给了汇丰银行。沈弼一直想给和记黄埔找一个靠谱的控制人,因为他并不想只是简单套现获利。他希望长期持有和记黄埔的股票。

当包玉刚跟沈弼提到李嘉诚的时候,沈弼力排众议马上答应了。当时李嘉诚虽然还不是香港一流的富豪,但是沈弼对李嘉诚的能力非常认可。于是沈弼以7.1元的价格,转让了9000万股的和记黄埔普通股给李嘉诚的长江集团。这个价格只有当时市价的一半。李嘉诚一跃成为了和记黄埔执行董事,随后又出任了和记黄埔的总经理。沈弼获利了5.4亿,同时又给和黄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当家人。之后和黄在李嘉诚的带领下,股票翻了数十倍,而分红更是不计其数。汇丰作为和黄的另外一个大股东,也是获利不少。这也证明了沈弼的眼光。

在李嘉诚收购了和记黄埔之后,包玉刚跟怡和公司展开资本大战,沈弼从汇丰拿出20亿贷款资助包玉刚吞并了九龙仓。九龙仓如今成为了包玉刚家族最值钱的资产之一,九龙仓置业旗下在香港拥有六大物业,这六个物业每年可以给公司贡献超过150亿的租金。

在沈弼支持下,华商在80年代逐渐控制了香港的经济,英国洋行节节败退。1986年,沈弼退休回英国。临走之前,李嘉诚特意令高手匠人以汇丰大楼的造型铸了一个1米高的黄金大楼。这件金器可谓是价值不菲,当然相比起沈弼对于李嘉诚的恩情来说,那又不算什么了。

沈弼去年在英国去世,享年90岁。这个老外曾力助华商崛起,退休时首富李嘉诚送他1米高的纯金大楼,沈弼堪称是香港富豪背后的大佬。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每天北鲲都会更新财经资讯与大家分享,如果可以的话麻烦动动手指关注北鲲头条,私信北鲲会送上一元红包,金额不多只是表达北鲲的感谢,下篇文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