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体情缘 陆港速度 和奥体之花一起绽放的燃情岁月

10月9 日,

我们迎来了西安奥体中心的周岁生日

想想时间过得还真快!

从开工奠基,到拔地而起,

再到雏形初现,

西安奥体中心集中诠释了

什么叫做“陆港速度”

什么叫做“国企担当”!

奥体中心背后,

离不开用心血浇灌其成长的建设团队

作为西安奥体中心的代建方,在“集全集团之力,打赢西安会战”的号召下,华润置地快速组建了一支高标准、高水准的代建团队。这只团队160人,平均年龄不到31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7%,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30%,其中清华大学毕业就有5人,海归4人,党员比例超过40%。

他们当中既有高学历“学霸”,

也有投身西安建设的“新西安人”,

还有更多离家万里而来的建筑行业精英。

他们选择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踏上西行之路前来进行西部建设,并在这片土地不断释放自己的能量,无言地坚持、奉献着。

他们以开局即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在西安奥体中心的大会战中冲锋陷阵,斗志激昂,为确保项目如期完成尽全力拼搏。

今天,

感受他们与西安奥体中心的情缘。

宝刀未老的领军者

01

卞毓敏

华润置地西安奥体中心控股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2017年3月9日,55岁的卞毓敏踏上了投身大西安建设的征途,是第一批赴西安的经理人之一。项目初期千头万绪尤为艰难。卞毓敏作为招采成本部的分管领导,肩负西安奥体中心项目机电总负责的重担,多条线工作同时开展,事必躬亲,几个月“不眠不休”。

来到西安工作一年半时间,卞毓敏没有请一天假期陪家人,面对妻子的抱怨他充满愧疚,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来西安已经一年半了,最初也有过犹豫。毕竟在深圳生活多年,早已适应,和家人分开也很不舍。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义不容辞。再过几年,西安三中心项目将顺利竣工,我也该退休了。到时我就有时间好好陪陪家人,带他们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最牛司机班

02

陈雷

中共党员

军龄12年

建设团队里有一个“最牛司机班”,司机班共有四人,全部为退伍老兵,平均军龄超过12年,分别来自陆军和空军两大兵种,全部为中共党员。

陈雷每次提到他的司机班团队都非常骄傲,在平时工作中,“最牛司机班”以军人的标准衡量和要求自己,无条件服从上级指示,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

“三中心项目工期紧、难度大,大家都很辛苦。作为后勤保障部门,我们更不能有丝毫懈怠,要把部队里能吃苦、能战斗、令行禁止、严守纪律、忠诚可靠的作风投入到这场西安会战当中。兵马已动、粮草同行。虽已退伍多年,可战斗热情不会灭。”


把家安下的漂泊者

03

叶占星

西安奥体中心体育馆

项目经理

2017年4月,叶占星加入西安会战,主要负责奥体中心体育馆项目的建设。今年3月15日,原籍西宁的他把户口落在了西安,成为被“西引”的一份子。

体育馆将于2019年年中竣工,是奥体中心最先建成、最先对外开放的主场馆。对于最终呈现的结果,叶占星十分期待。

“来到西安的一年多时间里,成长和收获很多。我在西安落户,在西安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在西安遇到了和我携手一生的人,并于2018年5月2日结了婚。这一个接一个的惊喜让我备受鼓舞,感到万分幸福。同时我又深感责任重大,肩挑着一份‘三中心’建设的庄严使命。我将倾注我的全部精力和动力,投身到奥体中心建设中来!”

新时代西迁的海归学霸

04

康历

1990年生人

清华大学学士

哥伦比亚大学硕士

从美国纽约到古城西安,从头顶的名校光环到身边的钢筋混凝土,生活、工作环境差异很大,但康历没有疑虑和抱怨,一回国便投身到西安“三中心”的建设中,一待就是一年多。康历将西安“三中心”看作一项史诗般、梦幻般的项目。

“回国后加入西安奥体中心项目转眼已经一年了,我最深的体会就是荣幸、庆幸、高兴、尽兴。荣幸的是在工作初期就获得参与这么重要项目的机会;庆幸的是没有被项目的难度和强度压倒;高兴的是融入到一个团结互信的团队中;尽兴的是能在大型项目中学习历练。虽然这里没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只有烈日炎炎,阴雨绵绵的施工现场;没有安逸的工作,只有繁杂、众多的工作事务,但能够看着工程建筑从无到有,从图纸变成如今雄伟壮观的建筑实体,让我和所有参与建设者感到莫大的欣慰。”

参与奥体中心建设是一种幸运,

作为亲历者,

时值奥体中心周岁生日之际,

他们想说的还有很多~

一周年,他们说……

马振国

西安奥体中心项目副总经理

“2021年这里将举办全运会,入职第十年能够来到西安奥体中心,能够成为建设的一份子,我感到了光荣和责任。”

卓思文

西安奥体中心项目工程师

“2017年,我响应公司西迁号召,从深圳,赴西安,建设‘三中心’,一年来,在灞河之滨,吃住在项目,和同事战斗在一起,五加二,白加黑,团队的力量,让奥体之花逐朵绽放,古城西安焕新颜。”

周璐

西安奥体中心项目设计工程师

“非常幸运有机会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西安参与到地标性项目的建设工作中,这一年有困难、有挫折,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成长。心怀感恩,为奥体中心项目的建设努力拼搏。”

刘诗扬

西安奥体中心设计负责人

“西安奥体中心设计部里有一帮追求‘美’的姑娘,工程部里有一帮追求卓越的小伙。2017年11月,奥体中心项目开工刚满月,那时正是设计进行时,为了图纸质量设计部熬夜苦战含泪出图;同时也是工程进行时,工程部不分昼夜奋战工地,也不分昼夜盯在设计部门口催促等待图纸供应,完全不顾姑娘们相杀的眼神……就这样又吵吵闹闹着过了百天,奥体中心基础完工,图纸供应良好。我们携手渡过了项目初期最艰难的一段时光,现在想来,很难忘那些并肩战斗的日子”。

西安奥体中心

从项目奠基,一路快速推进,

到雏形初现,

也有一支来自于“陆港铁军”的

全力保障和用心服务。

IRON-ARMY

陆港铁军

管委会、华润置地、施工单位三方建立了每天召开碰头会的工作模式,5+2,白+黑,周末无休,节假日无休,全年无休……正是这种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有效保障了项目快速推进和问题解决。

新筑街办、征地拆迁办等相关部门在项目征迁、协调推进、服务保障过程中的连续奋战、攻坚克难,拔掉了一个个“钉子”、化解一个个难题。

一年365天,

同顶烈阳,共经风雨~

他们是国际港务区的小伙伴们,

他们是新西迁精神的践行者,

他们对西安奥体中心爱得深沉,

他们对大西安建设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