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宝宝”理财收益创新低!请珍惜P2P最后的高息机会!

上周74只互联网宝宝产品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2.96%,较上一周下降0.02个百分点,连续15周下跌,再创年内新低。近期市场上理财产品收益逐步下降,P2P、互联网宝宝也不例外,主流P2P平台综合收益率区间仍分布在8%-12%,平台占比为68.36%;其次为综合收益率在12%-18%的平台,占比为21.13%,8%以下低息平台为9.87%。



融360监测数据显示,上周(10月12日-10月18日)74只互联网宝宝产品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2.96%,较上一周下降0.02个百分点,连续15周下跌,再创年内新低。

虽然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净回笼资金1500亿元,但是连续净回笼不改近期资金面充裕格局,银行体系流动性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货币市场利率将会稳中走低。互联网宝宝收益率仍然看跌。

P2P迎来阶段性加息

9月1日,网贷之家发布《P2P网贷行业2018年9月月报》。月报显示,9月P2P网贷行业的成交量为1107.37亿元,9月行业成交量继续上月下降趋势,主要还是受这几个月风险的集中爆发、出借人信心受挫的影响,再加上大部分平台已进入自律合规检查阶段,为尽快完成合规,也有意压缩规模。但值得注意的是,成交量的下降速度有所放缓,表明行业情绪有所好转,出借人的信心也开始逐渐恢复。

2018年9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10.30%,创近两年新高,环比上升28个基点(1个基点=0.01%),同比上升77个基点。本月综合收益率继续走高,主要是因为近期出借人投资活跃度相对较低,平台为留存存量并获取新用户,增加用户粘性,不少平台进行了加息活动。

主流综合收益率区间仍分布在8%-12%,平台占比为68.36%,较上月上升0.44个百分点;其次为综合收益率在12%-18%的平台,占比为21.13%,8%以下低息平台占比有所上升,为9.87%。


行业的降息是大势所趋

2018年的网贷圈,似乎经历了久违的平淡时光。首先是资产荒,投资人面临无标可投的境况。而且,不少平台,都传来降息的风声,隐约透露了整个P2P行业的降息意愿。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合规、安全成为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主旋律。行业随之进入一个调整期,包括监管部门、平台方以及投资人都在积极的做出应对。

事实上,P2P行业的降息早在2016年就已经初见端倪。有数据统计,2015年P2P黄金时期P2P的行业平均收益率在18%左右。2016年开始,P2P收益逐步下滑,行业平均年化收益率下滑至13%左右,2017年则持续下滑趋势,跌破10%,目前维持在10%左右。行业专家表示,降息潮将在未来的一年中继续席卷更多平台。

以往由于平台的利率较高,相对应的个人及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成本就不断地提高,融资方需要支付远远高于资金提供方收益利率的利息,无形之中为其增加了负担,同时也增加了投资人资金以及平台方的风险。P2P平台的降息,为个人及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更低成本的资金,既保障了投资人的利益也响应了国家鼓励个人及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

平台利息的下降,借款利息也随之下降,借款人逾期的风险也将随之降低。一般来说,P2P平台利息过高,尽管对投资人吸引颇大,但是对于融资企业同样意味着高借款成本,意味着承担更大的风险。因此,P2P平台降息看似影响了投资人的利益,实质上能够降低借款方的违约风险,保障投资人资金安全。

众所众知,优质资产的争夺愈来愈烈。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优质的融资企业和个人凤毛麟角,同时P2P平台还将面临银行、信托、券商等传统金融机构对于优质资产的角逐中,加剧市场争夺,使得优质资产开发难度增大。平台降息,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平台获得优质资产的能力,使其在借款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优胜劣汰是行业的必然结果 合规平台将健康发展

2016年至今,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一批关键问题和重大隐患均得到有效处置。全国各省、市地方互金整治办或相关管理部门也先后发文,对辖区内P2P合规检查进行了部署,今年6月开始互联网金融行业新一轮的洗牌潮来临,诸多不合规的平台纷纷“爆雷”,一时间让整个行业风声鹤唳。事实上,近两年多以来,随着行业监管政策的陆续落地,互联网金融行业一直处在去芜存菁的阶段。

过去的几个月诸如平台逾期、展期、延期兑付等情况仍有发生,不过在刚刚过去的9月,P2P网贷行业在监管政策利好消息不断的情况下,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继续回落,不少平台成交、人气开始回升,行业回暖迹象愈发明显。这次合规检查能留下来的P2P平台,定会赢得投资人的信任。

为了稳住P2P,多个监管部门召开多个网贷相关会议、下发多份文件。监管部门召开会议之频繁、下发文件之密集,实乃罕见现象,监管没有放弃P2P,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继续开展P2P网贷现场检查工作。去伪存真,让真正从事P2P网贷行业的合规的平台健康发展。

8月中旬,随着全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省市网贷整治办下发《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并随文同时下发108条《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合规检查问题清单》,由此拉开了新一轮全国范围内的P2P合规检查序幕。

下一步,有关部门将继续坚持基本标准、推动行业自律检查、保护合法和打击非法并举,加快研究完善网贷监管长效机制。下半年,将重点做好企业和行业自查工作。在前期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组织网贷机构开展自查自纠,行业协会开展自律检查。有关部门将会同行业协会提出问题清单,细化检查标准,今年底前完成机构自查自纠、协会自律检查。


P2P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1.当下融资难比融资贵更严重。国家政策的支持,现在国家正在帮扶小企业,而P2P行业也为千万个小企业服务,帮助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2.行业现在已经逐渐走向规范,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也标志着投资者的资金能更好的得到保障,投资的风险降低。

3.P2P平台的收益相比银行储蓄来说,要高出很多,平均年收益在6%-10%之间,而银行储蓄的收益平均在0.35%-2%左右。

一方有资金需求,一方又资金闲置,把从未接触过的双方进行一个优势上的互补,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完美对接,成中国最大共享经济。P2P在不知不觉中也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浪淘沙时期如何挑选平台是关键

优质资产是胜出基础

符合“小额分散”的业务模式主要有信用贷、车贷、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网络借贷金额应当以小额为主","控制同一借款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及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

透明化运营

这里的透明化运营包括信息透明和资金透明,也就是说,借款人合同里要包含详细的借款人信息,并可以对其进行查验,以判断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当出现流动性资金需求时,投资人可以根据更新的借款协议来判断借款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同时通过资金具体流向,来判断相应的风险。

官方要有“信息披露”,严格按照要求披露合规报告、审计报告、备案信息等企业相关信息,更是对外界较为关心的资金存管、逾期率、财务报表等信息予以披露,以透明、合规给予用户最大的投资安全感。

是否触碰行业红线

根据监管的要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给P2P行业划定了13条“红线”,投资者在选择平台时,可以对应相应的监管红线对平台进行筛选,比如平台是否接入了银行存管,是否有icp许可证,是否有等保三级、信息披露是否合格等。

具有可持续运营的能力

目前市场上大约有1400余家P2P平台,按市场的容量无法支撑这么多家平台的发展,市场的优胜劣汰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平台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笑到最后,对平台提出较高的要求,在风控、人员规模、信息系统、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是否可持续,投资人都应该有所了解,总之一句话,目前这个去伪存真的阶段,不合规平台可以肯定无法坚持到最后,即使是合规的平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会被优胜劣汰掉一大部分,所以投资人应优中选优,防范风险。

在经历过2018年监管整改的洗礼后,P2P平台大浪淘沙过后,相信留下来的大多都是相对优质的平台,只要出借人依据个人资金情况、需求来制定投资计划,并谨慎筛选,一定可找到靠谱的平台.

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普惠金融服务已是大势所趋,随着国家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地,整个行业的发展也将越来越规范,或迎来又一个春天。

投资永远是收益和风险成正比,风险意识最重要,投资之前先学习,不了解,看不懂,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