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岳云鹏和周润发都曾被羞辱,岳云鹏说:我还是恨他……

作家毕淑敏曾说过这样一件事儿。

在她11岁左右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歌咏比赛,在一次排练当中,担任指挥的音乐老师突然跳到排练队伍当中转了一圈,最后停在毕淑敏面前,她叉着腰,一字一顿地说:

毕淑敏,我在指挥台上总听到一个人跑调儿,不知是谁。现在总算找出来了,原来就是你!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现在,我把你除名了!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毕淑敏惊呆了,她只能低下头灰溜溜地挪出了队伍,羞愧难当地走出教室。

后来,音乐老师又找到她,埋怨毕淑敏小小年纪个子太高,毕淑敏就「不由自主就弓了脖子塌了腰」

从此,这个姿势贯穿了毕淑敏的整个少年和青年时代。

而为了整体协调,音乐老师又让毕淑敏站会参赛队伍里充当只张嘴不出声的傀儡,心灵备受摧残的小毕淑敏就这样落下了不能唱歌的毛病。

很多年以后,毕淑敏已经忘了那个音乐老师的名字,也能明白她当时的用意和苦衷,但毕淑敏无法抹去音乐老师在她心中留下的惨痛记忆——烙红的伤痕直到数十年后依然冒着焦煳的青烟。

类似的经历,谁又没有过呢?

相声演员岳云鹏曾经在节目上谈过自己的一个遭遇。

岳云鹏小时候家里穷,连几十块钱的学费也交不起,他14岁就辍学到北京打工赚钱,后来他有机会去一个饭店当服务员,就是在那里,他受到了一次终身难忘的屈辱。

就因为算错了两瓶啤酒的价格,岳云鹏被一个客人当众辱骂了整整3个小时,处理结果是岳云鹏为客人买单,被饭店开除......

那年,岳云鹏才十五岁。

几十年过去了,岳云鹏已经成为郭德纲的得意弟子,红遍大江南北,粉丝无数,但当他谈到这件事仍然会哽咽落泪:

我还是恨他,到现在我也恨他。

我知道我应该感谢他,没有他我不会改行。但一想起他当时那么骂我,训我,我还是不能释怀。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心被击碎了,就很难再粘起来。

周润发的心也曾被击碎过。

家境贫寒的日子都是相似的,为了补贴家用,周润发很小就开始辍学打工了。

发哥当时在洗车店做洗车小弟,一天店里来了一辆豪车劳斯莱斯,他忍不住用手摸了摸方向盘。

这时候领班出现了,他先是抽了周润发一个耳光,然后撂下了一句让人刻骨铭心的话:

「把你的脏手拿开。像你这种人,一辈子也坐不起劳斯莱斯!」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周润发拿了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和两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70后、80后基本都是看发哥的电影电视剧长大的,天下谁人不识周润发?

什么劳斯莱斯,周润发赚的钱可以买几个劳斯莱斯车队。

「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强大。」

人,都是这样经受冷眼、嘲笑、辱骂、打击......成长起来的。

不知道,当初羞辱过毕淑敏的音乐老师、辱骂过岳云鹏的客人和嘲笑过周润发的领班,他们后来到哪里去了,不知道他们是否回忆过前尘往事,回忆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过。

季羡林老先生说,坏人不会自己变好的。但他们也许不是什么真正的坏人,只是在当时当地的情况下,或是形势逼人,或是心情不好,总之他们做出了伤害另一个人的行动。

然而,这种伤害是持久的,虽然当事人未必知道,也未必在意。

「在那以后几十年的岁月中,长辫子老师那竖起的食指,如同一道符咒,锁住了我的咽喉。禁令铺张蔓延,到了凡是需要用嗓子的时候,我就忐忑不安,逃避退缩。我不但再也没有唱过歌,就连当众发言演讲和出席会议做必要的发言,我也是能躲则躲,找出种种理由推脱搪塞。有时在会场上,眼看要轮到自己发言了,我会找借口上洗手间溜出去。有人以为这是我的倨傲和轻慢,甚至是失礼,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是内心深处不可言喻的恐惧和哀痛在作祟。」

有人说,要宽容,要原谅,要放下,要感谢伤害你的人......我一向怀疑这就是坏人欺负好人的谎言。

不信,反过来你被打耳光被羞辱一番,然后我再告诉你“要宽容,要原谅,要放下,要感谢伤害你的人......”试试?

还有人说,没有这些人的羞辱,毕淑敏、岳云鹏和周润发就不会奋发图强,在各自领域取得很好的成就——尼玛,这更是扯淡。

谁愿意承受被欺侮、痛苦的滋味?心在流血,还必须自己包扎的人,为什么不是你?

郭德纲说,「这个东西是跟人一辈子的,如果连这个事情都记不住的话,那这辈子活得太冤了。记住还非得去报复,那可能是我小心眼,但我记住都不行吗?这说不通。」

受害人不选择报复回去就已经算宽宏大量了。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疼的是自己。

世上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羞辱就是羞辱,伤害就是伤害,错的就是错的,领班的那个耳光在从洗车小弟到成为“发哥”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不是每一个人在被伤害之后,都有机会成为国家一级作家、知名演员和影帝的。

在一期节目当中,马东和蔡康永曾有一个对话——

马东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

蔡康永说,那不是原谅,那是算了。

「算了」是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自己成全、放过自己,而不代表去原谅、放过那个伤害自己的人。

《马男波杰克》中的波杰克向赫布寻求道歉,但赫布说,你的道歉只是为了你自己好过,

「你可以向我道歉,但我也可以选择不原谅。」

我们可以不恨你——因为“恨”是折磨自己;我们可以遗忘你;我们可以选择原谅自己,但绝不应该去原谅那些选择伤害别人的人。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这无关大度。

人应该诚实地对待自己,自欺欺人比“恨”更糟糕。

过去的一切都不会遗忘的,有时候我们以为它们被遗忘了,其实只是沉到了水底,它们早晚还会浮上来......

恩怨就是恩怨,不会被橡皮擦轻易地擦去,我们能做的不过是不纠缠,不怀恨,不原谅。

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