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美人鱼,选一双不磨脚的鞋

据说每个女生的脚后跟都有一部血泪史:新买了一双好看的鞋,穿上竟然磨脚!不管你是几百还是上千的鞋子,不合脚,那讲起来都是泪,穿一天脚就血淋淋的,疼还得忍着。今天就分享一些心得。

本文将根据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来从多个维度来解释和分析如何挑选一款不磨脚的鞋子。

为什么磨脚

(1)厂家鞋楦

鞋楦,中国传统的制鞋用具,又称楦头。制鞋厂在制作一款鞋子前必须除了图纸,还会制作鞋型模具用于后期定型。鞋楦是鞋的母体。是鞋的成型模具。鞋楦不仅决定鞋造型和式样,更决定着鞋是否合脚,能否起到保护脚的作用。

因此,鞋楦设计必须以脚型为基础,但又不能与脚型一样,因为脚在静止和运动状态下,其形状、尺寸、应力等都有变化,加上鞋的品种、式样、加工工艺,穿着环境和条件也不同,鞋楦的造型和各部位尺寸不可能与脚型完全一样。

鞋子几乎都是批量生产的,除非定制鞋,。大部分鞋子在设计的时候根据鞋楦模型和定型材料确定内部形状,鞋楦模型包含了大多数人的脚型数据,但总有一部分没有包括在其中。所以磨脚有时候也是在所难免。

(2)鞋子材质

鞋子材质不够柔软。脚的形状不是固定的,它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尤其是走路的时候,脚部会因为受力而产生形变。柔软的鞋面材质对脚的变化更为宽容,而鞋子材质越硬越容易磨脚。

据统计一双鞋子磨脚的概率在1-2%左右是比较正常的,也就是说一双鞋子一百个人穿一般都会有一两个人会磨脚。一般像这种pvc和皮质的面料较硬,磨脚的可能性非常大。相反布鞋的磨脚的较小。

(3)走路姿势

一般磨脚的位置都是大母脚趾和小母脚趾边缘处,脚后跟、脚踝处等最常见。有几种走路姿势是会引起磨脚的,垫脚,由于垫脚时,重心向前倾,而带动后脚跟与鞋子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大,加之鞋的质地较硬的话,很容易破皮!

内八字和外八字,磨得不只是脚,还有膝盖和大腿肉!尤其是偏胖的妹纸!不管是内八还是外八,她们走路的重心都稍稍偏移。所以脚部的侧面容易被摩擦掉。

驼背前倾,这个很常见。驼背会加重,较重脚掌落地重力,提脚时,脚面与脚掌受力不均,脚趾往前倾斜,很磨脚趾处的。

怎么选不磨脚鞋子

(1)按脚型选鞋子

根据你的脚型选鞋子,要点其实不在鞋面而在于鞋底。所以买鞋的时候看鞋底就好。中国最常见的脚型是前三种,德国脚和凯尔特脚并不常见。

第一种埃及脚,这种脚型最普遍,从大拇指到小拇指呈阶梯版排列,埃及脚的选鞋空间比较大,可以选择的鞋类款式比较多,最适合穿鞋头向一边倾斜的斜尖头鞋或者斜圆头鞋。

第二种罗马脚,脚趾前三根是比较齐全的,有些人甚至五根都是比较齐的,这种脚型最适合走路。罗马脚在选鞋时,可以挑选圆头、方头鞋。

第三种希腊脚也就是二脚趾长于大脚趾的脚,有一点点呈现微雏形。希腊脚特别适合穿尖头鞋,经典款尖头鞋其实就是为你们发明的吧?但希腊脚不适合鱼嘴鞋,如果非要穿鱼嘴鞋,可以选择开口大一些的。

(2)足背/足弓高怎么选

判断自己的足弓类型,首先,我们先用水把脚底浸湿,注意脚掌要全面沾湿;然后,我们可以拿出一张纸(不要用吸水的纸哦),把脚掌印在纸上。

从足弓示意图中看出,高足弓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脚背高脚窝弧度大,脚背高的人穿许多不露脚背的鞋子时,脚背就会卡得异常难受。

试鞋的时候,穿上鞋子,正常踩在地上,观察脚窝处的空隙,如果悬空特别多,这双鞋明显就不是为高足弓们设计的,千万别买,买了也是越走越痛。

重点观察鞋子的鞋垫,尤其是高跟鞋,这种在足窝处增加了气垫的款式,特别适合高足弓的姑娘们。

(3)脚后跟磨脚

欧美人脚后跟立体,线条平直。亚洲人后跟扁圆,线条圆润。亚洲人的脚穿欧美楦,脚骨两侧很容易挤得痛。

有的人天生没有脚后跟,穿什么磨什么说的就是你。但是一般人也会磨脚,跟上面我说的为什么有很大原因。但磨脚的办法是一样的,就是减少摩擦,注意要选择贴合自己脚跟的鞋子。特别是最好有对脚后跟进行设计的鞋。

一个思路,像这种有脚后跟松紧的,走路的时候不会因为动态而甩脱出去的鞋子,简直就是为磨脚跟星人设计的。同理穿绑带鞋、一字带以及玛丽珍鞋也是这样的,最大减少摩擦。

买回来还是磨脚了

(1)贴住磨损部分

将透明胶带剪成你想要的形状,贴在鞋子磨脚的地方,不用太大,贴对地方就好。或者干脆帖在脚上,原理和常用的创可贴差不多,不过透明胶带贴上去不太明显,所以既不会影响美观,也不用担心掉下来尴尬。

(2)软化鞋子

很多新鞋子磨脚是因为边缘部分太硬了,其实只要将鞋子变柔软就好了,这就是为什么鞋子穿久后自然就不磨了,因为新鞋子正是缺少“蹂躏”。用湿毛巾将鞋子边缘捂湿,这时候皮子会变软,比较受力。再用圆形柱状物体(如瓶子)碾压几遍,把磨脚的部位压得光滑平整。

(3)撑大鞋子

如果你觉得鞋子穿起来比较紧,或感觉有点小,可以用喷壶把鞋子弄湿,然后用专用的鞋楔,把鞋子撑大一点。也可以穿上袜子,在屋子里走几圈,同样能起到撑大鞋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