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大清王朝的国旗:从三角进化到长方形,用了整整26年!


1644年,明朝灭,大清王朝开始了长达268年的统治时期。在清朝统治初期,仍然有许多忠于明朝的臣民在进行抵抗,但大势已去的明王朝终究是敌不过在马背上厮杀的八旗士兵,大清王朝很快就平定了残余势力。在几百年的统治时期,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国旗,所以大清王朝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国旗。


这个问题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才得到重视,当时有大臣提出建议,旗帜是象征国家的物件,许多西方列强都有自己的国旗,为何大清不弄一个呢?于是在1862年,清廷设计了一面黄色三角旗,中间画一条青龙和一红色火球,首先用于长江上的清军水师船只,这是最早的国旗。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界的扩展,清朝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觉得外国国旗均为长方形,而中国“国旗”为三角形,“似不足式观瞻”。于是在1888年9月末,重新设计,“应将兵船国旗改为长方形,照旧黄色,中画青色飞龙。于是便有了上图大清王朝的正式国旗,从三角形进化到长方形国旗,大清王朝用了整整26年的时间!

图:大清王朝国旗实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