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雙流黃甲社區節」開幕 掀開居民共建共享「嘉年華」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覃霞)10月27日報道 精彩的居民原創歌舞表演、歡聲不斷的送獎活動、議題不斷的創新社區治理主題“頭腦風暴”、閃亮登場的身邊榜樣、豐富多彩的志願者服務活動……昨日,成都市雙流區黃甲大廣場上熱鬧非凡,以“善愛黃甲 大愛小家”為主題的2018首屆雙流黃甲社區節正式開幕,掀開了黃甲街道打造居民共建共享“嘉年華”的序幕。

據瞭解,此次由中共雙流區黃甲街道黨工委雙流區黃甲街道辦事處主辦的首屆雙流黃甲社區節分為五個部分,即“治理薈、營造咖、鄰里情、公益心、榜樣範”。在社區節期間,以相對突出的主題,開展活動或集中展示。與此同時,各社區也將陸續開展多彩多樣的惠民文化活動,持續至年底的“黃甲麻羊節”,成為當地居民自己的節日。

創辦居民節日 打造“五個平臺”

上午9時,隨著氣勢如虹的“盛世花開”舞蹈開場,掀開了“社區節”的帷幕,也激起了現場觀眾的熱情,不少人跟著音樂的節奏揮動雙手,盡情體驗屬於自己的“嘉年華”。開幕式上還穿插了針對黃甲經濟社會發展的有獎問答,吸引了數百人搶答,臺上臺下互動連連,不時爆發出的陣陣掌聲顯示出社區居民的強烈熱情和參與積極性。來自王家場社區的居民韓蓉尤為積極,多次搶答準確性極高。“半個月前,我就知道我們要辦了社區節。我告訴老家的親朋好友,從此我在這裡就多了一個節日。”韓蓉笑著說,社區的志願者經常徵求、採納我們居民的意見,大大提高我們的參與積極性。所以她平時很關注社區治理的各種事。“對,她說的沒錯。我們都是外地人,來這裡工作就成為了這裡的居民。”坐在韓蓉傍邊的陳明說,對他們來說在黃甲生活是很幸運的事。

來自八角社區的黃麗一邊看著節目,一邊揹著臺詞。“開幕式一結束,我們就要上臺排練了,下午有我自導自演的小品《家和萬事興》要參加比賽。”黃麗說,她是社區代表要和其他六個社區的節目進行比拼,獲得名次有豐厚獎勵。

雙流區黃甲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劉陽介紹,這次社區節是對黃甲街道所有社區幹部策劃和開展社會組織工作的一次練兵,也是促進社區幹部在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方面從“理念轉變”到“行動轉變”的一次檢驗。“此次社區節初衷是要求發動和引導群眾文藝團隊和個人,自策劃自組織文藝表演活動,也是在培養群眾在社區發展治理中的參與精神。”劉陽說。

黃甲街道黨工委書記羅雪梅表示,舉辦“社區節”的目的是通過創辦居民自己的節日這種形式,搭建五個平臺,即社區工作交流平臺,社會組織溝通平臺,社區文化展示平臺,社區幹部鍛鍊平臺,社區群眾參與平臺,推動社區工作多方交流,社會組織多向溝通,社區文化多面展示,社區幹部多維鍛鍊,社區群眾多元參與,促進城鄉社區發展治理長效機制的不斷完善,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促進社區群眾參與社區治理共享社區發展成果。

上演“頭腦風暴” 推進黃甲社區治理模式

“社區節”啟動儀式剛一結束,一場圍繞“創新社區治理 轉理念 快行動”主題的“頭腦風暴”精彩上演。針對黃甲街道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的不足,邀請了來自具有成都社區治理示範樣本的晉陽社區、玉林東路社區、祥和里社區以及錦馨社區的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代表來到黃甲,在成都公益服務園總幹事吳麗萍的主持下,圍繞“搭建社區平臺、整合商家資源、創新社區文化、創新社區居民動員機制”的4個維度展開研討,並結合自身社區的優秀案例對黃甲街道社區治理工作進行建言獻策。現場吸引了雙流區各社區代表及黃甲街道各社區代表近200人參與互動。

“黃甲街道轄有各類基層黨組織17個,共有黨員929名,註冊志願者3776人,還有樓棟長、網格員、街長等各種微力量近200名。治理主體數量不少,但大量的商家企業、社會組織還沒有與社區形成有效聯繫、互動。”黃甲街道社會事務科科長毛豔玲說,這次“社區節”採用請專家進來建言獻策的方式學習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工作對她今後的工作啟發很大。

下午,以社會組織為主角的另一場“營造咖”接踵而至,來自成都的五個優秀社會組織“大咖們”分別從社區型社會企業的產品生產化、社區微基金的孵化培育、社會組織品牌營造、社區營造項目的創新、社區微觀察的案例分析等五個角度分享了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心得,贏得在場聽眾的陣陣掌聲。

黃甲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夏勇說:“這次主題研討會舉辦的很有意義,這是我們加快轉變社區治理理念,創新社區治理機制,提升社區治理的難得機會,希望通過搭建社區平臺,整合商家資源,創新社區文化,創新社區居民動員機制等多方面深度研討交流後,彼此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共同更新社區治理思維理念,創新社區治理方式方法,共同推動社區發展治理水平更上新臺階。”夏勇希望黃甲街道各社區以這次研討會為全新起點,加深與兄弟單位兄弟社區之間的互動交流,建立長效溝通聯繫機制,加強社區發展治理資源共享,經驗互通,社區各類活動互動,為加快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共同努力。

表彰“榜樣範” 創新黨建引領塑家風

從今年8月9日起,為了不斷提升社區發展治理水平、 進一步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雙流區黃甲街道啟動了由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具體執行,讓老百姓自己來推薦,選出身邊的先進典型的“傳家風、樹榜樣”系列評選活動。

10月27日上午9時,來自民間推薦的59位先進典型們在近千名觀眾見證下走上了紅地毯領著獎盃獲得表彰、獎勵,現場觀眾掌聲不斷。“最美之家”的代表,88高齡的陳明德很激動:“是自己的兒女讓我在這樣的年紀還能站在臺上領獎,我很幸福。”記者瞭解到,這位老人一家有5個人兒子、3個女兒,兒女都十分孝順,都不願讓父親獨居,都爭著要讓老人到自己的家住,自己來照顧老人。老人年邁身體不好,出門不便,兒女都紛紛背老人下樓,一直堅持不懈。現場觀看的王大媽說,這些被表彰的人都是每個社區居民自己推選出來的,他們的故事的確對很多人產生了影響,起到了模範作用。

現場,來自成都的書法家志願者們為獲得表彰的先進典型們書寫“家規家訓”。據瞭解,黃甲街道一直致力於加強黨建引領,注重黨員先鋒示範,創新開展“一份調查問卷、一個傳家故事、一份家規家訓、一張全家福、一份倡議書、一場故事會”的“六個一”家風建設活動,以優良的“家風傳承”為抓手,大力建設“風尚新美、環境秀美、生活富美”的美麗鄉村。

表彰大會一結束,以此次被表彰榜樣故事為原型的原創文藝演出,“傳家風、樹榜樣”文藝比賽精彩上演,小品、相聲、快板、歌舞等15個節目接連上演讓現場觀眾樂此不疲、拍手叫絕。劉陽表示,這次文藝表演是由社區幹部自行策劃的,目的不在於比賽,而是想通過這種文藝形式加大引導村民將好家風傳承逐漸轉變為一種有意識的自覺,傳家風促鄉風,推動移風易俗。

豐富志願服務 打造黃甲“公益心”

社區節期間,不僅有來自成都市的書法家志願者來到黃甲為居民們書寫“家規家訓”,來自雙流區第一人民醫院和區中醫醫院的醫護人員也來到現場,為大家開展志願診療服務。同時,這裡每個居民都收到了一封來自志願者發放的《致黃甲街道居民的一封信》。信上公佈了黃甲街道目前的社會治理成效,倡議大家攜手同心建設“善美黃甲”,建設我們的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社區節期間,黃甲志願者服務中心要舉行了首屆兒童跳蚤市場,讓孩子通過以物換物的方式來為本地居民獻上愛心。

目前,黃甲街道培育孵化雙流首家在民政部門登記註冊的民辦非企業社會組織——黃甲街道志願者服務中心,構建“一體系、兩平臺、三功能、四機制”工作模式,共吸納志願者3776餘人,構建以黃甲街道志願者服務中心為“核心”,N個志願者服務分中心為“骨幹”,N個駐社區社工站為“補充”,N支志願者小分隊為“主力”的志願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