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遼契丹王陵《遼懷陵》

遼懷陵遼懷陵亦稱“鳳山陵”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崗根蘇木的一個袋狀形山谷之中,由奉陵邑、內陵區和外陵區三部分組成的大型陵園,

遼太宗遼穆宗長眠於此陵園以陵門、石砌圍牆、祭殿和陵墓組成,陵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2.5公里,面積約12.5平方公里。陵園中部有南北走向石牆,將陵園分為內外兩區。外陵區分佈兩座建築臺基,陵門位於床金溝溝口北側懸崖下,現為兩個高大的夯土臺基,其間為寬9米的門道,在門址附近發現大量遼代磚瓦。內陵區分佈兩座陵墓和祭殿基址,其中一座地表有高大的圓形封土堆,另一座已塌陷。殿基址為土夯築,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6~17米,南北寬13~14米,高0.7~1.5米。

耶律德光1號墓

懷陵出土文物雙鳳石桌面

遼懷陵及懷州城遺址位於保護區南部,賽罕烏拉南麓床金溝,為遼太宗耶律德光和遼穆宗耶律王景陵寢之地。《遼史・太宗本紀》記載:“大同元年(946年)四月丁丑(大宗)崩於灤城,享年四十六。是歲九月壬子朔,葬於鳳山,陵日懷陵。”所以稱懷陵,因陵址在遼懷州附近風山。懷州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時所建,太祖於天贊中攻破扶余城,下龍泉府,俘其人置州築寨居之,派奉陵軍上節度鎮守此地。遼太宗耶律德光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次子,字德謹,小字充骨。公元927年至947年在位20年。在位期間廣闢疆域,南征北戰,平息了多次內部叛亂,使契丹國從初建到政權及疆域穩固。遼天顯十一年(936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借後唐叛將石敬瑭求援的機會,立石敬瑭為晉帝,一舉取得燕雲16州(今河北、山西兩省北部)。會同九年(936年)滅後晉,改國號契丹為遼,以上京為都城,設立了東京、南京和西京。會同十年(947年),遼太宗在回上京途經灤城時歿於途中。遼太宗生前曾多次與皇后蕭溫在懷州帶打獵,十分愛蒸這裡的秀美山川。遼史記載,遼太宗病歿在灤城的當日,曾有十餘騎打獵於祖州西50裡大山中。這些獵手在懷州北風山行獵時,突然看見太宗皇帝騎著一匹白馬,獨自追趕只自狐。還看見太宗於馬上彎弓射箭,一發而斃獵物。太宗忽不見,唯見死狐與箭簇。後來聞聽太宗歿,便在狐死之地建廟,還在懷州鳳凰門繪太宗馳騎貫狐之像。太宗歿後,世宗即位,將太宗葬在懷州北鳳山,陵以州名,日懷陵,將懷州定為奉陵邑。遼太宗耶律德光皇后蕭溫是否附葬懷陵,史籍沒有明確記載唯《遼史・太宗本紀》雲“天顯十年(935年)正月戊申,(太宗)皇后崩於行在,五月甲申朔,始制服行後喪,丙午葬於奉陵,上自制文,謐日彰德皇后”。“天顯十二年癸丑,(太宗)幸懷州謁奉陵”。根據這一記載,皇后蕭溫應附葬在懷陵。皇后生前與太宗相敬如賓,寸步不離,蕭溫早逝,太宗親撰哀冊,還往弘福寺飯僧,為皇后祈求福祉。皇后葬後,太宗皇帝親往懷州謁陵當在情理之中太宗歿後,世宗即位。世宗曾多次去懷陵祭謁。據到過遼國的宋朝使臣胡嶠所記:“會部人葬德光(太宗),自此西南行,日六十里,行七日至大山門,兩高山相去一里,有長松豐草,珍禽野卉,有屋宇碑石,日陵所也。兀欲(世宗)入祭,諸部大人中唯持祭器者得入。入而門闔,明日開門,日拋西盞,禮畢,問其禮皆秘而不肯言。”此陵除蕐有遼太宗耶律德光,還葬有遼穆宗耶律王景。《遼史・穆宗本紀》記載:“應歷十九年(969年)三月乙已,(穆宗)如懷州,獵獲熊,歡飲方,馳還行宮。是夜近侍小哥、盥人花哥、人辛佔等六人反,帝遇弒。”《遼史》還有穆宗被害,葬懷陵側及附蕐懷陵等記載。遼穆宗耶律王景名耶律述律,從公元951年到969年在位18年。穆宗為遼太宗耶律德光和皇后蕭溫之子。遼世宗被叛亂者殺害,穆宗即位,平息了叛亂,穩定了朝野。但是他荒耽於涸,畋獵無度,賞罰無章,朝政不視,而嘗殺不己。對待奴僕尤其殘酷,常以小疵,亡加炮烙鐵梳之刑。京師有百尺牢拘繫案犯,設有斬、擊、射、燎、斷手足、爛肩股、折腰脛、劃口、碎齒等酷刑。暴君終被奴隸殺死。懷陵在遼懷州城(今崗根蘇木政府所在地)北3公里床金河東南側的溝谷裡。陵地東、北、南三面環山,僅西面為谷口,隔床金河以河西鳳凰山為屏障。溝谷中部有東西走向的鳥蘭山,將谷地分為山南山北兩區,兩區均有泉水流出。南區泉水旺盛自成小溪,自東北向西南出汋口匯入床金河。從溝口直至陵門,可見到以不規則的山石壘砌圍牆的遺蹟。自陵門到北側懸崖下,有兩個高大的封土堆,兩堆相隔9米。封土堆旁側有許多遼代傳瓦殘片考古發現。懷陵是一座包括陵門、石砌圍牆、祭殿和陵墓組成的大型建築群體,在陵園中部有一道石牆將陵園隔成東西兩個陵區東西陵區內各有兩組大型建築合基遺蹟。在東陵區發現陵墓的寢宮。陵園具備遼代諸皇陵的特點,其佈局和規模與其它遼陵具有相同的風格。這一帶山勢雄偉挺拔,三面群山環抱,陵區內林茂樹繁,流水清澈,常年不千涸,可謂建制齊備。1988年,遼懷陵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巴林右旗人民政府根據有關文物保護規定,劃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遼懷陵的保護範圍為:以陵址處南北東三而分水嶺最高點以外100米為界,西以陵址到床金溝溝口最狹處為界。東西長7公里,南北3公里,總面積21平方公里。建築控制地帶由保護範圍四至界線再向外延1公里,總面積為42.5平方公里

距離懷陵1公里摩崖遼代建築群遺址

岩石火燒痕跡

崖洞的前方大山就是鳳山

陵門入口

懷州城遺址

遠眺懷陵鳳山

遼太宗耶律德光

大型瓦片

此峰就像一個天然的巨大墓碑矗立在山谷中

遼穆宗耶律王景

遼穆宗耶律王景

溝紋磚

封土堆

殘磚斷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