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可可托海是宝石之乡,特别值得一书的应该是曾经的国家最高机密区域——3号矿坑,代号“111”。一个不起眼的大坑,和我们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矿种,有140种,三号矿占了86种,占人类已知有用矿物种类的60%。三号矿坑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最典型的含稀有金属矿的花岗岩脉之一,是中外科学家考察花岗伟晶岩和稀有金属矿的经典地区。该矿经多年开采,现已形成深达180米、直径近400米的矿坑,矿坑内储量丰、规模大、矿种多、品位高、层次分明,为国内外罕见。三号矿坑稀有金属占到当时我国总储量的九成以上,还盛产碧玺、海蓝宝石、石榴石、芙蓉石等宝石,是名副其实的“地质矿产博物馆”。

真正让人肃然起敬的则是矿坑背后的故事。60年7月,前苏联单方面撕毁对华经济援助协议,撤走专家,逼迫中国限期还债,总外债折合人民币52亿余元。经中央研究决定,以苏联急需的稀有矿产品来抵债。到1964年, 中国提前一年还清了20世纪50年代欠前苏联的全部贷款和利息。1965年10月前又还清了蔗糖贷款和贸易欠款,至此还清了欠前苏联的全部债务。有资料显示,可可托海矿务局还债价值占到了总外债的40%左右。

中国制造原子弹、氢弹等核试验所用的锂、铍、钽、铌、铯等稀有金属主要来自可可托海矿。该矿为中国 “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及国防建设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三号矿坑担当的是“国之重托”,被誉为“英雄矿”、“功勋矿”。让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就是那些为国家奉献一生的采矿人,这里埋着一代人的忠贞,是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的先辈们支撑着中国挺直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