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扣——世俗化与去世俗化的纷争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William Blake

这四行诗选自一首长达132行、名为《天真的预兆》(Auguries of innocence)的长诗,是开头四行。

当我看到沧桑的箭扣时,无法用语言描绘当时的想法。这个被美国宇航员误以为在外太空用肉眼就能看得到,现在在我看来浪漫色彩多于军事意义的人造奇观,无疑是震撼的!当年的金戈铁马、狼烟四起、异族问鼎中原的雄心、戍边将士思乡的吴侬早已随风而逝。长城两侧没有了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的对比,荒草古道任凭游人怀古伤今。。。sigh,觉得自己最近感情丰富的到了闷骚的程度~也不能这样说自己,太粗野了,呵呵~还是说说我们一干人等的行程吧。

10月3号一早8点30分出发。本来是8个人,在东直门916公交车站集合。因为顺义的花卉博览会,路有些堵,公交车晃晃荡荡到近10点才到怀柔县城,又和包车的司机们询价了一会儿,再坐上简陋的小面包车在山路上拐来拐去,到目的地西栅子村已经11点半了。住进了“赵氏山庄”,早就说了,这山庄名儿老让我想起赵氏孤儿来,但同行的伙伴们都说在网上查了,这家不错,还很新,就住下了。(后来才知道,网上评论推荐最多的是“赵氏山居”,“赵氏山庄”算是山寨版的吧)。主人老赵是个老顽童一样的中年人,嘱咐了我们路线和注意事项还说如果在山上迷路了就电话他去接:)

最好玩的是我们在客栈捡了个台湾旅友,叫Eric,他一个人搭飞机从苏州来北京,又一个人跑来箭扣爬野长城,为了互相照应,希望跟我们一众人同行。吃过午饭后,我们变成了9个人,就向箭扣进发了。鉴于第一天大伙都状态不错,于是决定把最危险最累的部分——“鹰飞倒仰”和“北京结”安排在下午,第二天再去“九眼楼”。

走40分钟的石土路,登上了箭扣的城墙,天很蓝阳光稍显刺眼,但空气很野,长城很酷~!Eric是很热情外向的一个人,最喜欢拍照,所以经常在最后磨蹭拍照,我们怕他掉队,就大喊:摄影师。。。然后就看到上面的山林一片晃动,须臾,他像一只野兔一样窜出来,笑吟吟的说赶上来了,真的好搞笑~

值得纪念的是我们爬“鹰飞倒仰”的险路,这段长城已经废弃断裂,只能从旁边绕着上。但这绕的路也不简单,很险峻。因山石像空中飞起的老鹰张开两翼突兀出来而得名,根本没有台阶可以上,都是天然的石头。所以四脚并用是正常的,但当我爬到中途时,面前只是陡峭的岩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那一刻真有些绝望,这一刻,没有人能帮我,所以,在遇到困难时,真正的支持者只有自己。。。

大概前前后后过了有3-4个需爬上爬下的90度、70度的险坡,不是抓岩石就是抓树来攀爬,实在没的抓草都不放过。每爬过一个都后悔为啥不买份儿意外伤害险呢~哎,算是爬过最危险的山了。到达“鹰飞倒仰”时遇到装备巨专业的一对儿情侣在上面挂着,男的说上不去,他们又不敢下来,看他们两难的境地我们还以为走错了路,往回退几十米到烽火台,LC掏出随身的笔记本电脑上网现场搜攻略,pf~结论是我们没错,那里就是可以上去。在挂了半个小时以后,那对情侣中的女孩终于上去了,男的随后。僵局破解,我们也继续前行,后来还一路打趣那对专业装备的男女,呵呵

下午4点终于到了制高点“北京结”,落日余晖,群山堆秀,长城如蜿蜒巨龙,潜于山间,蓄势待飞,确实美不胜收。可惜队里的摄影技术都soso,目前没有记录的最真切美丽的照片,真想下定决心研究研究摄影了,这种地方,或者国外或者珠峰这类的地方,一生可能只会去一次,如果拍的片子不尽满意不失为一种遗憾~~~

小时候最喜欢的一段话是青梅煮酒论英雄中,操以龙而比英雄,突然在长城上想起来,“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忽生感慨,算了,欲罢不能,继续文学继续闷骚吧~

从“北京结”下来天色渐晚,我们就老老实实的寻下山的路了,虽然队里也有人叫嚣要在箭扣上把酒赏月,让老赵送几瓶小二来,呵呵。终究还是都安全下山吃了顿中秋团圆饭——炒野菜、蘑菇炖土鸡、红烧腔骨。。。。农家菜真是名不虚传,吃的好开心~然后玩杀人,笑到肚子疼,哈哈~~~~~

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总在想世俗化和去世俗化两个名词,总觉得自己经受着一场深层价值观的冲突和反思,在经历一次次的洗礼后,我知道自己还是要在世俗化和去世俗化的中间选一条“第三条道路”,因为很多事情不是“YES”or“NO”可以回答的,而是那中间的灰色地带。我常羡慕那些在世俗化和去世俗化两边都做得很好的人,他们是些聪明人,做任何事情都能找到捷径,但是,就算走些弯路又如何,我知道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生的财富,那“第三条道路”要自己的脚走出来,穿过西风凋碧树的季节,穿过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隘口,蓦然回首,走过的路该是“不枉此生,尽情尽性”!

作家:song_shan_82 国际旅游摄影网提示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际旅游摄影网,一个传播旅游摄影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