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cen163
每次這種提問出來的時候,提問者就會像晉惠帝一樣被批。其實這個問題根本扯不上弱智也扯不上道德問題,而是現在城市人真的不瞭解農耕生活。所以知道原因的解釋就好,畢竟這只是好奇,沒有到“何不食肉糜”的誇張地步。
首先我們的祖先在面對蝗災的時候是吃過蝗蟲的,那時候連觀音土樹皮都吃,蝗蟲為什麼不能吃呢?我們可以看一下歷史上蝗災之中,朝廷鼓勵子民吃蝗蟲的記載。
785年唐貞元元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蔽天,旬日不息。……百姓飢,捕蝗為食。1353年元朝,五月,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幹而積之……
歷史上埃及薩克拉村挖掘出的4400多年前的古墓墓碑上,就刻有“人吃蝗蟲”的圖案;《聖經》上也留有人吃蝗蟲的記載;而公元前8世紀的阿拉伯壁畫上,常常可以看到士兵大吃“蝗蟲串”的場面——這種“蝗蟲串”是將肥碩的蝗蟲摘去頭、腿和翅膀後串在樹枝上,然後放在文火上烘烤而成,與今天的羊肉串十分相似。
既然蝗蟲這麼多,人們也試著吃這種噁心的蟲子了,為什麼還餓死這麼多人呢?
蝗災和饑荒並非同時,蝗災一般發生在春夏兩季,而饑荒大多在青黃不接的冬天和春天。當到處都是蝗蟲的時候,大家至少還有其他的東西吃,但是蝗蟲一過,毀了一年的莊稼,就會引起接下來的饑荒了。
蝗蟲這種昆蟲的習性也有必要說明一下。蝗災一般都伴隨著旱災,因為蝗蟲特別喜歡溫暖乾燥,所以風調雨順的年份反而不利於它們的孵化,而且雨水充沛的年份,青蛙這樣的天敵就能正常繁衍了,對於蝗蟲來說也是一種消耗。旱災讓人們沒有了食物,蝗蟲也沒有了食物,它們將目標放在了人們僅有的農作物之上。他們一片一片成群遷徙,等到吃完莊稼,蝗蟲也飛走了,這才是饑荒的起點。
就算當時蝗蟲過境的時候,農民們有了經驗,將蝗蟲全部捉回來,但是蝗蟲怎麼保存呢?曬成蟲幹嗎?在漫漫冬季和春季,整整六個月,這些蟲幹怎麼夠吃?本來旱災的時候植物已經不多,作為食物鏈的高一級,蝗蟲吃了植物還消耗能量,理論上就算捉遍蝗蟲也不夠人們填飽肚子的。
木劍溫不勝
古代蝗災時候人們確實吃過蝗蟲的,但要完全依靠其度過災荒是很難的。
古人不是傻子,歷史上蝗災的時候,人們往往都會捕捉蝗蟲為食,既在一定程度上消滅了蝗蟲,同時又增加了少許食物。甚至上到皇帝,下到地方官的統治者,也會鼓勵人們吃蝗蟲。唐太宗還當眾生吃蝗蟲,作為給臣民的示範。題主問人們為什麼不吃,是在想當然了。
不過,要指望吃蝗蟲就可以度過災年,那難度是很大的。
首先,捕食蝗蟲,本身只能捕捉到蝗蟲的一小部分。蝗災是由飛蝗引起的,成群蝗蟲遮天蔽日地飛行,所到之處,草木掃蕩一空。人們對於正在蠶食本地植物的蝗蟲,確實可以撲上去很容易就捕捉到一大袋,但是即使如此,捕捉到的還是少數。一旦吃光了本地植物,蝗蟲又會離開飛走,人們追之不及。
其次,捕捉到的一部分蝗蟲,能獲得的肉,比起被它們吃掉的植物莊稼來又是少數。大家都知道食物鏈中的能量傳遞,下一個層級的能量被上一個層級吃掉後,只能保留10-20%。所以蝗蟲吃掉的植物,最多也只有10-20%能量轉化為蝗蟲自身的能量(組織細胞)。更別說,越小的動物越需要消耗更多比率能量在維持生命上,蝗蟲還要長距離飛行更是消耗能量。這麼一來,被蝗蟲吃掉的植物,能轉化成的蝗蟲組織就更少了。
再說,蝗蟲作為食物質量也很低劣。蝗蟲味道很不好。硬殼翅膀內臟什麼的不但苦澀難以下嚥,而且沒有營養。災民們可沒有時間把蝗蟲肉如同今天的人一樣慢慢烹飪。這樣能吃的部分就更少了。再加上蝗蟲屍體也不容易保存,最後能吃下肚的很有限。
總之,吃蝗蟲,災民們一直在做,但要靠這個減少蝗災饑荒,難度很大。
(歡迎關注巴山夜雨涮鍋,更多精彩歷史話題共同探討,也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
巴山夜雨涮鍋
這個問題很殘酷,說起來都是慘痛的古代災害史和民眾的苦難生活史。
在內蒙和廣東地區,烤烤蝗蟲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但是在遙遠的古代,蝗蟲所到之處,往往赤地千里,緊接著就是饑荒遍地,如果救治不利,很可能會造成民變。
在古代也有在蝗災時人們食用蝗蟲的記載,例如唐朝《新唐書》就記載,人們吃蝗蟲的時候,先把翅膀摘去,然後蒸熟,蘸上醬汁而吃,有的地方為了賑濟災民,還鼓勵人們捕蝗蟲去官府換糧。
簡而言之,蝗蟲不能天天吃,但民以食為天,老百姓還是要吃糧食,才能保證體力和健康。有的時候遇上了蝗災,官府不開倉賑濟,地主普遍囤積居奇,哄抬物價,老百姓沒糧食吃和吃不起糧就會造反,往往成為引發王朝統治危機的重要原因。
不過人們已經掌握了預防蝗蟲災害的手段,比如利用飛機在蝗蟲還未長出翅膀移動前,就用農藥滅殺,這種方法效果非常顯著。
特邀嘉賓:一枚蜻蜓
生活在現代的人們,根本就沒有體驗過什麼叫“饑荒”,也不知道“蝗災”過後究竟是如何慘烈的景象。
據資料記載,“蝗災”從秦漢時期平均八年一次,到元代每兩年一次,即使到了明清兩代,評論每三年也會發生一次。
在鬧“蝗災”的年份,哀鴻遍地、餓殍千里。
為什麼鬧蝗災的時候人們不食用蝗蟲以度災年?
一、蝗蟲的習性
蝗蟲以植物的種子、莖葉為食,對農作物的危害十分巨大。
成蟲一次產卵多達幾十枚,分為很多次進行產卵。每次都會把卵產到土壤層裡。
蟲卵喜歡乾燥的土壤,溫度適宜時,就會孵化出來。經過幾個月的蛻變和成長,蝗蟲開始成蟲。
俗話說“久旱必有蝗”,這是由生物學基礎的,乾旱可以降低蝗蟲卵的發病率,從而提高蝗蟲的成蟲率。
大量蝗蟲成蟲後,會在空中飛舞,當它們之間身體發生碰撞,就會產生從眾性。
許多的蝗蟲最終聚集在一起,到處飛行覓食。在遷移過程中,會有越來越多的蝗蟲加入到這個隊伍當中,使它們的數量越來越多時,當地的農作物就會遭殃了。
它們進食速度驚人,它們啃咬莊稼後,來不及消化,就直接排除體外,吃更多的植物只是為了汲取水分和養分。
蝗蟲把一個地方的莊稼植物吃光了,就會飛到另一個地方接著吃。它們飛的速度快、群體多、密度大,破壞力極強,簡直就是“蝗蟲過處,寸草不留”。
二、為什麼不吃蝗蟲充飢呢?
因為蝗蟲具有一過性,它們吃光了可以食用的植物,就會接著遷移。
在“蝗災”發生時,人們都在想辦法如何驅趕蝗蟲,卻不敢消滅它們。
據說古代的人們認為蝗蟲是上天派來懲罰民眾的,是不可以招惹的神靈。很多年以前,人們是不敢吃蝗蟲的。
很多地方建立了“城隍廟”,給“城隍爺”燒香上供,祈求上蒼大發慈悲,不再發生“蝗災”。
在史書上記載了唐太宗吃蝗蟲的事件。貞觀二年,鬧蝗災,唐太宗查看災情,並捉住幾隻罵道:“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
說完這番話,唐太宗就要把蝗蟲吃掉,站在左右的官員們馬上就勸道:“恐成疾,不可。”
太宗曰:“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後來在唐貞元元年,發生了蝗災,歷史上如此記載: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蔽天,旬日不息。……百姓飢,捕蝗為食。
元朝1353年五月,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發生蝗災,史書記載: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幹而積而食之……
三、我們看到了這麼有關人們吃蝗蟲的記載,為什麼人們還有那麼多餓死的呢?
因為蝗災與旱災幾乎同時發生,而且蝗災一般發生在春夏兩季。
當時人們手裡也許尚存一點兒餘糧,只有到了秋收才能吃上新糧食。
而“蝗災”過後,莊稼顆粒無收,即使人們捉到一些蝗蟲,也吃不了多少天。
況且蝗蟲飛停留時間短,人們又沒有捕捉的工具,就算想多捉一些,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蝗蟲並非屬於糧食,它的體內含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有的人吃了這種蛋白質還會出現過敏症狀,甚至會危及生命。
捉到的蝗蟲數量有限,人們也吃不了幾天,因為沒有糧食吃,人們照樣會餓死。
在鬧饑荒的年頭,人們為了吃到東西,所有家禽、家畜都吃光了。
最後連樹皮、草根也都吃光了。甚至為了消除飢餓感,明知道吃觀音土會死,很多災民還是吃了。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嘎嘣脆,不吃白瞎了,記得以前我在網絡上經常看到人們生吃各種蟲子,那些人吃之前基本都會說句這個口號,然後就是一頓猛吃。現代人吃蝗蟲的多了去了,隨便一個城市中,人流量較大的小吃街中,肯定會有炸蝗蟲的。不僅僅是中國人這樣,法國人就非常喜歡吃蝗蟲,他們一度把這個當做休閒小食品。
天津和北京這兩個地方吃蝗蟲的歷史更是悠久,人們一般管蝗蟲叫做旱蝦或者飛蝦,有些地區也把蝗蟲叫做蝗米。站在科學的角度來看的話,蝗蟲是非常有營養的,蝗蟲體內有甲殼素,並且非常的豐富,這個對人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對女性來說。
甲殼素能夠幫助身體排毒並且還有養顏的功效,所以說很多女性朋友都是非常喜歡蝗蟲的,而且蝗蟲的脂肪和膽固醇是非常低的,蝗蟲早就被列為了21世紀安全綠色食品,隨著這個知識的逐漸普及,現在很多燒烤攤上都會有這道菜。
由於市場需求大,現在很多的養殖戶都開始飼養,並且市場價格還不低。那麼有人要問了,既然說蝗蟲是可以吃的,那麼古時候鬧蝗災的時候為什麼不吃?當然吃了,當人餓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什麼都吃,更何況是蝗蟲呢?根據史書記載,李世民還曾經吃過蝗蟲呢,並且是生吃。
大家忽略了一個基本問題,那就是蝗蟲是有很多種的,能夠造成蝗災的都是飛蝗,這種蝗蟲速度極快,到了一個地方大肆破壞之後,會迅速轉移,這種蝗蟲與大家平時見到的不同,很難抓,不是想抓就能抓到的,其次蝗災剛開始的時候,人們還不會想到去捉這個吃,家家都有口糧,都反應過來需要捉蝗蟲當食物的時候,蝗蟲早就去下個地方了。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個偽命題。
首先,古代人是吃蝗蟲的,當人餓到一定程度,別說是蝗蟲了,什麼野菜、樹葉、樹皮,只要是能往嘴裡塞的,肯定都會吃,當然也包括蝗蟲。
古人食用蝗蟲的例子,史書中也有記載。
《舊唐書 五行志》有記載:
唐德宗興元元年(公元784年)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蒸曝,揚去足翅而食之。
《新唐書 五行志》同樣記載:
唐德宗貞元元年(公元785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群飛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葉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殣枕道。民蒸蝗,曝,揚去翅足而食之。
而在災害嚴重的1942 年,《新華日報》也曾做過“蝗蟲好吃”的報道,鼓勵大家用蝗蟲來充飢。
看到這,可能有人會問,蝗災時吃蝗蟲好了,為什麼還會出現饑荒呢?
其實,蝗災真正的可怕之處,並不是蝗蟲經過之時,而是蝗災之後糧食作物長不出來的那一段時間。
發生蝗災的時候,其實大家還是有存糧可吃的,因為蝗蟲破壞的是莊稼,但並不是存下的糧食,而蝗災發生時,大家也只是保護莊稼,並不會去考慮食物的問題。
再說,蝗蟲經過的時間很短,想吃也吃不了幾天。當時又沒有冰箱之類的強力保存機器,就算真的未雨綢繆去大量抓蝗蟲,也不會保存太久,就不能吃了。
可能有人會說用鹽醃製保存,呃,古代的鹽其實並不便宜,很多人可能並買不起這一數量的鹽,因此也是不成立的。
蝗蟲來得快走得快,由於數量大密度大,破壞力極強,基本能把莊稼在內的植物一掃而光,而這一批莊稼被破壞,糧食也就出現了斷檔,當家中的糧食吃完後,也就出現了饑荒。
公共食談
誰說鬧蝗災時大家不吃蝗蟲?壹周君查過資料,在中國有記錄的幾次大饑荒中,大家都在吃蝗蟲。只是,人在餓的時候,最需要的應該是碳水化合物,是糧食,而不是蛋白質,這樣只會越吃越餓😁
還有,蝗蟲所到之處,只會寸草不生,你想隨時隨地吃到蝗蟲,就要跟上它們遷徙的速度。否則等到莊稼被啃光了,蝗蟲也飛別處去了,你只能吃觀音土,啃樹皮。
至於題主問到的,為什麼現代人不吃蝗蟲?這個就是偽命題啦。首先,沒有人為了蝗蟲富含蛋白質就要吃它,其它更健康、更正常的食材多得去了,而且蝗蟲吃多了也不是好事,容易吐綠水👌
至於鄉間野味飯館都有蝗蟲這道菜,還有專業的蝗蟲飼養戶,這個倒是實話。因為當不了主食,作為個零嘴,蝗蟲也還是有存在意義滴!
蝗蟲,也叫螞蚱,中國人吃蝗蟲的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唐太宗李世民曾經就生吃過蝗蟲,為百姓除害做表率,他的舉動也讓老百姓依葫蘆畫瓢,將害蟲變成了盤中餐。
在北京、天津兩地,老一輩的人非常愛吃蝗蟲,天津衛還流行著一句歇後語,"烙餅卷油炸螞蚱——夾(家)著吃去吧”。而在泰國,“油炸飛蝦”這道菜人盡皆知,東亞飛蝗更是被列為“21世紀安全綠色食品”。
好啦,是時候秀出大家吃蝗蟲的決心啦!
最出名的——雲南十八怪,三個螞蚱一盤菜!
蝗蟲(螞蚱)用熱水燙一燙,去翅,然後在油鍋裡慢慢煎黃,加香油、花椒煸炒即可。咬上一口,清脆中還有一股青草的芬芳😁
而在北方一些城市的燒烤攤上,“烤螞蚱”的受歡迎程度絕對不遜於小龍蝦。炒上一盤,喝上幾杯小酒,爽!
最後,想要嚐鮮的童鞋,壹周君推薦萬能的某寶,有幾百家店鋪售賣各種蝗蟲的美食產品。一般是每斤50元—100元之間,最貴的進口蝗蟲買到了每公斤300元以上。
果然是吃害蟲的成本比較高😁
武漢壹周
理論上吃蝗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裡的根本原因還是投入產出的問題,跟之前那個為啥不捉魚捉野兔的題一樣。
之前有答友說,吃蝗蟲吃不飽肚子是因為蛋白質還是碳水化合物的差別,這倒真不是區別的事情,人家因紐特人只吃肉不也是過的好好的。所以,蛋白質一樣可以吃飽肚子,這毫無疑問啊,但是前提得有足夠的蛋白吃。
在自然界蝗蟲吃草,大魚吃小魚,老虎吃野豬,每一個營養級的轉化都是有限度的,簡單說就是,人吃了飯也不是都變成肉了,我們保持體溫需要能量,運動需要能量,甚至啥也不幹的時候大腦和內臟也要消耗能量。那蝗蟲吃了草也不是都變成蝗蟲肉了。這就是生物鏈裡面所謂能量流動的損失。
總的算下來,大概只有10%到20%的能量會流入下一級。就算我們把田裡的蝗蟲都捉回來吃了,還是不敵它們啃掉的莊稼多。饑荒還是一定會發生的。一山不容二虎其實也是這個道理,別看林子大草多果子多,但是能到老虎嘴裡的飯並不多。
再加上蝗蟲的活動性也是很強悍的,它們都是會飛的,千萬不要以為它們吃完一個地方就老老實實地等著你來捉,還沒怎麼反應過來呢,就到另外的地裡禍害去了。
當然,如果是迫不得已,我們人類還是會吃昆蟲的。這裡有個好玩的事情。我們都喜歡脆脆的口感,炸薯片,炸咯吱,炸油條,這種喜歡脆的口感並不是平白無故出現的,在《腸子,腦子,廚子》這本書裡有過一個理論很有趣。那就是這種偏好其實是為了幫助大家吃下更多的昆蟲,因為昆蟲的殼是脆的。OMG!是不是很顛覆。
當然了,今天來看,昆蟲還是很好的產生蛋白質的工具,比家禽家畜都高,祝大家未來吃蟲子愉快!
植物人史軍
在今天山東地區,三隻蝗蟲都不敢在一起飛,怕被穿成串!
作為一名不折不扣的山東饕餮客,進入我口中的蝗蟲可能都夠一個師的建制了。當然,你可能會問:為何不是一個大兵團的建制?因為太少且緊俏!
去年在山東濰坊地區發生小範圍的蝗災,雖說玉米受災,當地人徹底發揮了吃貨的本質,男女老幼紛紛拿著抄網去抓蝗蟲,著實給孩子上了一堂生動的實踐課。也成了飯桌上的盤中美味。
—————————分割線——————————
時間倒流回民國和新中國剛剛成立時期,爺爺和父親都曾跟我講起過,那時的蝗蟲還沒有受到農藥化肥等人工製劑的荼毒。在田野裡,在山坡間,在秋天的黃昏,很多人會在回家的路上捕捉一些蝗蟲,回家給孩子做一個油炸蚱蜢。是的,我吃的蚱蜢最早都是我爸捉到的。那時候,蝗蟲確實可以考慮用來補充身體所需。但是蝗蟲之短暫。往往一兩個月便見不到了。
然而,蝗蟲雖好,多則成災。發生於民國時期1928年的大旱預示著一場饑荒的到來。入秋之後,蝗蟲隨之而來,本就長勢弱小的秋糧作物,在還沒有成熟之前便遭遇了蝗蟲的洗禮。蝗蟲成群結隊,談不上遮天蔽日,但也已是鋪天蓋地而來,你一定會問此時的人們為何不捕捉蝗蟲充飢呢?
蝗蟲一般都是沿著一個方向鋪展而來,對當地的作物啃食一光之後,便揚長而去。非常迅速。所以基本上能夠捕捉蝗蟲的機會只有一兩天。但你可要知道,真正的大饑荒在來年開春等著無辜的農民百姓。
1928年的《申報》發表過這樣的記載《山東遍地災荒之慘狀》:
“魯省災祲無歲無之,而以民國十六年者為最巨,其西南各地……覆被民國十六年之旱災,變為赤地 ……積旱連年,兵匪紛擾,致呈一片荒涼……因兵災匪患,旱蝗交侵,竟使若干人民死亡離散。綜而言之,魯省災情,實因連年疊至而底斯極也……僅將各地災民情況,口志如下:……今年苦旱,夏目無收,秋禾未得播種,以故居民乏食,遷徙流離。或出賣婦女,或以小孩易糧,或遠走關外,或散之四方……”
由此可見,發生在1928年的北方八省的大旱,是一次以旱災為主,同時又有蝗災、風、雪、雹、水、瘟疫併發的罕見災難。
即使能夠靠蝗蟲充飢幾日,但誰又來拯救寒冬臘月的冬天和青黃不接的春天裡的遍地餓殍的百姓呢?
災難無情,人間煉獄,我們的先人連草根樹皮都吃了,甚至吃“白肉”易子而食。蝗蟲怎麼會不吃?但那顆粒無收餓殍遍野的冬天和開春。哪又有蝗蟲可食吶!
珞珈山的貓
時代真的變了,過去人們怕蝗災,現在的人巴不得蝗災呢。
先講個真事,去年濰坊的峽山發生了蝗災,在乾旱的水庫邊上,蝗蟲漫天飛舞,玉米葉都被啃光了,玉米減產。當天,新聞媒體對此做了報道。
結果,聽到這個消息,全市人民都沸騰了。第二天,水庫邊上的那條路直接堵車了。拿著網兜的,拿著手電的,紛紛都出動去捕螞蚱。大晚上的,到處都是晃來晃去的手電筒。
有捕螞蚱的能手,都是一袋子一袋子的裝,一晚上能抓到幾百斤。被螞蚱啃食的玉米地的主人,也下手抓螞蚱了,一斤螞蚱十塊錢都供不應求,算了算,竟也差不多能彌補玉米的損失。
政府部門的出動加上人們的抓捕,不幾天,螞蚱就絕跡了。我想,要是螞蚱會話說,一定會哭著說,倒了八輩子黴了,以後再也不來了。
油炸螞蚱,在濰坊人民的眼中,絕對是美食,很好的下酒菜。炸焦了,又脆又香,營養還豐富。市場上的螞蚱,一般都賣到十多塊錢一斤呢,要是在飯店點個炸螞蚱,一盤怎麼也得二三十以上。
有人說了,螞蚱這麼受歡迎,那古代經常發生蝗災,人們不高興死了。哈哈,還真不是真麼回事。過去,科技不發達,哪有什麼防治蝗災的手段,一般都是眼睜睜地看著莊稼被吃掉。即便是這次濰坊的蝗災,其實大部分功勞還是政府部門的,撒了蝗蟲藥,才能很快撲滅。在古代,那蝗災真的是分分鐘把糧食都吃光了。
那用螞蚱來代替糧食行不行,當然不行。螞蚱說到底只是個下酒菜而已,吃個一頓兩頓還可以,吃長了身體受不了。人體機能能接受的主食還是糧食,主要成分是澱粉,易於消化吸收,對於螞蚱這種高蛋白來說,很難吸收利用。
再說了,古代,即便抓了螞蚱,保存也是個問題,幾天就臭了,即便做成鹹菜醃著,你能天天吃鹹菜嗎?
糧食,才是國之大事,螞蚱,只是個下酒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