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融自担”之下,金诚真能点石成金?

日前,证券时报刊发《曾拒受证监局检查 金诚集团5700亿元政府订单谜团待解》一文,引发广泛关注。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金诚集团5700亿元订单无据可查,大多数PPP项目均停留在框架协议或口头约定层面,尚未正式立项,更未进入动工阶段。然而,正是凭借这些并不具备任何法律约束力的或有项目,金诚集团在各种渠道频繁渲染拿单能力,并以PPP项目名义发行基金。最新消息显示,金诚集团旗下的浙江金观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已被浙江省证监局采取了责令改正并暂停办理基金销售相关业务的措施。(《证券时报》5月26日)

与熟悉的P2P理财公司卷款跑路的新闻不同,金诚集团涉嫌违规违法的消息,是由权威媒体调查后披露的,除了引发股价重挫以外,尚未引发连环挤兑、投资人血本无归等连锁反应。换个角度看,浙江省证监局的及时介入和处理,未尝不是对投资人的一种保护,更是对类似行为的一种威慑和警醒。

按照浙江省证监局的说法,处理的依据是“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问题,经营管理存在较大风险”,至于问题和风险大到何种程度,是否已经产生了难以挽回的后果,尚待后续调查。不过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其大量项目自融自担,已经涉嫌违规违法,很可能已对投资者造成严重危害,只是面纱尚未揭开而已。

所谓自融自担,也叫做自融自保,指的是平台自己给自己融资和担保。简单来说,好比一方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融资的钱最后进了自己的口袋,而做风险担保的也是自己。显然,其中缺乏隔离和制约,融资时可以吹得天花乱坠,一旦发生风险,导致资金链断裂,融资方随时都可能卷款跑路,最后埋单的还是一个个普通的投资者。类似的手段,在P2P网贷领域,大家已经见识得太多太多,昨天还信誓旦旦地拍胸脯,第二天就可能瞬间垮塌。某种程度上说,自融自担天然具有高风险特征,其内核往往是庞氏骗局,风险会随时间的推移急剧提高,最后接棒的投资者难免血本无归。正因如此,早在2015年底,国务院法制办和银监会就专门发布了相关办法,将自融列为不得触碰的12条红线之一。可见,谁如果再搞自融自担,可以说一开始就是明知故犯,更是没安好心,其中蕴含的风险可想而知。

融资要拿项目作由头,想要给投资者高回报,更是需要手握大量的好项目。然而,从媒体调查来看,金诚集团号称的5700亿元订单无据可查,大多数PPP项目均停留在框架协议或口头约定层面,尚未正式立项,更未进入动工阶段。也就是说,很多人投资的项目事实上是不存在的,短期内更不会产生什么收益,那么对方是靠什么来兑现高额收益呢?随着越来越多理财项目的到期,黑洞只怕会越来越大,直到最后一棵稻草被压垮。

大陆股市中,环保板块近日遭遇大幅调整,其中的一个导火索,即是某家PPP明星企业发债遭遇失败——10亿元公司债最终只募集到5000万元。尽管绝大多数PPP项目都已经进入国家和省一级的项目库,市场仍对其盈利能力心存疑虑,一家订单涉嫌数倍注水的无名企业又怎会有如此滋润的日子?莫非其真的能点石成金?事实上,即是项目真实且融资成功,PPP项目的回款也是漫长的,且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又怎么可能承诺兜底回购和多重保障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虚虚实实的“政府项目”下,很可能是一场击鼓传花式的危险游戏,“新债还旧债”式的庞氏骗局终有玩不下去的那一天。有鉴于此,监管部门必须主动出击,彻查其背后存在的猫腻,这既是遏制金融风险的需要,也是对中小投资者最大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