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美國直飛中國的航班,機長不會飛過太平洋,這是害怕什麼?

現代的人的出行方式可謂是多種多樣,橫跨東西半球或者大洲只在一日之間,確確實實加強了地球村的概念。飛機這種運輸方式是遙遠地域之間最快捷和昂貴的途徑,相信不少人都坐過飛機,看藍天白雲晴空萬里,多麼愜意。但讓乘客好奇的是,為啥美國直飛中國的航班,機長不會飛過太平洋,都是能避免就避免,這到底是害怕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亞洲和美洲之間隔著一個太平洋,飛機要從中國飛到美國,必定繞不開這個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但是它卻不是從美國出發,直線飛過太平洋,再到達中國的,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地圖帶給我們的錯覺,在現實中,若按照地圖的指向飛過太平洋,反倒是饒了遠路。

其實,美國直飛中國的航班,機長不會飛過太平洋,這種情況是有理由的。就是在害怕飛機的飛行碰上突發事件的降落和續航。太平洋大海茫茫,小島是最不理想的降落之地,海面上的天氣比起陸地,往往更難預測。如果不繞著陸地邊緣飛行,一旦發生突發狀況,飛機可是求援無望了,所以飛機並不能繞著最短的航線走,反而要考慮降落的因素,尤其是美國直飛中國的航班裡程長,機長都不會飛過太平洋,要是出現意外就很難及時救援了。

除此以外,因為地球是橢圓形的球體,在球體上,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是連接到球心,通過公式計算出來的最短劣弧上,平面圖上的直線則與球體上的優弧相對應,說到此處,學渣們是不是一頭霧水呢?放上一個弧長的計算公式,也許會比較好理解:L=n(圓心角度數)× π(1)× r(半徑)/180(角度制)。總之,飛機的飛行路線是先到加拿大,再穿過白令海峽,最後到達中國的,繞著太平洋的邊緣走。所以,最短的劣弧並不與該飛機航線重疊。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不要認為數學物理等科目於我們普通生活中無用,它們可以開擴我們的視野和提升思維能力,也能為我們在生活中提供不少的常識和靈光一現的應對方法。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更是要學好物理化,才能增加更多的個人技能。比如這飛機航線,就蘊藏著不少知識呢。

你對飛機和飛行常識瞭解多少呢,在飛機上發生突發狀況又應該如何應對,或者你對坐飛機有什麼樣的感受,快跟我們一起分享你的經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