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吃螃蟹有這麼多講究!

金秋十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吃螃蟹的最佳時期。你們的朋友圈是不是到處都是朋友們在曬吃螃蟹的照片?可是,吃螃蟹有很多種講究,你們都知道麼?!


吃蟹五字決

掰:掰蟹,分三步走,一掰尾蓋、二掰蟹殼、三掰蟹身。力道一定要拿捏得剛剛好。重一點,難免會因流黃而失色,輕一分,則有可能和熟蟹較勁半天,也未能傷它半毫!

吮:對於吃蟹不用醋的人來說,吮蟹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曾有人道:大碗黃酒,吮蟹當餚,神仙不換。

挖:最誘人的蟹黃當前,最好的動作就是大快朵頤,只可惜蟹黃非肉,所以得小心翼翼地挖。可以藉助武器,蟹腿鉗的另一端多為扁平小勺,就是為了方便吃蟹黃的。

夾:俗話說,“男人愛吃蝦,女人愛吃蟹”。不過那個“難看”的蟹腳,可是讓MM頭痛不已。於是,需要一把蟹腿鉗,猛力一夾,然後輕輕剝離,慢慢挑剔,吃蟹也要淑女。

捅:會吃蟹的人都曉得,只要有一把頭部分叉的蟹腿鉗,吃蟹腿也可以很享受。咬掉蟹腿兩端硬殼,再用蟹腿鉗從底部一頂,往裡捅幾下,肥嫩的蟹腿肉就自個出來了。

吃蟹時喝酒注意

早在16世紀,西方人就發現,在吃螃蟹時若能喝點白葡萄酒, 不但會使螃蟹的味道更加鮮美,還不易發生食物中毒。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白葡萄酒具有極強的殺菌作用,可有效地抑制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多種細菌在人體內的繁殖。另外,研究還發現,白葡萄酒中含有大量維生素,這些維生素可以將螃蟹肉中的鮮味激發出來,使其味道變得更好。因此,女性、兒童、老年人和不喜歡喝高度酒的人在吃螃蟹時可以喝點白葡萄酒。

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吃螃蟹喝黃酒的習慣。中醫認為,螃蟹雖然味道鮮美,但本性極寒,多吃容易傷及脾胃。而黃酒具有活血暖胃的功效,可以抵消螃蟹的寒性。另外,黃酒的口感甘醇,能夠消除螃蟹肉中的腥味。因此,喜歡喝高度酒的人可以在吃螃蟹時喝點黃酒。

需要注意的是,人們在吃螃蟹時不宜喝啤酒。因為啤酒可以激活螃蟹肉中的嘌呤成分,使人易患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等疾病。

吃蟹禁忌

忌與茶水同食。吃蟹時和吃蟹後1小時內忌飲茶水。一是因為茶水會沖淡胃液,不利於蟹的消化,二是因為茶中的鞣酸會使蟹肉中的蛋白質凝固。兩種原因均不利於蟹的消化吸收,還可能引起腹痛、腹瀉。

忌與柿子同食。秋季蟹肥之時正是柿熟時,但二者不能混吃。因為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會使蟹肉蛋白凝固,凝固物質長時間留在腸道內會發酵腐敗,引起嘔吐、腹痛、腹瀉等反應。蟹、柿均為寒性,同食寒重則損傷脾胃。

忌與花生同食。花生脂肪含量高達45%,油膩之物與蟹同食,易致腹瀉。

忌與泥鰍同食。泥鰍其性溫,而蟹其性冷,二者同食不利於健康。

忌與香瓜同食。香瓜即甜瓜,性味甘寒滑利,能通便。與蟹同食,有損腸胃,易致腹瀉。

忌與梨同食。梨味甘性寒,蟹也性寒,二者同食,易傷人腸胃。

忌與冷飲同食。冰水、冰激凌等屬寒涼之物,使腸胃溫度降低。與蟹同食,易致腹瀉。

哪些人不宜吃蟹

正處於傷風感冒、發熱期的人不宜吃蟹。傷風感冒者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高蛋白的螃蟹不易消化吸收,吃後易使感冒難愈或使病情加重。

患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症、腎病、腦動脈硬化、有過腦梗、心梗等疾患的老人,儘量少吃或者不吃螃蟹,以免引起血脂的升高和上述各類疾病的加重。

一些少兒和體弱、消化不良的老人,屬於中醫認為的脾胃虛寒型,更不能多食螃蟹,以免寒傷脾氣、脾陽,影響脾胃的功能,會出現腹脹、胃痛、冷痛感、腹瀉等症狀。

患有痛風的病人,由於尿酸高,嘌呤代謝障礙,更不能吃螃蟹,以免痛風發作、加重。 體重超標的人群,尤其是一些中青年,過早的肥胖引發的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如果多吃螃蟹,也會引發不適和病情加重。

患有膽道疾病的如膽囊炎、膽結石症的人不宜食螃蟹。膽囊炎、膽結石的形成與體內膽固醇過多和代謝障礙有一定關係,吃蟹易使病情復發或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