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观察|切莫对“巴西版特朗普”掉以轻心

亚太日报评论员 唐俊

巴西当地时间10月28日晚,巴西高等选举法院宣布,在巴西大选第二轮投票中,社会自由党候选人博索纳罗(Jair Bolsonaro)取得胜利,当选新一任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在此前的民意调查和第一轮投票中均处于领先地位,因此他的当选并不出人意料。此前,他多次表示对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的欣赏,利用个人推特发表诸多“出格”的言论,其行事风格和执政理念也与特朗普颇为相似,被外界称为“巴西版特朗普”

博索纳罗的支持者28日在圣保罗头戴特朗普的面具庆祝胜利(法新社)

博索纳罗在竞选期间曾对华发表过不友好的言论,加之特朗普上任以来对中美关系造成的诸多破坏,因此,这位“巴西版特朗普”的当选给中国和巴西的关系注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尽管巴西多位政界人士和学者均表示,中巴日益紧密的外交关系不会因为巴西新总统的上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是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国际“黑天鹅”事件频发和拉美政治格局普遍“左退右进”的大环境下,不可对巴西右翼政府上台后的中巴关系“习惯性”乐观,而要对博索纳罗当选后的内政外交政策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预判,并提前制定相应的对策。

首先,不可对博索纳罗本人的政治立场掉以轻心。一方面,博索纳罗对华态度并不友好。现年63岁的博索纳罗出生于圣保罗州坎皮纳斯市,从政前是一名陆军上尉。军政府背景出身的他仍然保留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早年间灵魂深处打下的“反共”烙印还未消除,以致于他竞选期间曾几次对中国出言不逊,声称“中国人并不是在与巴西做买卖,而是在买走巴西”,更让中国难以接受的是,他公然违背“一个中国”的外交原则,在今年2月份,以总统候选人的身份“访问”台湾,遭到中国方面的强烈谴责。尽管之后博索纳罗在涉华言论上的态度略有所缓和,但未免不是其为了确保竞选胜利,向国内外舆论压力放低姿态的一种暂时妥协,所以这并不意味着博索纳罗迅速摈弃了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另一方面,博索纳罗奉特朗普为偶像,不管是从他提出“巴西优先”的口号,还是在《施政纲领》中明确提出包括“减税、加强与美国的关系、将巴西驻以色列大使馆迁往耶路撒冷”等诸多的政策,简直就是在复制特朗普的套路。很难说博索纳罗不会效尤“偶像”特朗普在处理中美贸易方面的种种劣迹,站队美国一方而对中国落井下石。倘若果真如此,那目前僵持不下的中美贸易争端将会有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中国在巴西的投资和基础设施项目也会受到影响,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将会因此被动摇。再之,博索纳罗在“同性恋”、“女权”等问题上持反对立场,彰显出其政治品质较为保守和复杂。因此,博索纳罗上台后的巴西政局、政策取向以及对中国的态度,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其次,不能对博索纳罗的《施政纲领》置若罔闻。以博索纳罗政治强人的姿态来看,上台后他必然会推行在竞选中提出的各项施政纲领。其中引人关注的是,博索纳罗曾明确提出要“中止中资在能源和基础设施部门中雄心勃勃的收购行为”。从2003年至2017年,中国在巴西投资的项目共247个,总额为1171.82亿美元。从投资领域看,投资最多的为石油天然气(24%)、电力传输(23%)、采矿(12%)、金融(8%)和农业(8%)。例如,2016年中国钼业有限公司在巴西收购了价值17亿美元的铌矿,中国三峡公司获得了巴西最大的两座水坝的运营权。2017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收购了圣保罗CPFL Energia SA和子公司的控股权,而中国海航机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了里约热内卢机场运营公司31%的股权。特梅尔在卸任前试图将国有控股的能源公司Eletrobras私有化,中国资本成为最大的潜在买家。对此,博索纳罗曾明确表示反对。他上台以后,是否会采取行动对中国资本进入巴西实施限制,还存在着极大的变数。

再次,对中巴经贸关系的“压舱石”作用不应报以过度的自信。近年来,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人们总是对经贸在外交关系上能够产生的“压舱石”作用过于乐观。特朗普上任后,罔顾“史上最紧密的中美经贸关系”这一事实,拿中美经贸关系开刀,造成当前中国在中美关系上的被动局面。尽管自2009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巴西第一大出口目的国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巴西从中国获得了较为丰厚的贸易顺差,但不可忽视的是,巴西向中国出口的主要是植物产品、矿产品等初级产品,而从中国进口的多为机电、化工、纺织品等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失衡较为严重,这引起巴西国内的不满。从根本上看,近年来中巴两国贸易中的“显性比较优势”(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种产品是否具有比较的优势)呈现减弱的趋势,产品空间日渐僵化,贸易发展的动能不足。再加上巴西国民经济体系较为完整,近年来寄希望通过“再工业化”摆脱经济困境,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第三方市场,巴西工业产品在与中国产品的竞争中大多处于下风,导致巴西对中国的产品有一定的成见。两国的贸易摩擦时有发生,据统计,巴西是世界上针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就连一直保持对华友好态度的巴西前总统罗塞芙也曾直言不讳地要求中巴贸易要“超越互补性”。如今,“巴西版特朗普”上台后,会不会拿中巴经贸关系大做文章,还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

最后,对美国蓄意挑拨中拉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不能等闲视之。近年来中拉关系发展进入历史最好的时期,引起美国越来越强烈的忌惮。今年年初,美国前国务卿蒂勒森就大放厥词,将中国抹黑为“新帝国主义列强”,另一方面又对拉美抛出橄榄枝进行拉拢。尽管蒂勒森已经被解职,他的言论也没掀起太大风浪,但是考虑到美国在“拉美后院”一贯的影响力,很难说它不会在拉美的右翼中泛起“涟漪”。对于已经扬言要向华盛顿靠拢的巴西新总统,美国势必会将其打造成分化中拉关系、重塑美国在美洲影响力的“样板工程”。这样一来,中国和巴西的关系很可能会出现裂痕,然后会进一步波及到中拉关系。

因此,对于博索纳罗的当选,中国政府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行动:

第一,立即对博索纳罗新政府开展官方外交行动。除了要在第一时间内对博索纳罗的当选表示礼节性的祝贺之外,应尽早邀请博索纳罗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在博索纳罗访问期间,根据其个人经历和性格特点妥善安排各项外事活动,全面展示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各项成就,让其充分了解中国的现状和外交政策,消除其对中国的误解,尤其是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鸿沟,培养他对华的友好态度。同时,利用G20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多边外交场合下,安排两国国家元首之间的会面,加强沟通,增进友谊,密切两国关系。

第二,加强中巴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夯实中巴关系的基础。应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缔结更多的合作新协议。切实解决中巴经贸中存在的结构失衡、产品空间僵化等问题,按照李克强总理提出的“3×3”国际产能合作新模式,加强两国在机电、电力、互联网、通信等领域的产能合作,帮助巴西提高工业化水平。要根据博索纳罗新政府设置的经济改革路线,在其急需的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助力巴西走出经济困境,使巴西人民得到实惠,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真心实意。

第三,坚持不懈地推进民间外交,扩大中巴友谊的民意基础。对华友好的呼声在巴西国内有着比较稳定的民意基础,对博索纳罗的右翼倾向也是一种制约。应鼓励在巴西的中国企业和侨民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与当地的居民融洽相处。可发动国内的民间机构、高校、智库加强与巴西议员、政要以及相关机构的联系,开展各种民间外交活动,促进中巴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人文交流,加深中巴传统友谊。

作者简介:唐俊,江西财经大学亚太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亚太日报观察专栏作者均为国际问题专家及资深新闻从业人员,长期从事国际研究和报道,他们秉承亚太日报原创、独家、深度、开放、联动的理念,以独特的视角评述当今国际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