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金」圈錢模式走向破滅 八成共享租賃企業轉型「信用免押」

最近,有媒體曝出ofo開始準備破產重組方案,雖然ofo做了及時闢謠,但是隨著一大波共享租賃企業相繼宣告停運,曾經席捲了整個互聯網圈的共享單車惜日風光己不在。

不僅是共享單車,在共享經濟崛起這兩年,湧現了諸多新型租賃企業,涉及到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3C、充電寶、服裝 、單車、汽車等諸多行業。 不過今年以來,一大半靠“押金”生存的共享租賃企業都遭到市場淘汰。

內外交困下,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市面上超過80%的租賃企業都開始接入芝麻信用免押金模式。行業人士分析,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商家採用信用免押金的模式可以去除消費者目前普遍對押金安全的擔憂,也能降低新用戶的進入門檻,同時也能督促企業把精力放到精細化運營方面,迴歸盈利的商業本質,而不是天天去打押金的主意,走依靠押金活著的畸形老路。

“押金”圈錢走不通?

共享租賃企業出現倒閉潮

如果問最近兩三年互聯網圈什麼行業最風光?共享單車肯定能擠進前三。特別是ofo、摩拜等短期內融資和迅速崛起之後,引發了資本的瘋狂追逐。不過從去年起,行業大洗牌也開始悄悄拉開了序幕。

去年6月,悟空單車打響共享單車倒閉第一槍。停止運營後,悟空單車將押金全部退還給了用戶,總計約100餘萬元。

去年8月,町町單車宣佈倒閉。對於退不了押金的一萬多用戶,町町單車創始人丁偉表示仍希望退還錢款,或者每人分到一臺成本為1800元的單車。

此後,同酷騎單車、小鳴單車、小藍單車等也相繼離場,退押金難,成為共享單車企業共同面臨的問題。

共享單車之後,躺槍的是共享汽車。最早堅持不下去的是友友用車。去年3月正式宣佈停止運營。友友用車在北京布點近70個,運營車輛近300輛。但是到3月底,友友用車在北京運營的車僅剩下200 輛,運營點也減少至50個。

緊隨其後,今年6月,作為進駐濟南市場較早的共享企業品牌“中冠共享汽車”敗走泉城。

而隨著樂電、放電、小寶等相繼停止運營,共享充電寶公司也進入了洗牌階段。截至目前已有十幾家共享充電寶公司宣佈停運。

而不完全數據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共有幾十家投身共享經濟的企業宣告倒閉或終止服務。除了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還包括共享租衣企業、共享雨傘和共享睡眠倉等企業。

業內人士分析,重押金輕運營的模式讓很多租賃企業開始自食惡果,“相當大一部分企業就是靠著押金活著,毫無運營模式和市場打法,這曾經讓共享經濟出現過一波虛假繁榮的假象,而現在這個泡沫開始破滅了。”

租賃行業前景依舊好

“萬物可租”被90後普遍接受

一邊是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共享經濟迎來倒閉潮,另一邊,一種以信用代替押金的新租賃經濟形態開始迅速崛起,並打開了另外一個萬億級別的新市場。

“共享租賃行業是個好行業,前景巨大,但剛開始被押金帶偏了方向。”一家3C租賃企業負責人表示,在他看來,現在出現的倒閉潮是個好事情,是市場洗牌的過程,也是良幣驅除劣幣的過程,從長遠來看,年輕一代已經普遍認可萬物可租的生活方式,在消費升級的時代,它給了人們提供了除了買買買,還有租租租的另一種選擇來提升生活品質,這也是大勢所趨。

芝麻信用之前作過一份調研,發現有73%的用戶對租賃持開放態度,其中一、二線城市的人更樂於接受租賃。在選擇租賃的用戶中以女性居多,女性從“買買買”轉型到“租租租”。這些“租客”以95後、學歷高、未婚無房的學生和白領居多。他們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緊跟潮流時尚。

5塊錢租一部手機,10塊錢租一部嬰兒車,20塊錢租一架無人機,30塊租一套衣服首飾......眼下,在很多城市,越來越多的90後特別是95後正在嘗試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萬物可租”。只要打開手機,從數碼產品到衣服首飾,甚至到玩具傢俱都可以租到。

94年的杭州姑娘童夏就是其中的一員。從499元/月的衣服、飾品、手錶;免租金的書籍; 租金1元/7天(活動推廣價)的PICO VR一體機; 320元/3天的Lumix 單反相機機身;15元/天的Chanel墨鏡;60元/5天的任天堂 switch遊戲機;50元/天的PRADA 貝殼包……雖然平時收入並不高,不過看上去童夏的生活過得很“滋潤”。

對夏童來說,租賃不僅可以讓生活過得很體面,同時也避免了很多煩惱。比如衣服的收納,是很多女孩子最頭疼的問題,但是通過租賃的方式,家裡衣櫃可以常年保持很整潔。

童夏所代表的“租一族”,只是多元化90後中的一部分人,他們“花費兩三千過得像月入三五萬”,但就是這一部分人的需求,背後催生出圍繞“租”展開的創業企業,正如雨後春筍般發展,成為當下熱門的創業風口。

共享經濟迎來“冷靜期”

八成租賃企業推行信用免押

據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鑑於之前很多租賃企業倒閉後讓用戶押金損失慘重,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消費者已很難再接受收押金的商業模式,這對很多租賃企業的拉新造成了極大的困難,而老用戶也因為擔心押金問題紛紛選擇退押金不再使用服務。“迫於壓力之下,市場上超過八成的商戶都開始嘗試轉型芝麻信用免押金的新模式。”

在杭州的各個角落,都可以信用免押金借到雨傘、充電寶等急用物品

在探物租賃平臺上,go pro和無人機這類出遊裝備最受追捧,出租時間與空閒+物流時間比例高達4:1,這意味著產品80%的時間在用戶手上。而這隻要芝麻信用在650分以上,都可以通過信用免押金的方式,在探物上租到時下流行的出遊裝備。

信用免押金不僅降低了年輕人的體驗門檻,同時也加速週轉並大幅降低了空置時間,這也是探物在短短時間內提升共享租賃盈利的的核心點。

根據探物的統計,相比接入芝麻信用前64%的用戶留存時間,信用提升的這16%用戶時間直接帶來營收增長22%。在沒有任何融資情況下,這家當時只有21人的小公司融資估值超過了5000萬。

創辦於2015年的智能終端租賃平臺“機蜜”,主要從事手機、無人機,特斯拉等智能硬件租賃服務,前幾年公司陷入了困境:如何確保承租人履約?由於用於出租的物品過於貴重,需要大額押金作保,而這又把用戶都擋在門外。

最後,公司決定引入芝麻信用為用戶提供信用免押租賃服務,短短一年左右時間,交易量翻了50倍,壞賬率卻只有千分之三,併成功獲得了6600萬人民幣融資。

有數據顯示,2017年開始,越來越多的行業加入到免押租賃的服務場景,包括租房、租車、共享單車、便民服務、服裝、數碼設備租賃等 10 大熱門行業。讓“不收押金就不可能生存”的舊觀念看見了“依靠信用免押反而生存得更好、更健康”。其中,僅奢侈品租賃的年複合增長率就超過28%,預計2020年會達到63.81億美元。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即將到來的2019年,共享經濟會回到一個相對冷靜、低谷的發展階段,開始從資本風口迴歸商業本質,更務實,更注重盈利,迴歸依託現有的內需市場和技術創新。另外,信用機制的引入也將讓共享經濟朝新租賃經濟的方向發展。

(都市快報 沈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