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四代坦克有什麼新進展?

大國武器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的盧仁峰真是了不得,一個焊工在失去一隻手的情況下,用一隻手也能焊接,牙叼焊帽,繩綁手套,不但能焊,而且焊得好,在焊接坦克的37年間,從59式坦克到第四代坦克,為了百分之百完成任務,沒白沒黑地熬,中國的發展速度趕不上他國,沒有天理,我們一天等於他們三天,2016年央視記錄片《大國工匠》首曝盧仁峰焊接好了四代坦克,沒人不相信,有人講中國萬事落後,你發展人家也在發展,很不負責也不科學,他們天黑即下班,我們則晝以繼夜,因此我們要向軍工人滿懷敬意,正是他們支撐起了國防工業。這些年,俄羅斯與中國多有軍工合作,對我們的發展多所瞭解,2012年曾有報道,說我們正在研製第四代坦克。美國的情報部門,更講中國新概念坦克,使用了CN-M的編號,整車重量只有25噸,配備有激光眩目對抗系統,車載激光雷達可同時跟蹤48個移動目標,使用閉環式自動裝彈機,裝填時間達到了80發每秒等,並說2018年可以裝備部隊,而今年沒有動靜。2015,俄羅斯先聲奪人,有叫一款T-14“阿瑪塔”的坦克亮相紅場,世人鹹稱沒有使用革命性的技術,難以稱四代,那麼四代坦克什麼樣?怎樣才能稱得上革命性?中國四代坦克何時又能夠問世?我們不妨試著看一下。

毛明說。毛明是99式坦克的總師,首次提出了4S,即超信息力,超級火力,超防禦力和超機動性。坦克越來會變得越聰明,不難理解,沒有問題,戰場上能與各種武器實現協同,提高感知能力,這是方向沒有錯。火力是重中之重,移動的鋼鐵堡壘嘛,無論坦克未來如何發展,弄不好火力這一關,不會是成功的坦克,毛先生設想,可平射,亦可曲射,射程做到與各種火力無縫式銜接,能對付裝車車輛在內的各種目標,像制導炮彈,末敏彈等大量新制彈藥,中國早就有了,有位先生總在網上聽到日本90式火控有多先進,信以為真,一朝在北京防務展看到了真先進,什麼自動跟蹤與閉環,激光穩像式火控,車載激光雷達,量子光電系統等,徹底顛覆了自己認知,他說的,我們才是真正的No.1。是的,這些年積蓄了不少能量,如之T-14實現的無人炮塔技術,我們也有的。致於超防禦力,可以搜索電磁裝甲,C60高分子防爆瓦和臧克茂三字,不多講。超機動,正在探討的技術是整體高密度推進系統,含帶著雙凸輪衝壓發動機和全電推等,都是前沿高科技。我們例舉的這些,技術都有了很高的裝備成熟度,因此,美德二國對中國四代坦克的發展“深表憂慮”,並講,“期待將來不致於輸得太慘”。

對面的看過來。中國的四代設計在強調4S的同時,提出了四化,即低矮化,輕量化,數字化和隱身化,魂舞大漠以為,對四代坦克發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多看一眼中國新輕坦,這是世上第一款式,在2017上了高原,很是火了一把,引起很大地熱議,這些年我們出口了大量VT系列坦克,正是技術進步的明證,毫不誇張地說,實現了引領。注意,我們不說領導,這兩字實在過份傲嬌。有意思的是美國“艾布拉斯”正在升級為M1A2SEPV3,標準是三不,即“不被發現,不被命中,不被擊毀”,不被誰,不言自明,整合的技術是戰場感知和M829A4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一個要4S和四化,一個要三不,正對的是“不致於輸得太慘”。中國發展到哪一步?是否有革命性意義?高端的《科學中國人》給出的答案是對毛式方案正在研究。都在看著我們,好研究什麼呢?都是革命性的技術。你懂得,技術只在整合,整合好了就有了一款先進的坦克,整合是重要的,這麼多先進的前沿技術弄做一處,那還是要蠻費力氣的,用什麼不用什麼,自有取捨之道。據悉炮彈的種類至少增加五種,想弱弱問一句,是否會安裝逆天的電磁炮呀?那真是一炮打遍天下了呢。

續寫坦克傳奇。新輕坦是多項技術實驗,實現的是綜合系統匹配和技術優化,費用可大幅度降低,它的生存能力只在統一指控、態勢共享、協同攻防,戰略和戰區機動能力顯著增強,可以驕傲地說,我們的坦克設計已臻化境,所以自輕坦一出,世上紛紛給點了一讚。要在觀念一變天地一新,據說我們在發展99式的時候,有一個巧妙的主意,誰能減重1克,即給獎勵現金100元,1公斤就是10萬元,那時減重成為主流趨勢,發展59式坦克的時候,這輛戰鬥全重只有34噸的傢伙什,還多引物議,以為太輕,當時不有那麼一句順口溜嗎,“遠看炮塔下死人,近看五對負重輪”,現在要適應高技術戰爭發展的需求,擴功能重性能,向輕量化努力,恐怕這五對負重輪又要成為技術主流了呢。我們看因99式的昂貴价格,當它今天發展到巔峰狀態,裝備的並不多,收住了重型坦克發展的腳步。若問中國四代坦克何時方能問世?以為北方車輛研究所的人們,正在開啟新的裝備發展模式,重在實驗驗證,按《大國工匠》所披露的時間節點,應該已經下線,沒準現在正在進行密集地實驗當中。


魂舞大漠


關於四代坦克目前有明顯概念的只有俄羅斯。相比之前二三代坦克最大的區別就是無人炮塔,封閉式駕駛艙。

t14型阿瑪塔主戰坦克俄羅斯雖然聲稱是四代主戰坦克,後續還會加裝150mm主炮,但外界一直表示懷疑,畢竟四代坦克的定義是不是無人炮塔就是其標準呢?t14相比三代主戰坦克綜合戰鬥力有多大提升呢?

t14相比三代坦克其中主動防護系統是全向的,360度無死角;正面裝甲出於保護乘員是出奇的厚;1500馬力則是標配。即便四代坦克標準尚無定論,但毫無疑問阿瑪塔主戰坦克是能對三代坦克全面壓制的。

我國武器研發通常會借鑑其他國家的經驗,師承“蘇系”無人炮塔是極有可能的,另外阿瑪塔主戰坦克有獨立的駕駛艙,以保證坦克彈藥被殉爆以後駕駛員不會死亡。類似洩壓板。當然,這是保護乘員的一種新方式而已本質沒什麼區別,但相對提高了坦克乘員的存活率。之前網上有關於中國四代坦克的CG圖也是設想為無人炮塔。

阿瑪塔早期CG圖

阿瑪塔現役實車


另外關於四代坦克火力的問題,俄羅斯的阿瑪塔最終要換裝150mm火炮以滿足擊毀同代主戰坦克的能力,但實際上從科技樹角度講,應當使用電磁炮,不過不對稱的是,俄羅斯方面電磁炮發展比中美要慢,電磁炮技術目前最領先的還是美國,畢竟尺寸比我國小了很多。由此,即便我國迫不得已暫時不能使用電磁炮,但也會換裝更大威力的主炮。在我國99 坦克上早已經換裝140mm火炮實驗過了,結果當然是在為四代坦克的火力作鋪墊。

德法兩國當然作為老牌歐洲平原大國,對四代坦克也極感興趣所以有了法國炮塔,豹式的底盤。

法德關於四代坦克的概念同中國差不多,不過現在我國又有了新的參照目標,我國現在很有可能已經在設計新的坦克底盤了,不過我國對於武器的研發是比較保守的,對外對內都很模糊。正所謂真時假,假時真。我們應當放心在坦克這一領域,我們沒有可挑的短板,國外有的我們也不差,我國的四代坦克絕不會比阿瑪塔差。

網友CG圖


法德四代坦克


客觀評論的愛國者7


我國第四代坦克目前還在概念完善中,其實早在2016年毛明總師就透露了第四代坦克的一些信息,包括雙人駕駛等。最近還曝光了中國坦克用電磁裝甲的研製工作,也被認為是第四代坦克上可能使用的。

從目前獲悉的信息顯示,未來的中國第四代主戰坦克可能不再走目前99A那樣的重型化發展方向,當然也不可能像15式輕型坦克那樣走輕量化方向,應該是一種中型噸位的主戰坦克,通過電磁裝甲和主動防禦系統等提高對各種彈藥的防護能力,降低對主裝甲的依靠,使得坦克噸位降低下來,可以進一步提升坦克的機動性。

在火力方面,第四代坦克應該仍然採用目前的125毫米滑膛炮,並保有升級為140毫米滑膛炮的可能。而炮塔將採用頂置的無人炮塔,進一步降低裝甲重量,換來更大威力的火炮。

人員方面,從毛明總師的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到,未來可能是採用2人車組,並全部乘坐在車體內部,使得其獲得最好的裝甲防護。

不過,這些設想目前都還沒有獲得證實,只是相應的研究工作其實早已開始,諸如過去設想的鉸接式主戰坦克、多履帶式坦克、輪式坦克等可能都作為未來四代坦克的設想。最終國產四代坦克會是什麼樣子?我們現在只有拭目以待了!


虹攝庫爾斯克


相比於慘淡的空軍和海軍,俄羅斯的陸軍可謂是一枝獨秀,2015年紅場閱兵後,俄羅斯解開了第四代主戰坦克“阿瑪塔T-14”的基本數據,作為世界第一款第四代主戰坦克,測試視頻和參數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和基準,而中國的四代坦克開發之路就要從2016年播出的《大國工匠》欄目組中,技術人員簡單介紹了中國四代坦克研發的雛形,也算是昭示中國坦克技術走在世界前沿。

中國的軍事裝備追逐之旅可謂路途坎坷,經過了將近大半個世紀的追逐,在陸海空三軍技術人員的不斷努力下,我國的技術水平正在進一步縮小與美國等先進國家的差距,在坦克方面,使用了三十多年的59改終於被99改替代,而96以96式、99式為主力的中國裝甲部隊在世界各個軍事演習中都表現出不俗的戰鬥力,已經有能力同美軍的M1A1坦克抗衡。

在俄羅斯公佈四代坦克的研製後,美軍隨即放掉了對M1坦克的技術改裝,也開始研製新的四代坦克,從中國工程師嘴中,我們得知,“四代坦克絕不是將99式進行改裝而已,我們的任務是真正從技術層面趕上西方國家,”從這句話中我們得知,中國的四代坦克依舊路途漫長,從俄羅斯提供的數據來看,需要在短時間內研製出符合四代坦克的數據基準的坦克似乎是不可能的,而時光已過就是三年,著三年時間裡,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對自己四代坦克的研製透露消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關於四代坦克的外形,各國都會非常相似,而內部結構和火力分配,將通過本國擅長的模式進行升級和調整。


諸葛小徹


阿爾瑪塔算四代?有點免強。我們現在擦炮鏜都機械化了(以前是特別累人的體力活),為兩個式坦克提供了基礎。新一代輕坦敢用105炮,炮彈(脫殼穿甲彈)非常牛比!有個別坦克專家說我們下一代採用105炮,看來還會進一步升級。數字化99就很好了(比阿爾瑪塔更強)。其它更不是問題。因為美國沒考慮下一代,這個方面還得看中國的!


1589798


四代坦克首先是要信息化,能夠與其他單位信息共享。其次,是要有足夠的防護能力,使用新興的材料,增加防護的同時能夠減輕重量。再次,火力要強大,電磁炮是個選項,還要有激光武器進行對敵方壓制或進行被動防護。再次,動力系統使用全電的,配合電磁炮,或者大馬力發動機,不過大馬力發動機不光用柴油,在關鍵的時候可以用汽油,酒精,航空燃油代替。還有就是要有一些黑科技,要能夠飛行一段距離,這樣就可以快速越過障礙物,突擊對方陣地。


夏日寒泉


首先防護性必須加強,比如無人炮塔。還必須強化頂部裝甲。模塊化無人武器站。建議起碼3個可擴展點。比如雙12.5個或者14.5,大射界加強城市火力壓制!增加加載袖珍導彈,具備近距離曲射能力!或者反坦克或者反武直。主動防禦系統也是必須的。各模塊可快速靈活組合!應對不同戰術需求!必須具備先進的戰場態勢感應,指揮,系統同時高度集成的一體化火控系統!低探測外形,高功率動力系統。


牙菜1


二戰時有一種坦克。履帶特長。炮不大。想想二戰使用那種壕溝來阻擋坦克前進。那這種坦克應該躍壕溝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