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晚上为什么要打更?说出来你别不相信


打更人一出现,意味着有事情发生,这是电视剧里的经典桥段。打更人过去又叫更夫,很早很早以前,打更主要是为了驱鬼,它的起源是巫术,这个打更可不是随便谁就能够打,需得是巫师来做。


后来,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白天可以依靠自己的经验或者日晷等仪器来判断时间。但晚上,黑灯瞎火,月黑风高,怎么判断时间?更夫的作用便体现出来了,手持一灯笼,穿着一马褂,提着一铜锣,沿着街道敲打铜锣,边走边喊,犹如商贩的吆喝。


打更这一行为,最高可能不是用来报时的,而是用来驱邪驱鬼的,而手中的梆子则是驱邪的法器。所以在比较很长的时间,更夫都是由巫师来担任的,地位那是相当之高。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打更的作用开始了发生了变化。驱邪的作用在淡化,计时的作用开始凸现。因为打更要从一更天(晚上7点)打到五更天(凌晨5点),整夜不能睡觉,所以非常辛苦,更夫的地位也不高。

安全防范。古时候的打更人,还承担着夜巡,发现安全隐患即使告知和预警的作用。比如说遇到自然灾害或兵荒马乱的事情,能够及时发现并且通知大伙,使大伙的损失降到最低的程度。

那么更夫是怎么判断时间的呢?我们可以猜想一下,除了太阳和钟表,我们还能用什么方式计时呢?古人的智慧从来不输我们,他们有自己的招法。有滴水法、流沙法、燃香法、观星法等等,前几种只要有家伙事儿就能做到,只要定时去查看水漏沙漏的流量情况就能判断时间,观星法则技术含量高许多,一般情况下并不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