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夏天沒有空調,這樣過也很快樂……看哭無數人

酷熱的夏季,出一下門就覺得要被融化。

但還是很喜歡夏天,湛藍的天空,街邊的植物鬱鬱蔥蔥,風暖暖穿過耳旁,帶著清爽檸檬的味道。

尤其是小時候的夏天,沒有高樓叢立,沒有空調,沒有電腦WIFI,但卻很容易滿足。

林間蟬鳴水冷瓜甜。

捕到一隻知了,就彷彿抓住了一整個夏天。

光著腳丫,滿地奔跑,歡快得像整個世界都屬於自己。

那個時候,快樂格外簡單。

小時候的夏天一到,街邊小攤西瓜堆成小山,價錢也便宜到不行,大人們總是幾個幾個的買。

買來後在巷口的井裡泡上半日。井水天然的涼意浸潤到瓜中,一口下去,清清爽爽,暑氣全消。

家家戶戶晚餐上最常見的就是綠豆粥。吃不下飯的酷暑,一碗甜而不膩的綠豆粥總能很快見底。

巷口自行車上賣的冰棍兒,一根只要一毛錢。賣冰棒的大叔一聲吆喝,孩子們蜂擁而上。

沒有色素,沒有添加劑,一層透明的薄膜包裹著白色的冰棍,中間夾著一粒晶瑩剔透的楊梅。舔上一口,舌頭沁入一陣冰涼,吃到楊梅總忍不住在嘴裡多含一會。

當然孩子最大的寶藏還是小賣部。

一毛一袋的冰袋,好喝又便宜。有時候,邊角咬個口子,偷偷用它來和小夥伴打水仗。

七個小矮人小冰棒,最喜歡的顏色總是留到最後吃。

最愛的還是小雪人雪糕,又可愛又好吃,每次吃得滿嘴都是也很開心。

甜甜脆脆的麥麗素,就是一天能量的來源。

各種口香糖、大大卷,練習了好久,才能吹出一個不破的大泡泡。

還有人手一瓶的桔子、芒果味汽水,不像現在的飲料花花綠綠的包裝,乾淨的玻璃瓶,喝完就還給小賣部。

沒有奶茶、沒有綿綿冰,沒有花樣百出的甜品佳餚,食物簡單,亦能靜下心來認真品味。

童年的夏天,還是花露水的味道。

在身體上塗抹上一大片,還有涼蓆上一定要噴灑上一些。

午後,就躺在一片清涼味道中,風扇吱呀呀地吹。

那時的風扇不大,風力卻很足。一般都是放在桌上或椅子上,風扇只有兩個按鈕,一個調風力,一個定時間。

很多人可能都幹過這件事,對著風扇,張大嘴巴發出“啊啊”的聲音,然後聽著聲音被風扭曲,變成滋哩滋哩的。

除了風扇的風,還有奶奶手裡的蒲扇也是童年最難忘的風。

鬧騰過後的午後終於安靜下來午休,就在奶奶的故事和溫柔的風中進入甜美的夢鄉。

這樣的塑料涼鞋是每個小女孩的童年經常有的,結實耐穿。帶子掉了的話,母親就用火鉗一粘,繼續穿。

那時沒有專門的書桌,就把小桌子小凳子搬到巷口寫作業。

文具盒就是當時的寶盒,一定要用到破碎生鏽,大人才給買新的。

寫完作業,本子隨便一蓋,在大人的喊聲中拔腿跑出家門,到鄰居家,呼朋喚友引出一大波小夥伴們。

男孩子們聚在一起玩牌拍卡片,還喜歡在地上挖個洞玩彈珠。

女孩們的樂趣則在於跳皮筋,三人湊成一組,輪流跳。

興致來了,大家就一起去捕蟬。

用一個小網兜,一根破竹竿,做成簡易的捕蟬工具。還有一種方式,用蜘蛛網捶成團,一粘,就能抓一隻知了。

大家也會一起跑到田野裡抓泥鰍、烤玉米地瓜,自己烤的特別甜特別好吃。

男孩們還喜歡一起跳到河裡,被大人說了好幾次,但下次還是會偷偷到水裡玩耍。

小時候的動畫片都很經典。《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與貝塔》……陪伴了我們一整個暑假。

那個夏天也偶有難過的時刻,比如滿心期待地打開電視,卻發現是星期二,停臺了。

不過也沒關係,沒有電視,還有很多樂趣。

一盤跳棋、一架紙飛機、一把小彈弓,還有小霸王、魂鬥羅、超級瑪麗,都能玩上一個下午。

遊戲簡單,但是卻玩得不亦樂乎。

等再長大一些,就愛上了流行音樂。

那時還沒有CD,聽的都是磁帶。一個歌手一捲磁帶,每個磁帶還會附上歌詞。

很多人都有一本歌本,專門用來抄歌詞。

遇到喜歡的歌,一定要拿筆將歌詞抄下來,還會貼上歌手的照片。

除了孩子們,大人們也過得很悠閒。

巷子口的樹蔭下,街坊鄰居都坐到一起乘涼,談天說地,或者下上幾盤象棋。

馬紮和蒲扇,都是當時的乘涼必備。

躺在搖椅上,晃悠悠地一整個夏天就過去了。

那個夏天,人心很近,鬧過變扭的小夥伴轉頭就能和好,想念一個人就直接去見他。

那時的夏夜有數不完的星星;當時的我們,愛談天,也愛笑。

夏日悠長,沒有急躁,快樂在質樸中被無限放大。

懷念那個無憂無慮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