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编背篓56年:大背篓无人问津,买小背篓需要预约


农村之大,充满商机。很多的农产品,只要变换思路,转换角度,把他放大或者缩小,就会变成一些旅游产品和艺术品,被人喜欢,在这过程中,也会带来商机和财富。


你见过只有一次性塑料杯大小的袖珍竹背篓吗?在湖北省恩施市太阳河乡双河岭村许家坡组,当地村民陈可伦就能编织这么小的背篓,堪称一绝。
  陈可伦今年70岁,从62年开始,他就跟着当地的一名编织背篓的大师许祥斋学习编织技术,今年已经有56年编织经历,是当地的一名很受欢迎的篾匠。
 编织这种只有一次性杯子大小,可以放在手心里的背篓,是前年的事情,当时,当地一名村民找到他,想让他编“只有一次性杯子大小的竹背篓,越小越好”,陈可伦花了一天时间,做了出来,村民给了他100元,很满意地买了去。因为背篓太小太小,当地的村民感到十分不可思议,觉得太有意思了。
陈可伦觉得这种小背篓虽然编织起来耗时,但还是很逗人喜欢,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开始编织这种小背篓,这两年里,他编织了近百个,销售了40多个,在价格上,50元到60元卖的比较多,100元的卖了一些,剩下的一些就给了小朋友。一年下来,光小背篓,陈可伦可以销售5000元左右,比在家里做农活强多了。

“在一次赶集中,我看到奥特曼、芭比娃娃,觉得自己编织的小背篓,只够这些小娃娃背,于是我买了奥特曼和两个芭比娃娃,把小背篓背在了他们的背上,觉得蛮合适的。”陈可伦笑着说。
每逢赶集,陈可伦自己开着三轮车到周边重庆市兴隆镇卖小背篓,或者在当地景区开展活动的时候,去卖背篓,他的超级小背篓,往往成为明星产品,成为大家围观的对象。
陈可伦之前是贫困户,因为自己的这门手艺,以及自己的小背篓,他在2016年脱了贫。
农民编背篓56年:大背篓无人问津,买小背篓需要预约,让人深思。
 “太小了,不好做,手在里面不好放。篾条粗了薄了都不行。”背篓越小越不好做,一个小背篓做出来也需要一天的工夫。”陈可伦说。
这些背篓成为了抢手货,买小背篓需要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