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特朗普指定的最后期限,美国为什么一定要制裁伊朗?

明天——11月5号,就是美国设定的,重启制裁伊朗的日子。最近关于美国制裁伊朗的新闻已经是满天飞了,终于明天这个靴子就要落地了。关心时政的朋友都知道,伊核协定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任期末,好不容易才同国际社会和伊朗达成的一纸协定,为什么特朗普政府要撕毁它,重启制裁呢?

逃离德黑兰

2012年,本·阿弗莱克执导了一部电影《逃离德黑兰》,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影片讲述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刚刚取得伊斯兰革命胜利的伊朗人民团团包围,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长达444天。期间,一位精通伪装技巧的的中情局特工托尼·门德兹策划了一个营救方案,成功地将困在加拿大驻伊朗使馆的6名美国外交官带离伊朗。电影情节虽然有艺术加工成分,但是整个事件却是真的。

攻入美国使馆的伊朗人

1979年,伊朗爆发革命,支持霍梅尼的革命军人,推翻了巴列维国王,后来群情激愤的伊朗人包围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要求将逃到美国的前国王引渡回伊朗,美国当然不答应,最终包围美国大使馆的事件演变为伊朗政府扣压美国人的德黑兰人质危机,导致两国关系跌到谷底。人质危机解决后美国启动了对伊朗的一系列制裁,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时松时紧,但是一直没有停止对伊朗的制裁。这是美伊关系一直不好的历史原因。

中东局势历来纷繁复杂,尤其二战后以色列的横空出世,更是引爆的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危机。一时间,伊斯兰国家,不管是逊尼派还是什叶派,枪口一致对准新生的以色列。以色列背后站着的是强大的美国和西方,伊斯兰国家一盘散沙,而且彼此间还偶有争斗。虽然他们发起了针对以色列的历次中东战争,但是5战争5败,终究对以色列无可奈何。最后逊尼派国家被美国“招安”。而以什叶派为主的伊朗却依旧跟以色列死磕。这其中既有基于宗教原因的民族问题,更有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中东小国林立,实力最强的是以色列和伊朗,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现实利益的对立表明这两个国家难以和平。谁都知道美国历来都是为以色列背书的。这不,前不久,美国还把自己驻以色列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到了耶路撒冷。以色列为了自己的利益,要求美国对伊朗实施长期而严厉的制裁。而美国也认为伊朗一直都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长期以来都对伊朗实施严厉的制裁。

叙利亚战争中最让人心酸的一幅照

一直以来伊朗跟俄罗斯走得比较近,而伊朗和叙利亚是俄罗斯继承于苏联的在中东仅有的两个友好国家。俄罗斯在叙利亚有军事基地,叙利亚也是什叶派国家,和伊朗关系一直很好,受到伊朗的大力援助。俄罗斯支持伊朗就是间接在支持叙利亚,叙利亚稳定了,那么自己在中东的仅有的军事基地才能保存,而美国和俄罗斯一直都不对付,这几年双方在叙利亚的代理人战争打的你死我活,而且人俄罗斯还亲自上场了,伊朗是积极支持叙利亚和俄罗斯的。正是因为有俄罗斯的力挺和伊朗不遗余力的相助,叙利亚的巴沙尔才在被整个西方抛弃的险恶环境中坚持下来,打赢叛军,控制住了局势,并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所谓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那么多国家都听我美国的话,你却跑出来当刺头,所以伊朗怎么不招美国记恨呢?

伊朗是石油大国,石油又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经济,中东这一众小国都听美国招呼,就伊朗独树一帜。控制不了伊朗,谈何控制伊朗的石油,控制不了伊朗的石油,谈何控制世界的经济。再加上伊朗虽然武装力量不强大,但是占据的位置却十分重要,控制波斯湾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世界石油的一多半都要经由这里运出去。只要那天伊朗不高兴,瘫痪了霍尔木兹海峡,那么它就基本瘫痪了世界经济,这是美国不难看到的,也是美国不能承受的 。虽然以伊朗那点军事力量,几乎对国美够不成任何威胁,但是美国一直对世界嚷嚷,伊朗的军事力量对地区是威胁,对世界是威胁,对美国更是威胁,所以才要制裁它。

所以今天查伊朗核武器,明天查伊朗核武器,天天查伊朗核武器,查得世界都快审美疲劳了。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美国所忌惮的并不是伊朗对自己的军事威胁,而是它对霍尔木兹海峡的掌控能力,因为以伊朗的军事力量,完全可以瘫痪霍尔木兹海峡。

国家与国家之间,从来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当伊朗还处在巴列维王国时期,美伊关系是非常要好的。所以现在虽然美伊交恶,不过也难保在下一个拐点,他们的关系不会实现华丽的转身。而我们要做的是,在这些翻转之中,积极的主动维护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