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河畔的那份执着

雪山草地党旗红,通天河畔写忠诚。

藏族民兵燕登

曾任通天河民兵守桥班第一任班长,

听他讲述——

今年是咱们守桥班在通天河执行任务的第41个年头了,作为曾经的亲历者和传承者,我见证了这些年守桥班和高原藏乡的发展变化。

位于称多县歇武镇的直门达通天河渡口,自古便是连接川、藏、青的交通要道。我还小的时候,老乡们过河全靠手工制成的“牛皮筏子”,高原气候恶劣,一到深秋,河水冰冷刺骨,老百姓苦不堪言,有时过河时甚至还会遇到生命危险。

直到1963年,党和政府在直门达古渡的“唐僧晒经台”旁架起了一座钢筋水泥大桥,并派出解放军战士守护。从此,“海藏通衢”的亘古天堑变成了通途,结束了夏天靠牛皮筏子、冬天等结冰过河的历史,这条要道将玉树与内地连成一个整体。乡亲们都把这座大桥当做吉祥的象征,把它称为“幸福金桥”。每当看到潇洒英武的解放军战士在桥头执勤、训练,我便羡慕不已,就想着哪一天能像他们一样,穿上漂亮的军装,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和父老乡亲。

1977年9月,根据任务需要,通天河民兵守桥班成立并接替解放军担负起光荣的守桥任务,我和其他9名战友一起,成为了第一代通天河守桥民兵,因为表现还算可以,我幸运的被任命为第一任守桥班班长,实现了我的愿望。为了守护好这座不同寻常的“幸福金桥”,我和战友们日夜值勤巡逻,从不叫苦叫累。

刚开始,哨所条件特别简陋,住房四面透风、雨天漏水,守桥点海拔超过了4300米,饭经常做不熟,大家除了在桥头集体下锅做点简单的饭菜外,更多时候是靠吃点从家里带来的炒面充饥。时间久了,有的战友患了严重的胃病,有的患了风湿性心脏病,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要像解放军一样,发扬艰苦奋斗的好作风,再苦再难也要完成好任务。

我的战友洛周文加入守桥班后,家里只剩下年近60岁的老阿妈和17岁的小阿妹,承包的40头牛羊托人代牧,生产和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一次,正值秋收季节,他家的20亩青稞成熟待收,老阿妈又患重病卧炕,年少的阿妹哭成了泪人,跑到哨所硬要拉他回去。洛周文却说:“现在正是忙的时候,班里守桥人手少,我怎么能放弃守桥回去顾自己呢?”最后,直到几名请假的同志返回后,他才请假回家。

40多年了,守桥班的民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我看大家守好大桥的信念始终没有改变,也始终把民兵哨所当作家一样。那时候我们自己动手,炸石头、拉泥土、修房屋、刷墙壁,还用个人的生活补贴买木料,做桌凳和木床,哨所的面貌一天天发生着变化。现在的守桥班条件好多了,前两天我去哨所转了转,为了响应保护三江源头生态的号召,现任班长昂尕同志带领大家在哨所旁边围建了苗圃、开垦了菜地,种植了1500多棵树木。我还和新战友在专门修建的文化活动室里一起打牌、看电视,很是有趣。

这几年,国家对青海民族地区的帮扶力度很大,特别是通过灾后重建,我们玉树的面貌焕然一新,这座充满感恩情怀和民族特色的高原小城,俨然成为了一颗“高原明珠”。当然,我曾经守护过的通天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水更清,树更绿了以外,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幸福金桥”,也有了自己的“同伴”——国家先后于2012年、2017年在通天河架起了两座高速大桥,这是青海海拔最高、墩身最高、连续梁跨度最大的公路特大型桥梁,被誉为“千里高原第一桥”。

今年8月,县委、县政府还以我们哨所的事迹为主题,在歇武镇直门达渡口建成了一座集民族团结教育、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基地教育和国防教育于一身的通天河民兵守桥班教育基地,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上百人来这里参观学习,大家亲身体验守桥任务,现地回顾发展历程,切身体会到从曾经的“牛皮筏子”“幸福金桥”到现在的“千里高原第一桥”,就是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进步的缩影。

守护通天河大桥的这些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玉树的关心,体会到了新中国强大的国家力量,我不但为自己的身份感到光荣,更深深的觉得自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人翁,虽然没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只要我还活着,就会把我们一代代通天河守桥民兵坚持的优良传统继续传承下去,守护好大桥,保护好群众,为国家和社会做点微不足道的贡献,只有这样的平凡壮举越来越多了,国家才能越来越强盛,大家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幸福的歌声总有一天会传遍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