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风悠长——陈乐民文心画事》新书首发式在浙江美术馆举行

中国美术报网


展览开幕及新书发布仪式现场

10月23日上午,浙江大学出版社与浙江美术馆联合举办的《士风悠长——陈乐民文心画事》新书首发式暨陈乐民书画展开幕仪式在浙江美术馆举行。

著名学者、陈乐民先生夫人资中筠,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瑞银证券董事长、博源基金会总干事何迪,浙江大学出版社原总编徐有智,浙江美术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杜群,陈乐民女儿陈丰,国际问题专家宋以敏,著名摄影家王苗,浙江万科南都集团董事长王海光,秦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郁萍,通衡浙商俱乐部知行会策划人梁晓纬,浦发银行私人银行知行会策划人柏伊菁,上海文化出版社社长、总编姜逸青,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家吴明卫,杭州新新饭店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叶华明,新华社浙江分社副总编辑裘立华,著名作家阎连科,著名作家、学者易中天、傅国涌、陈徒手等出席。开幕仪式由浙江美术馆典藏部主任陈纬主持。


现场图



瑞银证券董事长、博源基金会总干事何迪致辞



活动现场嘉宾



浙江大学出版社原总编徐有智致辞



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致辞

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浙江大学出版社原总编徐有智,瑞银证券董事长、博源基金会总干事何迪,浙江美术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杜群先后致辞。今年是著名学者陈乐民先生逝世十周年。开幕式上,各位发言嘉宾高度评价陈乐民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文人风骨。陈乐民先生作为一位研究欧洲学的现代学者,一直热衷于传统书画的创作,在他的生前,书画创作是他的一种生活状态,是他抒发人文情怀的一种方式,其作品笔墨纯粹,与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一脉相承。


浙江美术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杜群向资中筠先生颁发收藏证书

2018年7月,资中筠先生向浙江美术馆捐赠15件陈乐民先生的书画作品。开幕式上,浙江美术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杜群向资中筠先生颁发收藏证书。资中筠先生也向浙江美术馆赠送新出版的《士风悠长——陈乐民书画集》。最后,资中筠先生深情回顾陈乐民先生的笔墨生活,向浙江大学出版社和浙江美术馆表示感谢。开幕式结束后,资中筠先生带领现场嘉宾及读者参观本次展览。


浙江美术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杜群致辞



浙江美术馆典藏部主任陈纬主持



资中筠先生致辞

本次展览共展出的60多幅书画作品,全面呈现一位专门研究欧洲学的现代学者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相浸的一面。陈乐民先生的诗文字画,更多地呈现出作者个人内在的气质和精神追求,通过这些充满文人气息的书画作品,我们更加真实地了解到一位中国文化学者的心路历程。


陈乐民

陈乐民先生(1930—2008),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民国时期旧式家庭,曾辗转就读于燕京大学、中法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1953年从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

陈乐民先生生前曾长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他不是一位专门从事书画创作的艺术家,却由少年时期便开始学画,并师从当时北京画坛的山水画家王仁山,参加了当时“四友画会”在“来今雨轩”的展览。大学毕业后,由于工作性质的转变和当时特殊的政治等原因无暇顾及笔墨,自此与书画渐渐疏远。他作为新中国最早从事外交工作的先行者具有开阔的视野;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思考深邃,在年过百半又开始专注于欧洲学的研究,被欧洲人称为中国的“欧洲学家”。陈乐民先生一辈子与文字打交道,却坚持使用毛笔书写,留下了大量的书稿、读书笔记。上世纪八十年代,陈乐民才重新拾起画笔,于工作之余练习书法、画国画,甚至在患肾病透析之后,仍没有放弃书画创作。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陈乐民的书画作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画家。


《士风悠长:陈乐民文心画事》是“欧洲学”研究大家陈乐民先生的书画选集,集中展现了陈乐民先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相浸的一面。

陈乐民先生并不是书画家,书画只是他最大的业余爱好。他在著书立说之余,坚持用毛笔在陋室书巢中挥洒出一方书画天地,这些“文人字画”基本是他的“自娱”,其中许多连家人也未尝见过,直到他过世后家人整理遗物,大家才连连惊叹:他究竟是如何从读书、思考、写作、疗病的缝隙里挤出时间,留下如此多的墨迹?我们从中遴选部分,并不单纯是从艺术角度(事实上,陈先生本人绝没有想过要拿来出版),而是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向读者展现出一个人——他的人生际遇、他的志趣胸襟、他的思索与抗争,以及他对国家和家人无言的挚爱。从这些书斋字画中,我们可以窥见陈乐民先生的心路历程,甚至遥望以他为代表的那一代知识分子正在远去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