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我连续弃了两部剧!

周末追了两个美剧,第一个是《纸牌屋》第六季。也是最后一季了。

对于剧迷来说,这个剧从凯文史派西出事之后,就已经结束了,

没有凯文史派西,《纸牌屋》就不成立。

所以看第六季的第一集是一个不断说服自己的过程。



第一集就交代了下木总统死了,这个是场外因素,大家都能理解,罗宾怀特挑大梁,

强行扶正当总统,但完全没有气势,没有灵魂。

所以我第一集看到一半就关掉了。

不会再追了,挺遗憾的。

另外看的就是《YOU》第一季,一口气看了4集。



书店经理爱上文艺女青年,然后开始追求她。

追求的过程,让人细思极恐。

他根据女主的名字,去社交网络寻找蛛丝马迹,爱好,交友范围,家庭情况,住址等等都查的一清二楚。



这个剧情是不是有点像最近很火的《网络迷踪》?

是的。都是通过大数据来定位一个人。

所以很多人看完这个剧说要把朋友圈设为三天可见,甚至是关闭朋友圈。

怕信息被坏人利用。

这几乎不可能做到,但提高警惕是好事。



男主一方面收集女主的信息,一方面制造不断的偶遇来拉近关系,

如果你对于一个人的爱好,行程都了如指掌,你肯定会不断的给对方增加好感。

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很容易上手,这叫降维追女友。

你以为这是一个浪漫的甜心剧,结果马上剧情来了一个急转直下。

女方有一个富男友,一直纠缠不清。为了解决这个麻烦,男主居然把这个男友囚禁在地下室。

画风突变成恐怖犯罪片。



这正是这个剧的看点:

在浪漫爱情与犯罪惊悚之间切换。

其实要论剧的质量,我看到第四集,就打算弃掉了。

一来是因为我对于这种甜腻的剧没兴趣,二来是因为剧在犯罪这个类型上挖掘的不够狠,稍微认真,就很多bug。

比如,藏尸焚尸,这里都让剧变得非常仙,不够考究。

但我还是觉得这个剧有看点。

至少在不断的提醒我们,不要轻易的在社交网络曝光自己的信息,

这点真的非常重要。你的情绪,喜怒哀乐通通都会被人利用,然后成为别人的玩具。

女主就是。

虽然男主对她是一见钟情,剧情包装的很浪漫,但她不过是男生的一个猎物。

如果男主不怀好意,分分钟变成一个地下室囚禁少女的恐怖片。



这其实是这个剧的核心:对于网络偷窥的无力。

在这一点上,《黑镜》、《解除好友2:暗网》、《you》都有深入解析。

这是这个时代的命题,也是我们身在这个时代的代价。

《YOU》虽然温情脉脉,但是还是保留了黑暗的一面警醒世人,这在剧作上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