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我们欠他一个道歉……

最近,在接受北京电视台台《每日文娱播报》采访时,六小龄童面对镜头抱怨道:“我已经忍了一年多了”“凭什么要忍受这么多诋毁”!

人们印象中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猴王六小龄童到底在网络上遭遇了什么?

于是,我打开微博搜索了“六小龄童”的字样。

我不明白,微博所说的。于是,我又打开知乎进行了同样的搜索。

于是,我明白了。

我理解大家的心情,我懂得大家的感受。但我更加理解这位老艺术家的心情。我想大家也许忘记了一个最基本的尊重!尊重一位像我们父辈的,将近六十岁的老艺术家。

且不说,他饰演的孙悟空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多少的童年记忆和快乐。他整个家族对猴王的演绎,我想也是无人能取代的吧?

在人们印象中,六小龄童向来是倍受人们爱戴的美猴王饰演者,为何年近花甲的他会在微博这块偶像经济争夺的阵地实现逆生长?六小龄童为何突然在网络舆论上如此招黑?

我翻遍微博和知乎,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口诛笔伐!

2016年猴年“被上春晚”,引发的转变

早在两年前,六小龄童在网络舆论上还是备受尊敬拥戴的,。当时,因央视没有邀请其参加猴年春晚,网友们自发掀起了一阵抗议运动,“没有六小龄童的春晚还算什么猴年”的舆论一度被酝酿。在央视春晚官方微博和2016年春晚总导演吕逸涛微博之下,数万条留言——谩骂之声有之,恳切建议有之,语言暴力有之……

虽然最终确定没被邀请的原因,是央视为了避开给百事可乐打免费广告费的嫌疑。但是,此时六小龄童的一条长微博对网络暴力进行了回应。“我去学校确实有很多人称呼我六老师、六小叔叔、小龄童伯伯、龄童爷爷、齐天大圣、猴哥,但章承恩、章铁承莱、六承恩、六小承恩等等还没有人称呼过,你们提醒了我,我下次去学校可以提一下,让大家知道网民朋友是这样称呼我的。”

“章承恩、章铁承莱、六承恩、六小承恩……”等称谓,很明显是网友对六小龄童的一种戏谑,这就涉及到六小龄童招黑的一个原因:长期对《西游记》的话语霸权。在《猴王世家》广告片中,六小龄童称“我们章家四代都演美猴王,有人称我们是猴王世家,但是猴戏不姓章”。

正是以这次事件为转折点,六小龄童的网络形象开始出现了惊天大逆转。

其实,试问哪一个人在所有人都戏谑自己的时候,对自己的称呼甚至有些侮辱的时候,有几个人能真正忍受住?更何况对于一位老艺术家、一位公众人物,名誉更是如此的重要。换位思考一下,也许此事放在我们身上,我们也未必做的比六小龄童好。

因此,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六小龄童要状告重庆某大学在校生对其进行抹黑进行反击了。

纵观这一系列事件,众说纷纭。

此时,舆论也倒向一边。

但我还是要说,虽然六小龄童身上可能确实存在着些许的问题,但我们年轻一代,又怎么能对一个年近花甲的、曾经给我们童年带来欢乐和梦想的人进行抹黑甚至人身攻击呢?

我们依旧要懂得最起码的尊重!

对他,我们欠他一个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