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的130火箭炮怎麼樣?

sofersong


國內130毫米火箭炮,定型於1963年,所以也稱63式130毫米火箭炮,此炮由上排10只下排9只總共19只定向發射管組成。

最初,安裝在NJ230型4X4型輪式越野卡車上,成了一型車載輪式自行火炮;為改善越野性能,提高載車的戰鬥性能,又將底盤更換為EQ240型6X6越野卡車,且在底盤上增加了一組備彈,改進後被命名為63-1式130毫米輪式自行火箭炮。

(63輪式19管火箭炮)

82式130毫米輪式自行火箭炮,是在63-1式130毫米輪式自行火箭炮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將定向發射管由19只增加到了30只,從而增強了火力密度,發射裝置的旋轉盤由立軸式改為無立軸滾道,又將高低機由蝸桿式改為齒弧式。

國內軍工還推出了70式和85式兩型裝甲履帶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戰場機動性和越野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提高了火箭炮的戰鬥力。

(70履帶式19管火箭炮)

其中,70式130毫米履帶自行火箭炮,正式批准定性是在1977年10月,地盤為63式履帶裝甲運兵車,採用了63式的上排10只下排9只總共19只定向發射管。

85式履帶130毫米自行火箭炮,國內軍隊並未正式列裝,只是為了出口創匯的一款外貿產品,採用了85式履帶式裝甲車底盤,定向發射管為上中下三排總共30只。

(82輪式30管火箭炮)

當射程為分別為20和40公里,定向發射管40只的122毫米輪式和履帶式自行火箭炮裝備國內軍隊時,性能落後且射程僅為10公里的130毫米系列火箭炮,就日漸式微了,現在,大都已經退出現役。

目前,國內軍隊裝備的是122毫米系列自行火箭炮,以及現代化程度更高、射程達百公里以上,口徑超過300毫米的遠程火箭炮系列了。

(85履帶式30管火箭炮)

當然,作為國內軍隊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的130毫米系列自行火箭炮,有個曾短暫的輝煌,參與了70年代末的南疆邊境衝突戰。

(89履帶式40管火箭炮)

在掩護地面部隊推進,摧毀敵方明碉暗堡、轟炸敵頑固堅守的高地時,發揮出了火箭炮摧枯拉朽般的打擊效果,給步兵兄弟們以有力的火力支撐,63式輪式和履帶式火箭炮一戰成名,也讓對手充分領教了我軍火箭炮在戰場上鋼鐵般的打擊效果。

(90輪式40管火箭炮)

國平軍史總結,國內的130毫米自行火箭炮系列,參與了70年代末的南疆邊境衝突戰,已被實戰證明是一款火力猛烈,打擊效果好的陸軍地面進攻和支援火力。

但也存在射程近、現代化程度低的缺陷,馬上就被射程更遠的89式履帶式和90式輪式40管自行火箭炮所取代。

(PHL96型300毫米多管火箭)

現在,130系列自行火箭炮,大都已經退出現役,現代化程度更高的300毫米大口徑的遠程火箭炮已經裝備部隊,儘管是戰術級武器,但卻具備戰略性的打擊效果。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圖片均下載網絡,特此聲明。


國平軍史


81-83在山東鄒縣火箭炮204團二營四連服役,操作的就是這個130火箭炮,炮管長1.1米,直經130毫米,炮彈重33公斤,最大射重20公里,一個炮班6個士兵。班長髮射,副班長瞄準,4個裝填手,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