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城”京津新城再出發 困擾合生的難題交給了馮勁義

地產圈裡職業經理人的去向,總會伴隨著一家地產公司的新規模或目標啟航。最新的一位變動主角是馮勁義和曾被王石稱作“地產航母”的合生創展。

界面新聞近日獲悉,馮勁義已經奔赴他作為職業經理人的下一站——擔任合生創展總裁,接管住宅業務,他最主要的任務是為合生創展著名項目京津新城重新定位。

馮勁義曾是龍湖從百億到五百億規模征程中的主要參與者。其在2008年加入龍湖,2011年先後被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集團副總裁、運營及投資研發部總經理及投資委員會的委員,主管投資工作。

2015年,馮勁義從龍湖離職後加盟升龍集團擔任總裁。在這裡,他成為河南第一位年薪超過千萬的職業經理人。

但拿到高薪後不到一年馮勁義便從升龍辭職,在2015年8月與同是龍湖出身的趙男男、周德康一起加入綠都地產,這是國內最大的客車製造商宇通客車系統內的地產平臺。

按照三位職業經理人當初加盟時的規劃,綠都地產將被打造成一個包含地產開發、金融不動產、客棧運營管理的大平臺。同時,綠都地產還將被打造成一個創業孵化器。

兩年時間過去,綠都現在的發展與他們之前的規劃大相徑庭,三人也都從綠都離職。5月23日有消息稱,綠都地產已終止了A股IPO輔導備案,其在2016年2月1日在河南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這本是河南首家正式啟動A股IPO的房企。

馮勁義新加盟的合生創展曾經是中國最大的房企,由潮汕著名商人朱孟依與友人1995年在香港創立。但這家房企在如今的地產行業中早已掉隊。

從廣州起家打出一片天下後,合生創展在1998年成功敲鐘香港聯交所。隨著上市,合生創展迎來了短暫的輝煌時期。2004年,合生創展成為中國內地首家銷售額超過百億的房企。

然而合生創展的頂峰基本上到此為止了。2005年至2008年其銷售額都在百億之間徘徊,2009年藉著市場東風曾做到151億,但此後再也沒有超過這一規模。

業績規模上不去,合生創展還經歷了數輪高管人事動盪。經歷著合生創展最輝煌時期的行政總裁謝世東在2003年辭職後,接下來的十幾年間,合生創展行政總裁經歷了三次變更。

2005年,資本市場長袖善舞的武捷思空降合生創展出任行政總裁,但其在2008年辭職。善於營銷的陳長纓臨危受命,不過其在2009年辭任。第四任行政總裁薛虎在2010年接任,2012年3月辭任。

從薛虎辭職到如今馮勁義接任,合生創展的行政總裁在這6年多時間一直懸空。

這些年拖住合生創展業績規模毫無起色的原因,除了老闆朱孟依經營地產業務的態度外,被稱之為”亞洲最大鬼城“項目的京津新城也是主要因素。如何盤活這個項目,將是馮勁義職業生涯的一大挑戰。

2003年,善於經營政商關係的朱孟依以78元/平方米的土地成本價拿到天津寶坻一塊2.5萬畝的鹽鹼地。朱孟依當時的設想是在這片土地上蓋起上千座別墅、900個房間的五星級酒店、溫泉城和雙語學校,耗資200-300億。

這塊看似白送的土地卻讓朱孟依深陷其中,甚至一蹶不起。項目的銷售一直不見起色,自今的銷售額僅約20億元,巨大的虧損也讓這片廣袤土地上至今人煙稀少。

朱孟依此後還改變了自己對房地產的認知,他本人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地產以外,關注起教育事業。合生則交給了不到三十歲的女兒朱桔榕打理,另外兩個兒子則主要負責投資業務。

合生創展此後開始更重視囤地帶來的溢價,與港資房企看齊的慢週轉開發模式也成為公司的戰略。

然而萬科、恆大、碧桂園卻用規模證明高週轉模式才是當今房地產業制勝的法寶,如今這三家房企在2017年已經邁上了五千億的業績高點,合生也因此在房地產的規模賽跑中瀕臨出局。

雖然規模難有起色,但合生創展還有讓其它房企豔羨的300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尤其大部分還位於北上廣等城市的核心地帶。

依仗著這土地,合生創展現在想要扭轉頹勢,挖來馮勁義正是先從致使他們跌倒的京津新城項目做起。

界面新聞獲悉,京津新城2.5萬畝土地一半要做高端住宅,另一半會引進基金做養老、旅遊等產業。但需要注意的是,合生創展拿到的大部分土地是早年通過協議方式獲得的廉價土地,“一級狀態的土地能不能二級聯動,還不一定。”

從馮勁義自身來看,雖然在龍湖地產有過不錯的經歷和成績,但出走龍湖後無論是在升龍還是綠都,均沒有此前如願。這次加盟家族色彩濃厚、企業發展戰略迥異的合生創展,馮勁義能夠如期給市場帶來驚喜嗎?